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案> 可能性教案彙編8篇

可能性教案

可能性教案彙編8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麼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可能性教案8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可能性教案 篇1

  教學目的:

  4、能夠列出簡單試驗所有可能發生的結果,知道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5、透過實際操作活動,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

  6、透過學生的猜一猜、摸一摸、轉一轉、說一說等活動,增強學生間的交流,培養學習興趣。

  教學重、難點:

  知道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教學過程:

  一、引入

  出示小盒子,展出其中的小球色彩、數量,

  如果請一位同學上來摸一個球,他摸到什麼顏色的球的可能性最大?

  二、探究新知

  1、教學例5

  (1)每小組一個封口不透明袋子,內裝紅、黃小球幾個。(學生不知數量、顏色)小組成員輪流摸出一個球,記錄它的顏色,再放回去,重複20次。

  記錄次數

  黃

  紅

  活動彙報、小結

可能性教案 篇2

  本單元共安排了5個例題。主題圖、例1、例2體驗事件發生的確定性和不確定性。例3、例4、例5及相關內容能夠列出簡單試驗所有可能發生的結果,知道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1.體驗事件發生的確定性和不確定性。

  對於紛繁的自然現象與社會現象,如果從結果能否預知的角度出發去劃分,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現象的結果總是確定的,即在一定的條件下,它所出現的結果是可以預知的,這類現象稱為確定現象。例如,拋一個石塊,可預知它必然要下落;在標準大氣壓下且溫度低於0℃時,可預知冰不可能融化。另一類現象的結果是無法預知的,即在一定的條件下,出現哪種結果是無法事先確定的,這類現象稱為隨機現象或不確定現象。例如,擲一枚硬幣,我們無法事先確定它將出現正面,還是出現反面。

  教科書透過主題圖及例1、例2的教學,使學生初步體驗在現實世界中有些事件的發生是確定的,有些則是不確定的

  (1)主題圖的教學。

  教科書第104頁呈現了學生熟悉的“新年聯歡會上抽籤表演節目”的場景,引入本單元的學習。目的是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使學生體驗在現實生活中存在著不確定現象,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教學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觀察圖意,描述圖意,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再引導學生說一說自己在“抽籤表演節目”時的實際感受。使學生在觀察、描述和交流的活動過程中充分感受到,在用抽籤來決定表演的節目的活動中,“表演某種節目”這樣的事件的發生是不確定性的。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結合自己周圍熟悉的情境,說一說在生活中還有什麼事情的發生是不確定的。

  需要注意的是,只要學生能夠結合具體的問題情境,用“可能”等詞語來描述就可以了,如“我可能要表演唱歌”。不必要求學生一定要說出“我表演唱歌這件事情的發生是不確定的”。

  (2)例1的教學。

  教科書呈現了學生摸棋子的試驗,使學生在猜測、試驗與交流的活動中初步體驗有些事件的發生是確定的,有些事件的發生則是不確定的。教科書中給出了兩個盒子裝有不同情況的棋子,是想透過兩個簡單試驗的對比,讓學生更好地體會確定事件和不確定事件。教師可以依照教科書中的圖示分別在兩個盒子裡放進各種顏色的棋子(也可選用乒乓球等),注意這些棋子除了顏色外應完全相同,並將放棋子的過程完整地展現給學生,而且在每次摸棋子之前都應將盒中的棋子搖勻。

  教科書中一共提出了三個問題,提示教學的過程、反映不同方面的要求。

  ①教學第一個問題“哪個盒子裡肯定能摸出紅棋子”。教師可以先提問“左邊的盒子裡肯定能摸出紅棋子嗎?”讓學生進行猜測,再讓學生實際摸摸看。透過試驗,驗證自己的猜測,認識到在左邊的盒子裡裝的都是紅棋子,所以一定能摸出紅棋子,“在左邊的盒子裡摸出紅棋子”這個事件的發生是確定的。教師再提問“在右邊的盒子裡肯定能摸出紅棋子嗎?”讓學生進行猜測,再讓學生實際摸摸看。透過試驗,使學生髮現在右邊的盒子裡有紅棋子,所以可能摸出紅棋子,但不一定能摸出紅棋子,“在右邊的盒子摸出紅棋子”這個事件的發生是不確定的。

  ②②第二個問題“哪個盒子裡不可能摸出綠棋子”和第三個問題“哪個盒子裡可能摸出綠棋子”可一同教學。教師可以先引導學生猜測“左邊的盒子裡可能摸出綠棋子嗎?”“右邊的盒子裡可能摸出綠棋子嗎?肯定能摸出綠棋子嗎?”,同樣再讓學生討論交流,並透過試驗,驗證自己的猜測,認識到因為左邊的盒子裡沒有綠棋子,所以不可能摸出綠棋子,“在左邊的盒子裡不能摸出綠棋子”這個事件的發生是確定的;在右邊的盒子裡有綠棋子,可能摸出綠棋子,但不一定能摸出綠棋子,“在右邊的盒子裡摸出綠棋子”這個事件的發生是不確定的。

  ③教學中,教師應充分地為學生提供猜測、試驗與交流的機會,有條件的地方宜採取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教師可以依照教

  科書中的圖示,事先為每個小組準備兩個盒子和兩袋棋子,為了交流方便,可以給盒子標上序號1和2。在教學時,先指導學生分別將兩袋棋子放入兩個盒子,然後逐一提出教科書中的問題。教師還要提醒學生,在每次摸棋子前應將盒中的棋子搖勻。提出一個問題後,先讓學生在小組內充分討論、試驗,然後再全班交流。使學生充分經歷猜測、試驗與交流的活動過程,豐富學生對確定現象和不確定現象的體驗。

  ④另外,在彙報時只要學生能夠結合具體的問題情境,用“在左邊的盒子裡一定能摸出紅棋子”“在右邊的盒子裡可能摸出紅棋子”等描述進行表達就可以了,不必要求學生一定要說出“在左邊的盒子裡摸出紅棋子這個事件的發生是確定的”,“在右邊的盒子摸出紅棋子這個事件的發生是不確定的”。

  ⑤(3)例2的教學。

  ⑥教科書呈現了六幅與現實世界的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緊密相關的.畫面,透過生活例項豐富學生對確定和不確定事件的認識,讓學生根據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學會判斷哪些事件的發生是確定的,哪些事件的發生是不確定的。

  ⑦教學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觀察圖意,獨立思考,根據自己已有的知識經驗做出判斷,再引導學生討論。使學生在描述、思考和討論交流的活動過程中充分感受確定和不確定現象。需要注意的是,在讓學生判斷事件發生的確定性和不確定性時,只要學生能夠結合具體的問題情境,用“一定”“不可能”“可能”等詞語來表述就可以了,如“地球一定每天都在轉動”“三天後可能下雨”“太陽不可能從西邊升起”等。不必要求學生一定要說出“我從出生到現在沒吃過一點東西這件事的發生是確定的”“吃飯時,人用左手拿筷子這件事情的發生是不確定的”“每天都有人出生這件事情的發生是確定的”。

  ⑧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結合自己周圍熟悉的情境,說一說在生活中還有什麼事情的發生是確定的,什麼事情的發生是不確定的。另外,教師還應有意識地尋找一些帶有感情色彩的事件讓學生來判斷其發生的確定性和不確定性,如“明天的拔河比賽我們班會贏”。讓學生認識到對於某一客觀事件來說,其發生的確定性和不確定性與個人的願望無關。

  ⑨2.能夠列出簡單試驗所有可能發生的結果,知道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⑩隨機現象雖然對於個別試驗來說無法預知其結果,但在相同條件下進行大量重複試驗時,卻又呈現出一種規律性,我們稱它為隨機現象的統計規律性。機率論正是揭示這種規律性的一個數學分支。

  為了敘述的方便,把條件每實現一次,叫做進行一次試驗。例如對“擲一枚硬幣,出現正面”這個事件來說,做一次試驗就是將硬幣拋擲一次。如果一個試驗在相同條件下可以重複進行,而每次試驗的可能結果多於一個,在一次試驗中結果無法事先確定,這種試驗就叫做隨機試驗。把隨機試驗中,可能發生也可能不發生的事情,稱為隨機事件。

  一個隨機事件的發生既有隨機性(對單次試驗來說),又存在著統計規律性(對大量重複試驗來說)。隨機事件的統計規律性表現在:隨機事件的頻率──即此事件發生的次數與試驗總次數的比值具有穩定性,即總是在某個常數附近擺動,且隨著試驗次數的不斷增多,這種擺動幅度越來越小。我們給這個常數取一個名字,叫做這個隨機事件的機率。機率可以看作頻率在理論上的期望值,它從數量上反映了隨機事件發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上述關於機率的定義,通常稱為機率的統計定義。

  由於學生的年齡和思維特點,他們一般只能在感性的層面理解機率的知識。因此,教科書透過例3、例4和例5的教學,使學生在試驗活動中,認識簡單試驗所有可能發生的結果,初步感受隨機現象的統計規律性,並知道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可能性教案 篇3

  學習目標:

  1.使學生透過複習,進一步體會事件發生的可能性的含義,知道可能性是有大小的,會用分數表示一些簡單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大小。

  2.進一步體會可能性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絡,感受到生活中很多現象都具有隨機性;

  3.培養簡單推理的能力,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用分數表示可能性的大小,理解分數表示可能性的實際意義。

  教學難點:

  靈活運用可能性的有關知識,解釋並設計遊戲活動。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學習方法:

  動手操作、實驗法、觀察思考

  教學過程:

  一、複習可能性的含義以及可能性的大小

  1.出示下列四個圖形:(投影出示)

  2.提出問題:從( )號口袋中摸出的一定是紅球;從( )號口袋中摸出的一定是綠球;從( )號口袋中摸出的可能是紅球,也有可能是綠球。

  追問:從上面哪兩個口袋中摸球的結果是確定的,哪兩個口袋中摸球的結果是不確定的?(確定 不確定)

  小結:是呀,生活中有些事情的發生是確定的,有些事情的發生是不確定的,這些都是事件發生的可能性。

  揭題:今天我們就來一起復習可能性。(板書:可能性)

  3.提出問題:從上面圖3或圖4的口袋中摸球,從哪個口袋中摸出紅球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呢?

  提問:你能用分數表示從③號和④號口袋中摸到紅球的可能性的大小嗎?

  從③號口袋中摸到紅球的可能性是( ), 從③號口袋中摸到綠球的可能性是( ), 從④號口袋中摸到紅球的可能性是( ),從④號口袋中摸到綠球的可能性是( )。

  二、指導練習。

  1.做第1題。(投影出示)

  指出:這裡有4張圓盤,任意轉動指標,指標停留的區域有以下幾種情況,你能將它們連起來嗎?

  先讓學生各自連一連,再指名說說思考過程。(多媒體演示)

  2.做第2題。(將分別標有數字1、2、3、4、5的5個小球放在一個盒子裡。

  (1)任意摸1個球,下面幾種情況是“不可能發生”,還是“一定發生”或“可能發生”?

  ①球上的數是奇數; ②球上的數小於6;

  ③球上的數大於5; ④球上的數不是5;

  先讓學生各自判斷,再指名說說思考過程。

  (2)任意摸1個球,球上的數是奇數的可能性大,還是偶數的可能性大?

  同桌討論並說說為什麼?

  追問:你能用分數分別表示摸到奇數和偶數的可能性大小嗎?

  3.現有標上“1”“2”“3”“4”“5”“6”同樣的6張牌。

  (1)任意摸1張,摸出數字“1”的可能性為幾分之幾?

  (2)任意摸1張,摸出數字為偶數的可能性為幾分之幾?

  (3)任意摸1張,摸出數字為素數的可能性為幾分之幾?

  (4)照這樣操作下去,如果要使摸出偶數的可能性為7/10,你有辦法嗎?

  三、材料分析。

  在舉行中國象棋決賽前夕,學校公佈了參加決賽的兩名棋手的有關資料。

  李俊 張寧

  雙方交戰記錄 5勝6負 6勝5負

  在校象棋隊練習成績 15勝3負 11勝5負

  (1)你認為本次象棋決賽中,誰獲勝的可能性大些?說說理由。

  (2)如果學校要推薦一名棋手參加區裡的比賽,你認為推薦誰比較合適?簡要說明理由。

  四、全課小結

  五、課堂作業:設計銷售方案。

  超市有多種口味的果凍:有草莓味、檸檬味、蘋果味。銷售部接到了兒童樂園的一份訂單,要求是:要在包裝袋中裝入若干個草莓、蘋果、檸檬三種口味的果凍,要求從包裝袋中摸到檸檬口味的果凍的可能性為。

可能性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透過多種活動,充分體驗有些事情的發生是確定的,有些事情的發生是不確定的,並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來描述事情發生的可能性。

  2、在探索、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形成初步的判斷、推理、概括能力。

  3、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產生積極的情感體驗。

  教學重點:

  感受體驗事情發生的確定性和不確定性,會判斷生活中一定、可能、不可能發生的事情。

  教具學具:

  課件、綵球、塑膠袋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初步感知

  1、初步感受事情發生的確定性

  (1)用一定來描述事情發生的確定性。

  師:同學們,老師最近學會了一種很神奇的魔法,想表演給大家看,你們想看嗎?

  生:想看。

  師:老師手裡有一個魔袋(一個不透明的袋子),裡面裝著一些綵球,請同學們從裡面任意摸出一個,我能猜出它是什麼顏色的。你們相信嗎?

  (學生有的說信,有的說不信)

  師:那我們就試試吧。

  (師出示一個不透明的袋子,裡面裝有綵球,請學生任意摸出一個球,老師都能準確猜出球的顏色。學生猜測,袋中裝的都是黃顏色的球。)

  師:因為袋中裝的全都是黃球,所以從裡面任意摸出一個,結果怎樣?

  師:當事情確定會發生時,我們可以用一定來描述。(板書:一定)

  把白球倒入空的不透明的袋子中,請學生描述會摸到什麼顏色的球?

  [設計意圖: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一開始由猜球遊戲匯入新課,使學生很快進入最佳學習狀態,興趣盎然、主動參與。使學生在參與猜球的過程中明白一定的涵義,初步體驗到什麼有些事件的發生是一定的。]

  (2)用不可能來描述事情發生的確定性。

  師:林老師想從袋中(剛才裝白球的袋)摸出一個紅球,行嗎?為什麼?

  師:確定不會發生的事情,我們就用不可能(板書:不可能)來描述。從這個袋中還不可能摸出什麼顏色的球?

  [設計意圖:在學生已經理解一定的基礎上,自然而然地引出不可能發生的事情,進一步體驗什麼情況下事件的發生是不可能的。至此,學生對確定性事件已經形成了初步的認識。]

可能性教案 篇5

  教材說明

  本單元的學習內容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事件發生的等可能性以及遊戲規則的公平性,會求簡單事件發生的機率;二是理解中位數的意義,會求資料的中位數,在統計分析中能根據實際情況合理選擇適當的統計量來描述資料的特徵。

  1.事件發生的可能性以及遊戲規則的公平性。

  關於“可能性”這一內容,本套教材分兩次進行了集中編排。第一次是在三年級上冊,主要是讓學生初步體驗有些事件的發生是確定的,有些則是不確定的。第二次就在本單元,本單元內容是在三年級上冊的基礎上的深化,使學生對“可能性”的認識和理解逐漸從定性向定量過渡,不但能用恰當的詞語(如“一定”“不可能”“可能”“經常”“偶爾”等)來表述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大小,還要學會透過量化的方式,用分數描述事件發生的機率。

  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本單元安排的是簡單的等可能性事件,等可能性事件是機率論中研究得最早,在社會生活中又廣泛存在的一種隨機現象,它滿足以下兩個條件:(1)試驗的全部可能結果只有有限個,比如說為n個。(2)每個試驗結果發生的可能性是相等的,都是1/n。等可能性事件在機率論發展初期即被人們所關注和研究,故這類隨機現象通常又被稱為古典概型,本單元的例1、例2和例3及相關練習都屬於古典概型問題。

  等可能性事件與遊戲規則的公平性是緊密相聯的,因為一個公平的遊戲規則本質上就是參與遊戲的各方獲勝的機會均等,用數學語言描述即是他們獲勝的可能性相等。因此,教科書在編排上就圍繞等可能性這個知識的主軸,以學生熟悉的遊戲活動展開教學內容,使學生在積極的參與中直觀感受到遊戲規則的公平性,並逐步豐富對等可能性的體驗,學會用機率的思維去觀察和分析社會生活中的事物。此外,透過探究遊戲的公平性,還可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的公平、公正意識,促進學生正直人格的形成。

  2.中位數的統計意義及計算方法。

  學生在三年級已經學過平均數(主要是指算術平均數),知道平均數是描述資料集中程度的一個統計量,用它來表示一組資料的情況,具有直觀、簡明的特點。所以教科書在引入中位數時,就以平均數為參照物,說明當一組資料中有個別數據偏大或偏小時,用中位數來代表該組資料的一般水平就比平均數更合適。這樣編排,不但新舊知識過渡自然,便於學生理解和掌握,而且清晰地闡明瞭中位數的統計意義,即中位數在數值大小上處於一組資料的最中間,主要反映了統計資料的中等水平,並且不受偏大或偏小等極端資料的影響,對人們瞭解事物發展的中等水平很有幫助。

  在介紹中位數的計算方法時,教科書在編排上採取了由易至難,逐步深入的方式。如例4和例5,列出的一組資料都是7個,即奇數個數據,從而最中間的那個資料就為中位數,可直接在資料組中找出;然後把7個數據變為8個,最中間就有兩個資料,引出當資料個數為偶數個時計算中位數的方法。

  教科書在選材上特別注意聯絡學生的生活實際,如擲沙包、跳遠、跳繩等活動,都是學生幾乎天天參與的遊戲,可使學生在活動過程中完成資料的收集和整理,也便於教師組織教學。

  教學建議

  1.注重學生對等可能性思想的理解,淡化純機率數值的計算。

  在自然界和人類社會中存在兩類不同的現象:確定性現象(即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和隨機現象(即不確定事件)。機率論就是研究隨機現象的規律性的數學分支。在小學階段設定簡單的“機率”內容,主要是為了培養學生的隨機思維,讓其學會用機率的眼光去觀察大千世界,而不僅僅是以確定的、一成不變的思維方式去理解事物。因此,在可能性知識的教學中,應注意加強對學生機率素養的培養,增強學生對隨機思想的理解,而不要把豐富多彩的可能性內容變成了機械的計算和練習。

  在教學中,教師還應注意結合學生熟悉的遊戲、活動(如擲硬幣、玩轉盤、摸卡片等),讓學生親自動手試驗,在試驗中直觀體驗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探究遊戲規則的公平性與等可能性事件的關係等,使其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

  2.加強學生對中位數在統計學意義上的理解。

  中位數和平均數一樣,也是反映一組資料集中趨勢的一個統計量。教學時應注意結合學生已經很熟悉的平均數,對比教學,以幫助學生弄清兩者的聯絡和區別,使他們明白:平均數主要反映一組資料的總體水平,中位數則更好地反映了一組資料的中等水平(或一般水平)。

  在教學中,教師應選擇恰當的資料組,以反映中位數在統計學上的意義和價值,在與平均數的對比中體現中位數的特點。如例4、例5的資料組中,因個別資料嚴重偏大,影響到平均數也偏大,導致平均數不能很好地代表該組資料的總體水平,而中位數的優勢正好能夠避免一些偏大或偏小資料的影響,因而在這樣的場合中,中位數就能很好地反映一組資料的一般水平。

  另外,因中位數在一組資料的數值排序中處於最中間的位置,故其在統計學分析中也常常扮演著“分水嶺”的角色。人們由中位數可對事物的大體趨勢進行判斷和掌控。如某城市一個月的空氣汙染指數的中位數值是70(空氣質量為良),則說明該城市這個月超過一半的時間空氣質量都為良。所以在教學中,教師可組織學生開展調查活動,然後再利用中位數的這一特點進行初步的統計分析。如調查全班同學的睡眠時間,如果中位數顯示睡眠不足,則表明全班至少有一半的同學睡眠不足,據此就可建議大家少看電視和按時作息等。

可能性教案 篇6

  【教學內容

  數學書P94-96頁例1,例2及"試一試","練一練"和練習十八的第1,2題。

  【教學目標

  1、理解並掌握用分數表示可能性大小的基本思考方法,會用分數表示簡單事件發生的可能性,進一步加深對可能性大小的認識。

  2、進一步體會數學知識間的內在聯絡,感受數學思考的嚴謹性與數學學習的趣味性。

  3、認識數學與生活的聯絡,使學生明確生活中任何幸運和偶然的背後都是有科學規律支配的。

  【教學過程】

  一、複習舊知,喚起經驗。

  (遊戲)要求:一定發生的就立正,不發生的就坐著不動

  (1) 太陽從東方升起

  (2) 明天要上學

  (3) 地球繞著太陽轉

  (4) 明天會下雨

  明天會不會下雨呢?都有可能,但可能性是多少呢?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可能性的大小。(板書課題)

  二、創設情境,引導發現。

  舉例:做遊戲時用擲硬幣的方法決定誰先開始,二個人每個人的可能性都是1/2。

  1、教學例1

  同學在打乒乓球時是怎麼決定誰先發球的 ?

  提問:用猜左右的方法決定由誰先發球公平嗎 為什麼

  學生討論後明確:一共有2種情況,乒乓球可能在左手,也可能在右手,對於運動員來說,無論猜左還是猜右,猜對的可能性是一半,猜錯的可能性也是一半.

  可能性是一半用分數怎麼表示 你怎麼想到是

  追問:2表示什麼, 1呢

  小結:乒乓球可能在左手,也可能在右手,所以猜的結果只有"對"或"錯"兩種可能,猜對與猜錯的可能性相等,都是.用這種方法決定誰先發球是公平的。

  2、同步體驗。

  拿出一個口袋。

  (1)談話:這裡面原來有一些球,現在放入一個紅球,從中任意摸出一個球,摸到紅球的可能性是幾分之幾 (學生肯定有疑問)

  (2)開啟袋子(一紅一藍)問:有答案了嗎 你怎麼想的

  (3)交流中明理:一共2個球,任意摸一個,有2種情況,摸到紅球是1種情況,所以摸到紅球的可能性是().

  (4)再往袋中放入一個綠球,任意摸一個球,摸到紅球的可能性是幾分之幾 為什麼

  (5)疑問:為什麼摸到紅球的可能性會不同呢 這說明可能性的大小和什麼有關

  (6)小結:一共有幾個球,紅球有一個,摸到紅球的可能性是幾分之一.

  三、遷移和提升。

  自學例2,並集體講解

  “試一試”

  “練一練”

  四、實踐與應用。

  1、”非常6+1”,共有12只蛋,9只金蛋,如果你是第一個打進電話的人,你成為幸運星的可能性是多少?如果第一個人砸了一個蛋是金蛋,而你是第二個打進電話的人,你成為幸運星的可能性是多少?.

  2、語文中的數學問題。

  用分數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平分秋色、十拿九穩、天方夜譚、百發百中

  3、練習十八1-2

  四、全課總結,感受價值.

  提問:今天我們學習了什麼 你有什麼收穫 你覺得這些知識有什麼用

可能性教案 篇7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三年級上冊104頁例1、例2及相關練習

  設計理念

  根據新課程標準和教材的要求,我利用多媒體教學以及讓學生透過小組討論、獨立解決問題以及動手操作等形式讓學生感受什麼事件是可能發生的,什麼事件是不可能發生的,什麼事件是一定發生的,達到本課的教學目的。

  教學目標

  1、透過猜測和簡單試驗,讓學生初步體驗事件發生的確定性和不確定性,初步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詞語來描述生活中一些事情發生的可能性。

  2、培養學生的猜想意識、口語表達能力及合作學習的能力。

  3、培養學生初步的判斷和推理能力。

  4、讓學生在活動過程中懂得數學存在於現實生活中,從而使學生產生積極的情感體驗;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及培養良好的合作學習態度。

  教學重點

  1、透過猜測和簡單試驗,初步體驗事件發生的確定性和不確定性。

  2、培養學生的猜想意識、口語表達能力及合作學習能力。

  教學難點

  正確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詞語描述事件發生的可能性。

  教具、學具準備

  教學光碟;每組準備A盒(裡面放有6個藍色的玻璃珠)、B盒(裡面放有紅、黃、綠色玻璃珠各2個)各1個;每組2個信封(內裝有題卡);玻璃珠。

  教學過程

  一、遊戲激趣,匯入新課

  小朋友們,你們喜歡玩遊戲嗎?這節課老師和一們一起玩好嗎?

  1、遊戲活動一:“猜一猜”

  師:小朋友們,今天老師想跟你們玩的第一個遊戲是“猜一猜”。老師這裡有一顆漂亮的玻璃珠(舉起雙拳),它就在我其中的一個拳頭裡,你們猜猜它會在哪隻手裡?

  生答……

  師:看來大家的意見不一樣,老師幫幫你們吧!(教師慢慢張開空著的手,再次握緊拳頭)

  生再次回答。

  師揮動拿球的一隻手問:為什麼你們這次那麼肯定玻璃球就在這隻手裡呢?(指名回答)

  師: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事情我們不能肯定它發生的結果,有些事情可以肯定它發生的結果,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大家有興趣研究嗎?這節課我們一起來研究事情發生的可能性。(板書課題:可能性)看看哪個小組研究得最好,將得到一顆“集體智慧星”。

  二、合作學習、探究新知

  (一)遊戲活動二:石頭剪子布

  師:小朋友們,你們會玩“石頭剪子布”的遊戲嗎?老師跟你們一起玩好嗎?(開始遊戲)遊戲結束後,教師問:誰贏了老師?誰輸給了老師?(讓學生舉手表示贏和輸)接著問:還有些同學沒有舉手,為什麼?(指名回答)

  師:有輸、有贏、還有平的。那麼,我們再來玩一次好嗎?(讓幾個學生回答遊戲結果)

  師:你在開始遊戲時想贏老師嗎?結果呢?為什麼想贏又贏不了?(指名回答)如果咱們再玩一次,猜一猜,結果會怎樣?(引導學生說出可能輸、可能贏、可能平並板書:可能)

可能性教案 篇8

  可能性

  第2課時

  學習內容:

  第94、95頁例3、例4及課堂活動,練習二十三第4~6題。

  學習目標:

  1.知道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會求簡單事件發生的可能性。

  2.透過實踐操作,體驗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及遊戲規則的公平性。

  3.會求簡單事件發生的可能性。

  教學重點:

  會求簡單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及遊戲規則的公平性。

  教學難點:

  讓學生親身經歷事件發生的過程來感知可能性有大有小。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學習方法:

  小組合作、探究學習

  教學過程:

  一、複習舊知

  二、自主探索,學習新知

  1.教學例3。

  課件出示例3:有10張倒扣著的相同的卡片,其中有4張畫的燕子,3張畫的大象,2張畫的老虎,1張畫的喜鵲,打亂後從中任意拿1張。

  (1)看了這些資訊你有什麼感想?

  (2)小娟喜歡燕子,她一定能拿到畫有燕子的卡片嗎?

  (3)拿到畫有燕子的卡片的可能性和畫有大象的卡片的可能性哪個大?為什麼?

  (4)分組遊戲,並做好記錄,然後集體彙報。

  (5)思考:可能性的大小和什麼有關係?

  (6)猜想:任意拿1張,拿到燕子的可能性是( ),拿到大象的可能性是( ),拿到老虎的可能性是( ),拿到喜鵲的可能性是( )。

  (7)彙報每組實驗資料,進行分析計算,驗證猜想。

  (8)教師小結求簡單事件發生的可能性的方法。

  2.教學例4。將一副撲克牌的13張方塊牌和勻,從中任意抽出1張,用“可能”“不可能”“一定” “偶爾”“經常”等來描述抽牌的情況。

  (1)認真審題,弄清題意:說說例4讓我們做什麼?

  (2)小組合作進行實驗。

  (3)集體彙報實驗結果。

  (4)填一填

  ( )抽到方塊2,( )抽到黑桃A,( )抽到方塊A,( )抽到方塊。。。。。。

  3.教師小結:在我們生活中經常會用“可能”“不可能”“一定” “偶爾”“經常”等來描述生活中的一些現象。

  三、運用新知,鞏固提高

  1、小林做5個紙團。並將其中幾個紙團做上記號。小丁任意摸出1個並作記錄,放回和勻後再摸

  (1)小丁摸了40次,將結果記錄如下

  (2)分析上表中的資料,得出什麼結論?

  (3)兩人交換角色。小丁做紙團並做記號,再由小林來摸並記錄

  兩人交流對這次遊戲活動的感受。

  2、盒中有形狀相同的紅色小棒8根,黃色小棒2根。小蘭從盒中任意取出1根小棒,取出哪種顏色的小棒的可能性大?

  選擇“不可能”、“偶爾”、“經常”填空。

  (1)( )取出紅色小棒。

  (2)( )取出黃色小棒。

  (3)( )取出白色小棒

  四、學生質疑,教師總結

  教師:透過這節課的學習,談一談你有哪些收穫?

  五、課堂作業:練習二十三第4~6題。

  家庭作業:第95頁課堂活動。

  板書設計:

  可能性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