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案> 我多想去看看教案四篇

我多想去看看教案

我多想去看看教案四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快來參考教案是怎麼寫的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我多想去看看教案4篇,歡迎大家分享。

我多想去看看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12個生字,認識足字旁、巾字底、丬字邊,會寫本課6個生字,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好文中的感嘆句。

  2、積累文中“……的……”型別的短語,豐富語言資料,瞭解北京和天山的不同景緻。發現課文中疊詞的運用,能夠結合生活實際積累並運用更多的疊詞。

  3、藉助文字句式,結合生活實際,以“我想……”開頭,表達自己的願望。

  教學重點:

  朗讀課文,積累詞句,練習表達。

  教學難點:

  以“我想……”開頭,藉助文字句式,選擇恰當短語,描述生活實際和願望。

  教法:示範朗讀法、換詞拓展法、情境引導法。

  學法:生活引入法、對比觀察法、朗讀感悟法。

  教師準備:教學課件

  課時安排:兩課時

  學習過程:

  一、直入課題,指導朗讀:

  1、今天我們要一起學習篇很有意思的文章,題目是《我多想去看看》。(教師板書課題)

  2、誰願意來讀讀課題?(結合學生朗讀點評,突出“多想”,體會願望強烈,引導質疑,“看”的人物和物件。)

  3、結合課題質疑:想看哪裡?看什麼?

  (問題導向課文內容,為後面的整體感知做好鋪墊。)

  二、閱讀課文,識字學詞:

  1、自己出聲朗讀課文,注意儘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做到正確、流利。

  2、師生賽讀,全體聽辨,注意讀音,感受節奏和韻味。

  3、師生對讀,在示範引領中提升,同時感受文章的內容和句式的對比聯絡。

  4、同學練習後,分組分段展示,提升朗讀的質量。

  5、學習短語:

  (1)在大家讀的時候,我特別喜歡一個短語“彎彎的小路”。(課件出示)

  這個短語寫出了小路的特點――彎彎曲曲,其實,我們還有許多其他的小路,你能換個詞說說嗎?(學生自主表達,預設:狹窄、河邊、塵土飛揚、坑坑窪窪等。)

  (2)你能從文中找出這樣的短語嗎?請在下面劃橫線,看誰找得又對又快。

  (學生自主勾畫)

  (3)和同桌比一比,看看有沒遺漏的,趕緊補充。

  (4)班級交流考驗:

  課件出示:彎彎的小路遙遠的北京城雄偉的*寬寬的公路遙遠的新疆美麗的天山潔白的雪蓮

  (出示:廣場上的升旗儀式非常壯觀,引導提煉“壯觀的升旗儀式”,積累“非常”和近義詞“特別”“十分”。)

  你能記住他們嗎?(前後變空練習,增強記憶)

  仔細觀察這些短語,你有沒有發現什麼?

  預設:結合“彎彎的小路”“寬寬的公路”豐富關於“路”的積累,指導“路”的書寫,觀察“足”作為偏旁的變化,拓展鞏固“足”字旁的漢字。

  結合“遙遠的北京城”“遙遠的天山”豐富關於“遙遠”的積累。

  結合學生的自主發現,尊重個性化發言,拓展短語積累的量。

  (5)看圖猜短語,將圖文結合,鞏固短語積累。

  (6)迴文朗讀,抓住特色短語提升朗讀水平。

  6、瞭解課文:

  (1)“我多想去看看”,這句話是誰說的?你能從書中找出答案嗎?

  結合學生髮言,引導完整表述,新疆的小朋友說:“我多想去北京看看!”北京的小朋友說:“我多想去天山看看!”

  (2)可是這兩個地方太遠了(結合地理位置說明),他們怎麼去看呢?

  (聽爸爸、媽媽講)

  爸爸、媽媽一邊說,孩子們就一邊想象,那我們在讀的時候應該這樣――(教師範讀)

  你能來試試嗎?(學生嘗試朗讀)

  大家的朗讀讀出了這兩位小朋友的心情,他們――特別渴望去看看。你能從哪句話看出他們特別想去?

  (引導學生關注段尾的重複句式,體現出強烈渴望之情。)

  (3)新疆孩子們的眼中,北京有“雄偉的*”“壯觀的升旗儀式”,其實,北京可不止這些!(出示圖片,引導學生完成填空練習。)

  爸爸告訴我,沿著彎彎的小路,就會走出天山。遙遠的北京城,有()的(),()。我對爸爸說,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

  北京的孩子們又會怎麼說呢?

  爺爺告訴我,沿著寬寬的公路,就會走出北京。遙遠的新疆,有()的(),()的()。我對爺爺說,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

  (4)咱們的祖國特別遼闊,每一個地方的風情都不一樣,你想去哪裡?

  (出示特色地域風景,引導學生去表達。)

  (5)“我想去看看”,是一個美好的願望,其實我們的願望不僅僅是看美麗的風景,應該還有其他的。

  (出示句式:我想,因為。)同桌交流,看誰說得清楚。

  組織全班交流,聽聽大家的願望。

  (6)其實,每個中國人都會把去一趟首都北京當做自己的美好願望,今天我們雖然沒有辦法真的去北京,但是我們可以寫下這兩個漂亮的字,表達我們的願望。

  指導“北京”的書寫,注意“北”第三筆的提,第四筆的撇;注意“京”最後兩筆撇和點的位置。及時關注、點評、糾正。

  三、課堂小結:

  全國美景都想看,人人愛國在心間。千里萬里不遙遠,只要敢想就能見。

  四、板書設計:

  我多想去看看

  新 疆北 京

  天 山天 安 門

  雪 蓮升 旗 儀 式

  (美景)(生活)

我多想去看看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能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北京是我國的首都,五星紅旗是我們的國旗,產生熱愛北京、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2、認識13個生字,認識兩個偏旁心、方。

  3、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並背誦課文。

  課前準備:生字卡片、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匯入新課,揭示課題。

  老師有個問題:誰去過北京?看到了什麼?(你們說的太好了,)沒去過北京的同學有什麼感覺?有什麼想法嗎?勾起了老師一個強烈的願望,不僅老師和同學們有這個願望,在一個遙遠的山村有一個小男孩同樣有著這個願望。今天,咱們一起欣賞一篇課文《我多想去看看》。引出課題,板書:我多想去看看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教師範讀:請大家開啟課本----頁,老師讀一遍課文,小朋友們認真聽,聽後談談你聽懂了什麼?

  (2)、學生齊讀一遍課文,然後自由朗讀課文,自主學習生字。把生字圈起來,多讀幾遍,給生字加上拼音。

  (3)、讀生字比賽:這首詩歌中有不少詞用得可好了,我們來比比看,誰最聰明,讀得最快。出示生字卡片,粘在黑板上,讀對的,組詞好的,當獎品分道組裡去。認識偏旁:心方。

  提問:你是怎麼記住這些字的?(想:木目心;告:謎語一口咬掉牛尾巴;安:寶蓋下面一女孩----)

  (過渡:同學們真聰明,這麼快就記住了這些生字,為了獎勵你們老師還給你們帶來北京的禮物,你們想看嗎?展示課件,增強感受。)

  三、再讀課文,理解內容。

  1.欣賞課件:

  2、學生範讀:同學們瞭解了這麼多北京的風景,心情怎麼樣?誰把這種心情讀出來呢?要求大家專心地聽,評價一下讀得怎麼樣?

  3、自由默讀,想一想課文中媽媽告訴“我”什麼,“我”又說了什麼?

  讀後回答。

  出示:媽*的話

  4.(出示課件)理解“彎彎”、“遙遠”、“壯觀”,指導朗讀。

  相機進行詞的訓練:彎彎的()

  5.“我”說了什麼?

  出示:“我”的話。

  我多想去看看----

  我想去看看----

  比較這兩種說法有什麼不同?說話練習。

  6、“我多想去看看”,看什麼呢?為什麼要去北京看升旗儀式呢?我們來讀幾句話。

我多想去看看教案 篇3

  一、教學要求

  1、認識13個生字。會寫“廣、升、足、走”4個字。認識2個偏旁“心、方”。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激發學生熱愛北京、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二、教材說明

  本課是一首詩歌,用第一人稱,以山村一個小孩子的口吻,透過“我”和媽媽的對話,講自己非常想到遙遠的.北京城,去看天安門廣場的升旗儀式。感情真摯,語言樸實。

  教學重點是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激發學生熱愛北京、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難點是有的長句子不容易讀好。

  三、教學建議

  (一)課前準備

  天安門圖片和升旗儀式錄影片。

  (二)認字、寫字

  1、認字

  教師應鼓勵學生藉助拼音讀準生字的字音。複習檢查時,要用生字卡片檢查學生是否把字音讀準。“想、能、京、城、廣、升”等字比較難讀。如果有的學生讀錯了,教師可指名學生當小老師幫助他糾正。

  教師要啟發學生用多種方法認字。“想”,在學生認識新偏旁“心”以後,把它拆成“木、目、心”來記憶。“告”可用字謎“一口咬掉牛尾巴”記憶。結合認記“旗”字,認識新偏旁“”。形近字“北”與“比”、“走”與“足”、“升”與“開”要區別音形義。

  2、寫字

  “廣”的橫不要太長,左低右略高。“升”第一筆是短撇,第三筆是豎撇。

  (三)詞句

  1、本課有的詞語,如“想、告訴、小路、北京、天安門”,學生見過或聽過,比較容易理解。有的詞語,教師稍加指導也能懂得意思。如“遙遠”這個詞,可以告訴學生山裡的人走出大山,坐火車到北京需要幾天的時間,路途非常遠,因此說“遙遠的北京城”。學校每週一早晨都要舉行升旗儀式,讓學生看天安門廣場升旗儀式錄影片,學生能從雄偉的場面中領悟“壯觀”的意思。

  2、“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用反覆的修辭手法,抒發了“我”嚮往北京的強烈的思想感情。用“我想去看看”與書上句子比較,再透過朗讀,學生就能有所體會。

  (四)朗讀、背誦

  這首詩押an韻,朗讀時要讀出韻腳。透過指導朗讀,激發學生熱愛北京、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朗讀第一、二兩句語速舒緩,體現出“我”沉浸在遐想之中。“廣場上升旗儀式非常壯觀”是個長句子,學生容易把它讀破,教師要指導學生在“儀式”以後稍停一下。“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朗讀時語氣要堅定,“多想”讀重音,表達出“我”強烈的願望。在學生熟讀的基礎上用引背的方法指導背誦。

  (五)實踐活動

  1、學生自己練習讀課後“我會讀”的四個句子。

  2、請音樂老師教學生唱《我愛北京天安門》。

  3、佈置學生收集有關北京風光的圖片,如,天安門、人民大會堂、亞運村、故宮、長城、頤和園,出一期《美麗的首都北京》的壁報,請去北京旅遊過的學生當小導遊,介紹北京美麗的風光。

  (六)教學時間

  教學本課可用2—3課時。

  四、教學設計舉例

  (一)揭示課題

  提問:看了課題,你想知道什麼?(“我”是誰?他想去看什麼?)

  (二)初讀課文

  學生帶著問題輕聲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三)檢查交流

  1、指名朗讀,要求讀得正確、流利。讀後評議。

  2、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什麼。

  (四)指導朗讀、背誦

  結合看圖和升旗儀式錄影片,激發學生熱愛北京、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

  (五)複習鞏固生字詞

  (六)練習讀“我會讀”中的句子

  (七)指導學生寫字

  (八)齊唱《我愛北京天安門》。

我多想去看看教案 篇4

  一、 教學目標

  1、 認識13個生字,會寫廣、升、足、走4個字,認識2個偏旁

  2、 正確流利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 理解課文內容,激發熱愛北京,祖國的思想感情

  二、教學重點

  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激發學生熱愛北京祖國的思想感情

  三、教學難點:長句子的讀法

  四、教學時數:2課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 看圖匯入,說話訓練

  1、 出示北京的風景圖片

  2、 北京城歷史悠久、風景迷人,看到這麼美的景色,你有什麼想說一說嗎?

  3、 有位小朋友和你們一樣,也很想到北京城去看看

  (出示課題)個人讀,全班讀

  二、初讀詩歌

  1、 師範讀

  2、 剛才大家聽得可認真了,誰聽出了媽媽告訴我什麼?我又說了什麼

  3、 同桌對讀,分角色,等會我們來比一比,哪一桌讀得好

  4、 朗讀比賽,同桌讀—男女生分角色讀—全班讀

  三、識字

  1、 認讀詞語

  (1) 這首詩歌中有不少詞用得可好了!下面我們來比一比,看誰認得最快

  (2) 出示詞語,生自由讀

  (3) 比一比(開火車、挑戰讀、齊讀)

  2、 認讀生字

  (1) 剛才我們認識的詞語中有很多今天要認識的生字

  (2) 四人小組互相讀一讀

  (3) 全班齊讀

  (4) 師抽讀

  (5) 小組學習有什麼好方法可以記住它們

  四、讀詩歌

  1、 小組分角色讀

  2、 全班讀

  第二課時

  一、 複習匯入

  1、 抽讀生字卡片

  二、朗讀背誦詩歌

  1、 看了天安門廣場儀式,你最想說一句什麼話?

  2、 指導感情朗讀(個人讀—師生評議—教師範讀—自由讀—全班讀)

  3、 背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