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案> 三年級數學教案範文最新

三年級數學教案最新

三年級數學教案範文最新

  作為一名教職工,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藉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麼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三年級數學教案範文最新,歡迎閱讀與收藏。

三年級數學教案範文最新1

  一、整理本單元的知識點

  1.請學生把書本從13頁看到34頁,看看本單元學了哪些內容。

  2.在四人小組裡說說自己的想法,互相補充

  3.彙報:本單元學了哪些內容?還有什麼問題?

  二、練習

  1.選擇合適的方法解決下面的問題

  ⑴這塊草地有一間教室那麼大,它一天產生的氧氣夠3個人用,我們三年級有120人,要多少塊這樣的的草地?

  ⑵丁曉林家到學校有450米,他每天上學大約走8分鐘,他每分鐘大約走多少米?

  ⑶三年級的225名學生要乘5輛車去春遊,如果每輛車坐的人一樣多,每輛車應該坐多少人?

  2.讀題後學生獨立思考,這三道題你選擇什麼方法做,為什麼?

  3.小組討論:你選擇什麼方法做,為什麼?

  4.彙報:你是怎麼想的?還有不同的想法嗎?

  5.小結:我們在解決問題時要把題目的意思弄明白在去做。

  三、鞏固。

  商的位數估算的結果準確值

  四、作業

  36頁2、3題。

  (一)複習:

  1.估算:

  2.解決問題:

  有62棵樹,三年級5個班去植樹,平均每個班種多少棵樹?還剩幾棵樹?

  (二)練習:

  1、第4題:是四則運算和四則混合運算練習。第4題採用競賽計時的方式進行。讓學生在一種激勵的氛圍種提高計算能力。

  2、第5題:提醒學生看清題意,逐以帶小括號算式的運算順序。

  3、第6題:

  是計算在解決問題種的應用。而這題需要兩步計算才能解決的問題。練習時,要讓學生獨立讀懂題意,會從圖中找出與問題相關的資訊,合理進行解答。

  待學生完成後,讓自己對所列出的列式作出口頭表達解釋,這樣培養學生的表述能力。

  4、3元一根冰棒,30根冰棒裝一箱,楊叔叔8箱冰棒4天就全賣完了,那麼楊叔叔4天賣了多少錢?平均每天賣了多少根冰棒?

  (三)小結:

  你覺得這個單元你學到什麼?你對這個單元的那些知識還不是很清楚?你對這個單元還有什麼問題?

三年級數學教案範文最新2

  一、教學目標:

  1、探索並掌握0和任何數相乘都等於0的規律。

  2、探索並掌握一個因數中間或末尾有0的計算方法,理解算理。

  3、結合具體情境,能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學習中的簡單問題,培養學生應用意識和能力。

  4、經歷與他人交流各自演算法的過程,培養學生學會合作學習。

  二、教學過程:

  (一)複習:(口答)

  143= 422= 25+0= 0+28=?

  32-0= 28-28= 175= 215=?

  (二)探索新知

  1、教學05=?

  (1)創設情境引入。

  教師擺出5個盤子,每盤放3個蘋果,提問:這裡有幾盤蘋果?每盤有幾個?一共有幾個蘋果,用加法怎麼列式?用乘法怎麼列式?

  學生列出算式:3+3+3+3+3=15,35=15

  35表示幾個幾相加?學生回答後,教師再從每盤中拿去1個蘋果,繼續提問:現在每盤有幾個?5盤一共有幾個蘋果,用加法怎麼列式?用乘法怎麼列式?

  學生列出算式:2+2+2+2+2=10,25=10

  25表示幾個幾相加?學生回答後,教師再從每盤中拿去1個蘋果,現在每盤有幾個蘋果?5盤一共有幾個蘋果,用加法怎麼列式?用乘法怎麼列式?

  學生列出算式:1+1+1+1+1=5,15=5

  15表示幾個幾相加?學生回答後,教師再從每盤中拿去1個蘋果,現在每盤有幾個蘋果?5盤一共有幾個蘋果?(0個後1個也沒有)5盤一共有幾個蘋果,用加法怎麼列式?用乘法怎麼列式?

  學生列出0+0+0+0+0與05兩個算式,提問5個0相加得多少?

  學生回答後,教師板書得數(即0+0+0+0+0=0)05表示什麼意思?(5個0相加是多少)應等於幾?(等於0)

  (2)推理歸納。

  根據05=0想一想:06,07,08。又是得多少呢?

  學生回答後,讓學生做課本P34算一算3道題,然後指名學生回答口算結果。(03=0,70=0,026=0)

  透過剛才的口算,你發現了什麼?

  引導學生歸納0與任何數相乘,結果都是0的結論。

  (3)小結、深化。

  引導學生認識:0乘幾和幾乘0都得0,0乘0也得0,所以0和任何數相乘都是0。

  2、指導學生完成課本P34試一試中1、2題。

  (1)第1題。

  此題是因數末尾有0的乘法,先讓學生獨立計算,並進行小組交流。

  全班交流時,要讓學生體驗演算法多樣化。

  學生可能這樣想:因為135=65,所以1305=650。這樣想的學生可能已經理解了算理,也可能認為只要在65的末尾寫上一個0就可以得到計算結果,為了讓學生進一步理解算理,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比較135和1305這兩個算式,使學生理解13個十乘5等於65個十,也就是650。

  教師重點引導學生認識並掌握豎式演算法,可先請學生板書豎式計算的書寫過程,發現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

  學生在交流過程中可能會出現以下幾種演算法

  第3種演算法學生可能難以獨立寫出來,教師可以讓學生看書並指導學生學習這種寫法。

  (2)第2題。

  此題是因數中間有一個0的乘法,練習時,讓學生獨立計算後,再讓學生公佈各自的演算法,體驗演算法多樣化。

  學生可能會出現以下幾種演算法

  交流時,教師引導學生掌握1的演算法。

  (三)鞏固練習

  1、豎式計算。(補充題)

  全班齊練後指名板書,進行全班交流。

  2、用你喜歡的方法算。

  4065 3506 5208 5554

  全班齊練後交流,交流時讓學生體驗演算法多樣化。

  (四)全課總結

  這節課你學到了什麼?你認為一個因數中間或末尾有0的乘法豎式計算時要注意什麼?

三年級數學教案範文最新3

  一、單元目標:

  1、使學生會計算三位數加、減三位數

  2、使學生能夠結合具體情境進行估算,進一步領會加、減法估算的基本方法,增強估算意識。

  3、使學生理解驗算的意義,會對加法和減法進行驗算,初步養成檢驗和驗算的習慣。

  第一課時:

  兩位數加兩位數

  二、教學內容:

  萬以內進位加法

  三、教學目標:

  1、經歷萬以內進位加法的認識過程,理解萬以內筆算加法的計算法則

  2、能應用法則準確地計算兩位數進位的加法題

  四、教學重點:

  萬以內進位加法的計算法則

  五、教學難點:

  哪一位上的數相加滿十,要向前一位進1,而且在前一位上的數相加時,要記得加上進上來的1。

  六、教學過程:

  (一)複習匯入,引入新知

  1、口算:

  50+70300+500900—50044+22

  30+5035+5587+49(遇到困難)

  2、87+49不能用口算一下子就算出來,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下萬以內進位加法。

  (二)新課展開

  1、春天到了,學校安排我們坐車去動物園春遊,三年級一班有45人,二班有47人,一輛車限坐88人,兩個班坐一輛車能坐的下嗎?

  2、列式計算。用舉手的方式,認為不行的舉手?為什麼不行?說明理由。

  3、同桌交流演算法:

  5+7=1240+40=8012+80=92

  45+7=5252+40=92

  47+5=5252+40=92

  4、同學們用了這麼多的方法,真能幹!那有沒有同學直接用45+47算的,說一說你是怎樣思考的?(請生上臺演示)

  5、列豎式計算

  6、多媒體出示例1圖片,獨立完成計算,(兩個學生板演,其餘同學在書上完成)

  7、列豎式計算(重點講解)

  (三)鞏固練習、拓展提高

  1、獨立完成做一做1、2

  2、請生回答,集體講解訂正

  (四)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兩位數加位數的運演算法則,你們學會了嗎?

  (五)作業

三年級數學教案範文最新4

  一、教學目標:

  1、透過總複習,使學生對“時、分、秒”和“千米和噸”的知識加以鞏固,提高計算和估算能力,以及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讓學生建立時、分、秒的時間觀念,毫米、分米、千米的`長度觀念,克千克和噸的質量觀念,知道各單位之間的進率。

  教學難點:進行各單位之間的簡單計算和估算。

  二、教學過程

  (一)歸納整理,相互交流

  1、談話引導

  同學們,到現在為止,數學中我們已經學了幾組表示事物及其特徵的特定單位。你們知道有哪些單位嗎?

  如:表示時間的單位有哪些?還有表示什麼的單位?

  2、小組討論

  由小組長把討論的結果記錄下來。

  3、交流展示

  並評出哪一組記錄的最完整。

  (二)加深體驗,建立觀念

  1、數一數

  出示時間單位時、分、秒。討論:怎樣才能感受和記憶這些時間單位?

  讓學生從鐘面的認識,1時、1分、1秒內所幹的事情,以及時、分、秒之間的進率等方面複習時間知識。

  2、比一比

  出示長度單位:毫米、分米、米和千米

  小組討論:怎樣感受和記憶這些長度單位?

  讓學生透過用手比劃,以及用語言描述,全面複習所學的長度單位及其進率,把前後知識聯絡起來,使知識系統化。

  3、估一估

  出示質量單位:克、千克和噸

  小組討論:怎樣感受和記憶這些質量單位?

  讓學生透過掂一掂,估一估全面複習所學的質量單位及其進率。

  (三)聯絡生活,實際應用

  1、算一算

  出示課本第122頁的第9題,讓學生說一說題意,再獨立解答。最後交流自己的演算法。

  2、猜一猜

  結合課本第10頁的第4題,讓學生根據路程的遠近,猜一猜他們是步行、乘車還是乘飛機?

  3、估一估

  透過第125的第8題,使學生掌握千克與噸之間的計算與估算。

  (四)鞏固練習:

  獨立完成課本第122頁的第10題,集體核對。

  (五)總結評價: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複習了哪些知識?你掌握的怎麼樣?還有什麼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