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案> 小班數學複習圖形教案4篇

小班數學複習圖形教案

小班數學複習圖形教案4篇

  作為一位傑出的教職工,常常需要準備教案,教案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班數學複習圖形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小班數學複習圖形教案1

  【活動設計】

  數學相對於其他學科來說,比較抽象、枯燥。尤其在幾何形體的教學中,教師往往偏重於讓幼兒牢記對形體的認識和區分,而忽視對興趣、想象力、創造力的培養,在本活動中,改變了以往陳舊的教學方法和教學形式。我採用遊戲的形式引起幼兒興趣,隨著“修路”和“到兔媽媽家做客”等遊戲情境步步深入,同時透過音樂的有機滲透,充分調動幼兒參與數學活動的積極性。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複習鞏固對圓形、正方形、三角形的認識。(重點)

  2、能用簡單的話說出圖形的基本特徵。(難點)

  3、體驗幫助他人的體驗勞動成功的快樂。

  4、喜歡數學活動,樂意參與各種操作遊戲,培養思維的逆反性。

  5、有興趣參加數學活動。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活動前已經認識圓形、正方形、三角形,瞭解這幾種圖形的基本特徵。

  物質準備:

  1、戶外場地:地上畫有三角形等圖形。

  2、用硬紙板鋪一條彎彎的大路(挖出圓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簡單佈置場景兔媽媽的家,另一老師戴頭飾扮兔媽媽,準備不同形狀的小貼上。

  3、幼兒每人胸前都戴上圖形。《小汽車》音樂。

  【活動過程】

  一、遊戲引發活動興趣。

  1、師:今天兔媽媽請我們去做客,可是她家太遠了,

  我們得開車去,路上小司機們要小心哦,別撞車。

  2、師帶領幼兒隨音樂開向兔媽媽家。

  3、途經各圖形處詢問幼兒:這是什麼圖形?是什麼樣子的?在大路的處停下,師:哎呀路壞了,怎麼辦啊?(鼓勵幼兒想辦法——鋪路)

  二、幫兔媽媽修路。

  1、引導幼兒觀察路面:“這些坑都是什麼形狀的?來;自.大;考吧;幼.師網;請你找出和坑一樣形狀的圖形來”。

  2、提出鋪路的要求:現在我們就要用這些圖形來修路了,小朋友在鋪路時要看清楚坑是什麼形狀的,然後再把它修補好。

  3、幼兒開始修路,師巡迴觀察指導:

  “你用哪個圖形修補路面的”

  “你用的圖形是對的,可是你看看坑有沒有修補好,怎麼會這樣的啊?”(提示幼兒注意圖形的大小不同)

  “你真棒,這麼快修補好了路,***還沒修好,能去幫助他嗎”

  4、共同欣賞修好的路,引導幼兒說說用什麼樣的圖形來修補路面的(如:我用*形來修路的或我用*形來修路的),複習這三種圖形的基本特徵。

  三、去兔媽媽家做客。

  1、師帶領幼兒隨音樂在修好的路上開汽車到兔媽媽家,體驗成功的喜悅。

  2、引導幼兒有禮貌地敲門:咚咚咚,我可以進來嗎?兔媽媽出示圓形說:“和我一樣的圖形寶寶請進來!”幼兒按要求進入。依次進行。“正方形寶寶請進來”“有三條邊、三個角的圖形寶寶請進來”。

  3、向兔媽媽問好。兔媽媽出個難題:請小朋友把散放在家裡的圖形分類收拾好。

  4、老師拿出小貼上說:“兔媽媽說謝謝你們幫它把家收拾好了,它準備了小禮物送給你們!”啟發幼兒向兔媽媽致謝。然後去跟在座的老師說說自己拿到的是什麼形狀的貼上,說對了旁邊的老師會給你貼在衣服上。

  5、和兔媽媽道別,隨音樂開車回家。

  延伸活動:回教室拼擺添畫圖形。

  【活動反思】

  小班幼兒的思維具有具體性、形象性的特點,認識過程中,注意較易轉移,如何在有限的時間裡,科學、有效地完成教育任務、實現教育目標,是小班教學活動組織的難點。本活動設計嘗試以趣味性、直觀形象的遊戲情境貫穿全程,使幼兒在輕鬆、愉快、自主的狀態下,透過操作實踐與周圍的物質環境發生作用,動手動腦掌握數學知識。

  之前孩子們已經認識了圓形、正方形、三角形,因此,我決定採取遊戲的形式檢驗幼兒掌握情況,進一步鞏固加深幼兒的知識點。於是,我設定了遊戲情境:到兔媽媽家作客,以開車經過的路壞掉為主線,引領幼兒觀察思考:“路面”(紙殼鋪成)上坑坑窪窪的形狀是圓形、三角形、正方形的,從而產生鋪路的願望,幼兒紛紛尋找相應的圖形進行補拼,我抓住時機引導幼兒觀察圖形的形狀,啟發幼兒說出:“我補上了XX圖形,它是什麼樣子的”等等,然後給予表揚,幼兒的自信心、成就感得到了滿足。

  接下來的環節是“到兔媽媽家作客”,幼兒來到“兔媽媽家”,面對散落在地上的圖形,幼兒根據要求,迅速按標誌將圖形正確分類……

  最後,為了讓幼兒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我設定了“獎勵小貼上”的環節,幼兒的興趣濃厚,將活動氣氛推向了高潮。他們拿到貼上紛紛著旁邊的客人老師講述手中“小獎品”的特徵。“我的小貼上是三角形的,它有三條邊、三個角……”大方的表現,流利的表達,令觀摩的教師讚歎不已。

  反思小結:

  反思總結本次開放活動,我認為優點也有不足,具體表現在:

  成功:

  本活動徹底擺脫了傳統教學教師“提問”、“灌輸”,幼兒“回答”、被迫“接受”的動口不動手的機械模式,注重激發幼兒的認知興趣和探索慾望。透過遊戲寓趣味性、娛樂性於枯燥的數學活動中。寬鬆的認知環境的創設,使每個幼兒都饒有興致,積極主動地參與了償試、探索、發現等活動。

  其次,教師根據幼兒的認知特點,選材並制定目標,提供豐富的可操作性材料,鼓勵幼兒運用多種感官、多種方式秩序漸進地進行探索提供充分的條件,保障了幼兒認知過程的主體地位,促進了幼兒思維等能力的發展。活動設計重視幼兒認知發展的同時,關注個別差異滲透了友愛互助,交流分享,表現自我,建立自信等品質的教育培養,真正使《綱要》精神走進了課程,落到實處。

  活動中自然的滲透了禮貌教育,如:“兔媽媽家到了,小朋友,我們怎樣進去呀?”幼兒:“敲敲門,說我可以進來嗎?”有的孩子甚至活學活用,把學過的英語也用上了,一句“MayIcomein?”博得了周圍老師的掌聲。孩子靈活的表達方式,充分驗證了情感教育的成果。

  整個活動環環緊扣,銜接自然,孩子們被帶進了遊戲裡,跟著老師的節奏,不知不覺的解決了一個又一個問題,透過活動,我發現了這種形式深受孩子喜歡,活動的重難點很容易被解決。

  不足:

  當然,本次活動也有不足,那就是,對於複習內容,目標略低了一些,如果再增添點難度就更好了,可以在活動中體現“利用圖形拼擺各種形象”、“圖形填畫”等,在幼兒掌握圖形基本特徵的情況下,挑戰一下“困難”。

  因此,教師在組織活動時,應該充分考慮每一個細節,使幼兒在活動中最大限度的發揮自己的潛能。

小班數學複習圖形教案2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複習鞏固對圓形、正方形、三角形的認識。(重點)

  2、能用簡單的話說出圖形的基本特徵。(難點)

  3、體驗幫助他人的體驗勞動成功的快樂。

  4、引發幼兒學習圖形的興趣。

  5、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精神準備:活動前已經認識圓形、正方形、三角形,瞭解這幾種圖形的基本特徵。

  物質準備:戶外場地:地上畫有三角形等圖形。用硬紙板鋪一條彎彎的大路(挖出圓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簡單佈置場景兔媽媽的家,另一老師戴頭飾扮兔媽媽,準備不同形狀的小貼上。幼兒每人胸前都戴上圖形。《小汽車》音樂。

  活動過程:

  一、遊戲引發活動興趣。

  1、師:今天兔媽媽請我們去做客,可是她家太遠了,

  我們得開車去,路上小司機們要小心哦,別撞車。

  2、師帶領幼兒隨音樂開向兔媽媽家。

  3、途經各圖形處詢問幼兒:這是什麼圖形?是什麼樣子的?在大路的處停下,師:哎呀路壞了,怎麼辦啊?(鼓勵幼兒想辦法——鋪路)

  二、幫兔媽媽修路

  1、引導幼兒觀察路面:“這些坑都是什麼形狀的?請你找出和坑一樣形狀的圖形來”。

  2、提出鋪路的要求:現在我們就要用這些圖形來修路了,小朋友在鋪路時要看清楚坑是什麼形狀的,然後再把它修補好。

  3、幼兒開始修路,師巡迴觀察指導:

  “你用哪個圖形修補路面的”;

  “你用的圖形是對的,可是你看看坑有沒有修補好,怎麼會這樣的啊?”(提示幼兒注意圖形的大小不同)

  “你真棒,這麼快修補好了路,xxx還沒修好,能去幫助他嗎”

  4、共同欣賞修好的路,引導幼兒說說用什麼樣的圖形來修補路面的(如:我用x形來修路的或我用x形來修路的),複習這三種圖形的基本特徵。

  三、去兔媽媽家做客

  1、師帶領幼兒隨音樂在修好的路上開汽車到兔媽媽家,體驗成功的喜悅。

  2、引導幼兒有禮貌地敲門:咚咚咚,我可以進來嗎?兔媽媽出示圓形說:“和我一樣的圖形寶寶請進來!”幼兒按要求進入。依次進行。“正方形寶寶請進來”“有三條邊、三個角的圖形寶寶請進來”。

  3、向兔媽媽問好。兔媽媽出個難題:請小朋友把散放在家裡的圖形分類收拾好。

  4、老師拿出小貼上說:“兔媽媽說謝謝你們幫它把家收拾好了,它準備了小禮物送給你們!”啟發幼兒向兔媽媽致謝。然後去跟在座的老師說說自己拿到的是什麼形狀的貼上,說對了旁邊的老師會給你貼在衣服上。

  5、和兔媽媽道別,隨音樂開車回家。

  延伸活動:

  回教室拼擺添畫圖形。

  活動反思:

  小班幼兒的思維具有具體性、形象性的特點,認識過程中,注意較易轉移,如何在有限的時間裡,科學、有效地完成教育任務、實現教育目標,是小班教學活動組織的難點。本活動設計嘗試以趣味性、直觀形象的遊戲情境貫穿全程,使幼兒在輕鬆、愉快、自主的狀態下,透過操作實踐與周圍的物質環境發生作用,動手動腦掌握數學知識。

  之前孩子們已經認識了圓形、正方形、三角形,因此,我決定採取遊戲的形式檢驗幼兒掌握情況,進一步鞏固加深幼兒的知識點。於是,我設定了遊戲情境:到兔媽媽家作客,以開車經過的路壞掉為主線,引領幼兒觀察思考:“路面”(紙殼鋪成)上坑坑窪窪的形狀是圓形、三角形、正方形的,從而產生鋪路的願望,幼兒紛紛尋找相應的圖形進行補拼,我抓住時機引導幼兒觀察圖形的形狀,啟發幼兒說出:“我補上了XX圖形,它是什麼樣子的”等等,然後給予表揚,幼兒的自信心、成就感得到了滿足。

  接下來的環節是“到兔媽媽家作客”,幼兒來到“兔媽媽家”,面對散落在地上的圖形,幼兒根據要求,迅速按標誌將圖形正確分類……

  最後,為了讓幼兒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我設定了“獎勵小貼上”的環節,幼兒的興趣濃厚,將活動氣氛推向了xx。他們拿到貼上紛紛著旁邊的客人老師講述手中“小獎品”的特徵。“我的小貼上是三角形的,它有三條邊、三個角……”大方的表現,流利的表達,令觀摩的教師讚歎不已。

小班數學複習圖形教案3

  活動目標:

  1、透過動手操作,區別各種圖形。

  2、初步學習運用語言進行交往。

  3、使幼兒在輕鬆的環境中學習。

  4、引發幼兒學習圖形的興趣。

  5、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各種圖形若干(有難有易),膠水。

  2、各種圖形寶寶。

  3、活動室四周的各圖形寶寶。

  活動重難點:

  重點:區別圖形

  難點:學習交往

  活動過程:

  一、師:今天,老師請來了一些圖形朋友,看是誰呀?(出示各種圖形寶寶,幼兒講出各圖形的名稱)。

  二、發出哭聲,是誰在哭呀?師引導幼兒看四周的圖形寶寶。

  師:寶寶你為什麼哭呀?原來寶寶沒有朋友,很不開心,那怎麼辦?(幼兒討論)

  幫圖形寶寶找朋友。

  師:圖形寶寶說,要請朋友幫忙找和它一樣形狀的圖形寶寶,並且要將一句好聽的話,梯形寶寶我幫你找到了好朋友,你現在開心嗎?

  三、幼兒動手,師巡迴指導,幫助幼兒學習講好聽的話。

  四、唱歌:好朋友

  活動反思:

  小班幼兒的思維具有具體性、形象性的特點,認識過程中,注意較易轉移,如何在有限的`時間裡,科學、有效地完成教育任務、實現教育目標,是小班教學活動組織的難點。本活動設計嘗試以趣味性、直觀形象的遊戲情境貫穿全程,使幼兒在輕鬆、愉快、自主的狀態下,透過操作實踐與周圍的物質環境發生作用,動手動腦掌握數學知識。

小班數學複習圖形教案4

  活動目標:

  1、複習圓、三角形、正方形,知道這三種圖形的基本特徵。

  2、引發幼兒學習圖形的興趣。

  3、培養幼兒與他人分享合作的社會品質及關心他人的情感。

  4、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活動準備:

  地上畫圓、三角形、正方形,每種圖形都有4種不同的尺寸,分別標1―4個點,圖形標上幾個點,圖形內就可以站幾個人。作業卡。

  活動過程:

  1、幼兒分成3組,每組分別站進圓、正方形、三角形內。音樂響起,遊戲開始,幼兒在場內自由活動。一聲令下,幼兒迅速站進自己的圖形裡,動作又快又準確的組為優勝組。各組互相輪換,再做三次,使每人都有機會站到不同的圖形裡。

  2、指導幼兒做練習:

  (1)將圖形分類計數,並將數量用圓點表示出來。

  (2)將圖形分類計數,並比較多少,找出最多和最少的圖形,並分別塗上不同的顏色。

  (3)啟發幼兒動腦筋,想辦法,用所給圖形拼成適當的圖案。

  教學反思:

  小班幼兒的思維具有具體性、形象性的特點,認識過程中,注意較易轉移,如何在有限的時間裡,科學、有效地完成教育任務、實現教育目標,是小班教學活動組織的難點。本活動設計嘗試以趣味性、直觀形象的遊戲情境貫穿全程,使幼兒在輕鬆、愉快、自主的狀態下,透過操作實踐與周圍的物質環境發生作用,動手動腦掌握數學知識。

  小班數學優秀教案《複習鞏固圖形》含反思這篇文章共1569字。

  第二篇:幼兒園小班優秀數學教案《圖形門牌號》及教學反思(大全)

  《小班優秀數學教案《圖形門牌號》含反思》這是優秀的小班數學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對您的學習工作中帶來幫助,快來看看小班優秀數學教案《圖形門牌號》含反思!

  設計意圖:

  現在是小班第二學期,幼兒已經能初步看到圖形說出名稱,為了能讓幼兒更好的認識這些圖形,發展幼兒的形狀知覺、觀察力和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我設計了本次活動《圖形門牌號》。在本次活動中,我就讓幼兒在角色遊戲中透過自身的實踐、動手操作、主動探索來加深對幾何圖形的認識,以及讓幼兒能初步排除圖形大小、顏色的干擾,正確辨認圖形,並製作形狀標記。

  活動目標:

  1.能排除圖形大小、顏色的干擾,正確辨認圓形、正方形、三角形。

  2.能根據圖形制作形狀標記圖形。

  3.樂於講述操作過程,體驗舞會的快樂。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發展目測力、判斷力。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已初步認識圓形、正方形、三角形

  2.材料準備:大小、顏色不同的圓形、正方形、三角形卡片,三個家。

  活動過程:

  一、遊戲匯入,按形狀分類

  1、開車旅遊,激發興趣。

  2、說說玩玩,認識圖形師:“今天我收到了圖形王國的邀請,它們請你們去參加舞會,你們高興去嗎?讓我們開著汽車去圖形王國吧!”

  師:圖形王國真漂亮,快看它們的寶寶知道今天有許多的小朋友要來王國參加舞會,都跑出來迎接我們了。現在讓我們每個人都找一個圖形寶寶做朋友。仔細得看一看,摸一摸,他長得什麼樣然後請你幫你的圖形朋友做一下自我介紹,讓我們都來認識認識他。

  師:你的圖形寶寶是什麼圖形,長得什麼樣?(我的朋友是圓形寶寶,它長得太陽,餅乾……一樣)(我找到的是正方形寶寶,他長得方方方像電視機螢幕一樣)(我找到的是三角形寶寶,他有三個尖尖的角。)寶寶上前介紹後,下面的寶寶也將與其對應的圖形舉起。

  師:他們也出來了很長時間了,有點點累了,想回家了。快看這裡有三間房子,我們應該怎樣讓他們住進去呢。請你把它送回家(三個孩子一起送,教師可以做引導。)

  你們來想想他們倆能住在一起嗎?)(不能)為什麼不能呢?因為他們倆長得不一樣,不能住在一起。

  三個家定下來以後,請所有的孩子送圖形回家。

  師:寶寶們都回家了嗎?他們都到了自己的家,三角形寶寶住在都是三角形的家裡;圓形寶寶住在都是圓形的家裡;正方形寶寶住在都是正方形的家裡。

  二、製作形狀標記

  集體制作形狀標記師:圖形寶寶都回到自己家了,那把門關上吧,讓他們好好休息吧。可是我有一個問題了,如果其他圖形寶寶來找他們時,怎麼才能馬上知道是他的朋友是住在哪個家裡了?你有什麼好辦法?(引導幼兒給圖形寶寶製作門牌號)師:

  (1)你們的家門口都有門牌號,一看你們的門牌號我就知道是誰家了,那我們也給圖形寶寶的家門口做上門牌號好嗎?

  (2)看看這個家裡住的誰啊?(三角形寶寶)那他們的家門牌號我們應該做什麼?(做一個三角形標記)表示這個家裡住的是三角形的圖形寶寶,送的時候要說三角形寶寶我們送你們三角形標記的門牌號。

  (3)那這個家裡住的誰?(圓形寶寶)他們家門牌號我們要做什麼標記,表示這個家裡住的是圓形的圖形寶寶,送的時候還要告訴圓形寶寶,我們送給你們圓形標記的門牌號。

  (4)這個是誰的家?(三角形寶寶)他們家門牌號我們要做什麼標記,表示這個家裡住的是三角形的圖形寶寶,送的時候還要告訴三角形寶寶,我們送給你們三角形標記的門牌號。

  師:那你們也試試給圖形寶寶做做門牌號碼嗎?每一組的桌上老師為你準備了,圖形標記的描紙,請你選擇一個或兩個你喜歡的標記描紙為他做門牌號碼。做好後請你把標記送給相應的圖形寶寶,並說一說:什麼圖形送你什麼形狀的門牌號。

  三、遊戲鞏固練習。

  師:每個門上都貼滿了,門牌號碼了。現在我們一起來看看門牌都送對了嘛?

  師:我們真的很能幹,都送對了。現在舞會時間到了,請你到那邊選擇一個圖形面具,找一位朋友或客人老師說一說你的面具是什麼圖形,眼睛是什麼圖形。

  師:現在請你來盡情的跳舞吧!

  教學反思:

  本節活動中,第三大環節是邊讓幼兒自己操作邊講的過程,這一過程的設計實際操作性不強,當將準備的教具發下去之後,孩子們的注意力也就隨之分散了,場面會難以控制,會很浪費時間。另外,讓幼兒自己操作,寫畫設計門牌號碼,也非常費時間。整個活動由於時間關係省略了一些內容沒有講述,值得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