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綜合教案:小動物怎樣睡覺_小班綜合教案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我們該怎麼去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班綜合教案:小動物怎樣睡覺_小班綜合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設計思路:
動物是人類的好朋友,喜歡動物是幼兒的天性,但幼兒缺少和動物接觸的機會,透過這個活動,讓幼兒瞭解幾種小動物的基本特徵和生活習性,同時透過飼養和管理幾種小動物,增強幼兒的責任感,讓幼兒有一種對生命的體驗。
活動目的:
1、激發幼兒進一步瞭解動物的願望,願意親近小動物,加深對小動物的關愛。
2、培養幼兒觀察探索的興趣,讓幼兒運用各種感官,初步瞭解自己喜歡的幾種小動物的睡覺方式,初步瞭解他們的生活習性。
3、知道動物是人類的好朋友,體驗幫助別人的快樂活動重點:瞭解幾種小動物的睡眠方式
活動難點:
能用完整的'語句敘述幾種小動物的睡眠方式
活動準備:
1提前請家長協助蒐集有關動物睡眠的資料
2故事圖片磁帶各種動物頭飾。
3在活動區開設“小動物幼兒園”請幼兒把收集到的資料放在活動區,資源大家共享活動方法:講解法、探索發現法、遊戲法。
活動過程:
1、聽聲音做動作
教師播放歌曲《走路》,請幼兒模仿小動物的動作,同時模仿小動物的聲音。
教師:剛才小朋友和哪幾種小動物一起做遊戲?你知道這些小動物是怎樣睡覺的嗎?(引導幼兒集體討論)小猴弟弟不知道怎樣睡覺,它到處去向別人學習,結果鬧出了許多的笑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猴小弟都鬧出了那些笑話吧(教師播放故事《猴小弟學睡覺》)
2、瞭解小動物的睡眠方式
⑴教師提問:
①故事裡都有誰?
②他們是怎樣睡覺的?
③你能模仿一下小動物是怎樣睡覺的嗎?
⑵加深活動:
你還知道那些小動物的睡眠方式?
你能模仿他們睡覺的方式嗎?
你是怎麼知道這麼多的知識的?
⑶教師出示小動物的頭飾,請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小動物頭飾,聽音樂模仿小動物的睡眠方式
3、透過遊戲鞏固所學知識。遊戲《狡猾的狐狸》
教師扮演狐狸,全體幼兒帶動物頭飾,聽音樂,來模仿所扮演的小動物的走路和叫聲。音樂一停,“小動物”馬上做睡覺的動作,不能動,誰做錯了動作或者動了,就要被拖進狐狸洞,遊戲反覆進行
4、請幼兒說說自己是怎樣睡覺的。引導幼兒討論
教師引導幼兒學習正確的睡眠方法,使其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
教師提問:小動物為什麼要睡覺?不睡覺行不行?小朋友為什麼要睡覺?今後你應該怎樣睡覺?我們的圖上那個小朋友睡覺的姿勢對不對?為什麼這樣睡是不對的?別人睡覺的時候我們應該注意什麼?
5、品德教育:
小動物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我們應該怎樣和小動物相處?小動物有了困難我們應該怎麼辦?
(引導幼兒自由討論)
6、延伸活動
請幼兒到活動區繼續小動物的有關知識,豐富幼兒的認識
活動反思
《綱要》中指出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這句話闡明瞭教師在師幼互動中,教師應以平等,理解,尊重的態度對待孩子,教師不是施令者,不能以自己的思想左右幼兒的行為,而要樹立以“幼兒為本”的觀念,以“平視”的眼光看待誘餌,把幼兒作為一個獨立的人來看待。 在這次活動中,在師幼互動中,我對自己的角色定位決定了師幼互動的積極性和有效性。活動中我以“平視”的眼光走進了孩子的心靈世界,蹲下來和孩子一起觀察動物,從孩子的視角去看待他們眼中的世界,達到了“視覺融合”,形成了“興趣共鳴”,幼兒產生了活動興趣。同時作為幼兒的合作伙伴,我們之間產生了資訊的互動,老師沒有以一種指揮官的身份命令幼兒回答“動物的睡眠方式”,也沒有以灌輸的方式把“真理”傳給孩子,而是以一種“故事”的方式,引導幼兒發現問題,獲得知識;老師適時的“干預”,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但還存在著一些不足,部分幼兒參與的積極性還不是很高,遊戲中不能很好的遵守遊戲的規則,音樂停了有的幼兒還在動,在今後的活動中要加強著方面的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