查文庫>教案> 科學教案-小鴨游泳

科學教案-小鴨游泳

科學教案-小鴨游泳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那要怎麼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科學教案-小鴨游泳,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活動目標:

  1、能發現有的東西沉在水底,有的東西浮在水面。

  2、願意在操作中進行探索

  活動準備:

  1、塑膠小鴨若干只,水若干盆。

  2、各種實驗材料(如乒乓球、積木、空瓶子、鑰匙、橡皮泥、小石頭、塑膠袋、毛巾、樹葉、泡沫塑膠等)。

  3、幼兒用書第4冊第3頁。

  活動流程:

  一、創設情境匯入:今天小鴨和小石頭要比賽,看誰能浮在水面上,小朋友們猜誰會贏?激發幼兒對活動的興趣。

  教師操作

  (1)把塑膠小鴨放在水裡,觀察小鴨子在水裡會怎樣。

  (2)把小石頭放入水裡,觀察小石頭在水裡會怎樣。

  教師引導幼兒初步瞭解沉浮現象:小朋友猜對了,是小鴨子贏了,小鴨子會浮在水面上,而小石頭沉落到了水底。

  二、引導幼兒認識操作材料,提出猜想。

  小朋友們看老師給你們帶來了哪些好玩的東西?你猜猜看這些東西是能沉還是能浮?(幼兒根據已有生活經驗自由表述)

  三、讓幼兒實際操作材料,驗證自己的'猜想,發現沉浮現象。

  (1)現在小朋友可以把這些東西一個一個的放到水裡,看看哪些東西能浮在水面上,哪些東西是沉在水裡的?看你能發現什麼小秘密?(幼兒動手操作材料)

  (2)相互交流發現的秘密。

  你猜對了嗎?你發現的秘密跟你猜的是一樣的嗎?跟你的同伴說一說吧(先集體交流,然後請個別幼兒發言)。一會兒老師也要把自己發現的秘密告訴你們。

  教師小結:老師發現的秘密是有的物體會像小鴨子一樣浮在水面上;有的物體會像小石頭一樣沉落到水底。

  活動延伸:

  1、小朋友發現我們的生活中哪些東西可以浮起來,哪些東西可以沉下去呢?發現後跟同伴把物體放到水裡驗證一下好嗎?

  2、閱讀幼兒用書第4冊第3頁,鞏固對物體沉浮現象的認識。我的創新:

  小結及反思:

  教師透過情境創設激發幼兒對活動的興趣,幼兒透過實際操作豐富的材料發現沉浮現象。整節課以幼兒動手操作為主,在操作過程中自己發現問題,真正體現了幼兒為主體,在玩中做、做中學,教師只是引導者、幫助者。教師也可根據孩子的理解水平對沉浮的知識點做適當的加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