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案> 採蘑菇的小姑娘教案10篇

採蘑菇的小姑娘教案

採蘑菇的小姑娘教案10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麼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採蘑菇的小姑娘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採蘑菇的小姑娘教案1

  設計意圖

  打擊樂器演奏是幼兒園音樂教學的內容之一。打擊樂器演奏教學不僅能夠幫助幼兒初步掌握樂器演奏的一般知識和技能,發展節奏感,而且能發展幼兒對音色、曲式結構的敏感性,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合作能力、創造能力、組織紀律性和責任感,還能夠鍛鍊幼兒的表現力。《採蘑菇的小姑娘》曲式輕快活潑,易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曲調琅琅上口,節奏容易掌握,在樂器配樂與演奏過程中,在培養幼兒的樂感與鍛鍊幼兒的演奏能力的同時又能帶給幼兒快樂的享受。

  活動目標

  1、感受樂曲歡快活潑的旋律,瞭解樂曲結構,掌握X、 XX節奏音型。

  2、在教師的指導下設計打擊樂配器方案,能根據教師指揮演奏樂器。

  3、能在集體的打擊樂演奏中有意識地注意音色、音量、和表情上與集體相協調一致。

  活動準備

  1. 小竹簍一個。

  2. 有皮鈴鼓四個、碰鈴兩對、園舞板四對。

  3.《採蘑菇的小姑娘》節奏譜。

  活動過程

  一、匯入

  創設情境,引導幼兒進入情境,激發幼兒興趣。(寶寶們,今天是兔子姐姐的生日,兔子姐姐邀請我們去參加她的生日聚會,我們要為兔子姐姐準備一份禮物,兔子姐姐會喜歡什麼樣的禮物呢?)自然引出要以蘑菇作為禮物送給兔子姐姐。(今天啊,參加兔子姐姐的生日聚會我們不光要帶上禮物,是不是也應該為她表演個節目啊?)

  二、感受音樂

  1.播放音樂,讓幼兒感受音樂。(音樂中的主人公是誰?她是怎麼採蘑菇的?她的心情怎麼樣?)

  2.引導幼兒進行討論。(小姑娘是怎麼採蘑菇的? 她為什麼這麼高興?聽完之後你們的心情怎麼樣啊?)讓幼兒深入體會音樂帶來的感受及音樂表現的內容,鍛鍊幼兒的聽力水平。

  三、分析歌曲結構,討論編配方案。

  1、根據音樂,引導幼兒分析這首樂曲可以分成幾個部分,哪幾個部分。(兩個部分,第一句至第四句為第一部分,第五句塞羅羅到最後為第二部分。)教師分段彈奏樂曲,讓幼兒熟悉音樂節奏,理解分段原因。

  2、掌握X、 XX節奏音型。

  (1) 把節奏譜貼在黑板上,提問有沒有小朋友能打出這個節奏,進行指正。

  (2) 讓小朋友們跟著老師,用自己的小手把節奏打出來,接著換用其他身體部位在樂曲適當處跟著老師把節奏打出來(跺腳、抖手腕、拍肩等),使樂曲節奏更加生動有趣。

  (3) 請一位小朋友上臺示範,用身體語言。

  四、設計配器方案

  1幼兒挑選自己喜歡的樂器,手拿自己的樂器齊奏這首曲子的節奏,探究齊奏好不好聽。

  2、討論樂曲該怎樣配器,跟幼兒逐句逐段分析。每種方案都用樂器嘗試一下。

  五、根據指揮合奏,注意表情、音量。

  1、教師指揮,小朋友嘗試進行樂器演奏,演奏完畢,教師點評,小朋友演奏的時候由於對樂器的不瞭解及對樂曲結構掌握的不夠,在音量、音色處理上需要提高。

  2、教師對三樣樂器進行介紹及在樂曲中該如何配合才好聽,並著請小朋友們嘗試演奏,看看是否比剛才的好聽了。

  3、提醒小朋友們要帶上微笑,音樂中小姑娘採蘑菇的時候心情是怎麼樣的啊?

  六、去兔子家參加聚會

  請其它班的小朋友扮演小兔子,事先演練好。小朋友開小火車去參加生日聚會。把節目表演給我們的兔子姐姐看,帶上我們的表情祝福兔子姐姐。兔子姐姐表揚了我們。活動結束。

  活動延伸

  1、讓幼兒模仿教師指揮,其餘幼兒進行樂器演奏練習。

  2、幼兒自由分配樂器,進行樂器演奏合作練習。

  3、設定一個採蘑菇的小姑娘美術區角,讓幼兒自由發揮,把他們發明的蘑菇貼在區角處。

採蘑菇的小姑娘教案2

  活動目標:

  1、感受樂曲歡快活潑的旋律,瞭解樂曲結構,掌握X、XX節奏音型。

  2、在教師的指導下設計打擊樂配器方案,能根據教師指揮演奏樂器。

  3、能在集體的打擊樂演奏中有意識地注意音色、音量、和表情上與集體相協調一致。

  4、嘗試仿編歌詞,樂意說說歌曲意思。

  5、能大膽表現歌曲的內容、情感。

  活動準備:

  1、課件-採蘑菇的小姑娘MP3及歌詞下載

  2、鈴鼓四個、碰鈴兩對、園舞板四對。

  3、圖片-園地和孩子

  活動過程:

  一、圖片匯入,激發幼兒興趣。

  教師:圖片上的小朋友在什麼地方?他們高興嗎?

  他們高高興興的要去幹什麼呢?

  (啟發幼兒想象。)

  二、感受音樂

  1.播放音樂,讓幼兒感受音樂。

  (音樂中的主人公是誰?她是怎麼採蘑菇的?她的心情怎麼樣?)

  2.引導幼兒進行討論。

  (小姑娘是怎麼採蘑菇的?她為什麼這麼高興?聽完之後你們的心情怎麼樣啊?)讓幼兒深入體會音樂帶來的感受及音樂表現的內容,鍛鍊幼兒的聽力水平。

  三、分析歌曲結構,討論編配方案。

  1、根據音樂,引導幼兒分析這首樂曲可以分成幾個部分,哪幾個部分。

  教師分段彈奏樂曲,讓幼兒熟悉音樂節奏,理解分段原因。

  2、掌握X、XX節奏音型。

  (1)把節奏譜貼在黑板上,提問有沒有小朋友能打出這個節奏,進行指正。

  (2)讓小朋友們跟著老師,用自己的小手把節奏打出來,接著換用其他身體部位在樂曲適當處跟著老師把節奏打出來(跺腳、抖手腕、拍肩等),使樂曲節奏更加生動有趣。

  (3)請一位小朋友上臺示範,用身體語言。

  四、設計配器方案

  1、幼兒挑選自己喜歡的樂器,手拿自己的樂器齊奏這首曲子的節奏,探究齊奏好不好聽。

  2、討論樂曲該怎樣配器,跟幼兒逐句逐段分析。每種方案都用樂器嘗試一下。

  五、根據指揮合奏,注意表情、音量。

  1、教師指揮,小朋友嘗試進行樂器演奏,演奏完畢,教師點評,小朋友演奏的時候由於對樂器的不瞭解及對樂曲結構掌握的不夠,在音量、音色處理上需要提高。

  2、教師對三樣樂器進行介紹及在樂曲中該如何配合才好聽,並著請小朋友們嘗試演奏,看看是否比剛才的好聽了。

  3、提醒小朋友們要帶上微笑,音樂中小姑娘採蘑菇的時候心情是怎麼樣的啊?

  表演自然結束。

  教學反思:

  我是用歌曲匯入新課的,歡快的節奏使孩子們的情緒都很高漲,接下來的備學,很輕鬆的就搞定了,簡直出乎預料。讀課 文和識記生字詞幾乎沒費什麼大的力氣。我本打算第一課時熟讀課文,識記生字詞為主,把問題丟擲,讓優等生試著解決問題,我檢測c層的學生並幫他們鞏固。可 是,孩子們在情緒高漲的情況下,解決的都很好。

  小百科:蘑菇是由菌絲體和子實體兩部分組成,菌絲體是營養器官,子實體是繁殖器官。蘑菇與植物不同,植物可以進行光合作用,而蘑菇不能。

採蘑菇的小姑娘教案3

  教材分析

  《採蘑菇的小姑娘》是一首優秀的歌曲,它以歡快的旋律和樸實清新的歌詞贏得了孩子們的喜愛,多年來傳唱不衰。小姑娘那勤勞勇敢、吃苦耐勞的品格陶冶著一代又一代人,它給孩子們的童年帶來一抹燦爛的陽光、一片美麗的天空。透過這首兒歌,孩子們體會到勞動是快樂的,收穫是喜悅的,分享是幸福的。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並背誦這首歌詞。

  2、正確認讀十六個生字,會寫田字格里的八個生字。

  過程與方法

  1、播放歌曲,激趣促學。

  2、以唱促讀,想象兒歌所描繪的畫面。

  3、小組討論,解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

  4、教師適時點撥,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學習小姑娘善良、勤勞的美德,初步體會勞動的快樂、收穫的喜悅、分享的幸福。

  重難點分析

  本課生字較多,教師要多用一些方法指導學生認字。

  課前準備

  本文的歌曲錄音。

  教學過程與設計說明

  第一課時

  一、聽歌曲,匯入新課。

  播放歌曲《採蘑菇的小姑娘》。同學們欣賞歌曲、交流感受:這首歌帶給你怎樣的感覺?從中你能體會到什麼?

  二、揭示課題,板書課題。

  歌中描繪的是一位怎樣的小姑娘呢?我們一起來認識她吧!板書課題。

  1、學習“姑娘”和“蘑菇”兩個詞。出示“菇”、“娘”。關注讀音變化:“娘”的本音是niánɡ,在“姑娘”中讀輕聲。 “菇”的本音是“ɡū”,在“蘑菇”中讀輕聲。

  2、齊讀課題,讀準輕聲。

  三、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自由地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解決。(可以藉助拼音朋友,可以查字典,也可以請教老師或同組同學)看誰把課文讀得正確,多和生字打招呼,直讀到自己滿意為止。

  2、同桌互讀課文。

  3、分段朗讀課文。

  4、出示帶生字的重點句子,小組內反覆讀。

  5、去拼音再讀句子。低年級的學生對輕聲感悟能力較差,老師要結合具體的語境適時實施教學。要養成邊讀邊勾畫的習慣。培養自學能力。發揮同學的作用,這樣更有利於學生認字。使學生的認字能力有所提升。

  6、採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識字,(可以開火車,玩卡片遊戲)並交流識字的方法和渠道。

  7、給這些字組詞,試著說一句話。

  8、小組長檢查生字的認讀情況,並給以評價。

  9、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出示朗讀要求:聲音洪亮、正確流利、同學喜歡聽。

  四、指導生字書寫。

  1、分析記憶字形。

  教師鼓勵學生透過觀察,加入自己的識字經驗及想象來記字。可以採取分類識字的方法,根據字形分類記憶。

  2、書寫指導。

  先讓學生自己觀察結構,怎樣寫漂亮,再指導學生按筆順規則寫字,並注意漢字間架結構,把字寫美觀。

  3、認真描紅、試寫。

  提醒學生寫字姿勢及握筆姿勢。

  4、展示學生寫字作品,師生共同評價,爭當“小小書法家”。

  5、及時發現學生書寫中存在的問題,對筆畫和間架結構不好的進行修改。

  6、給生字組詞或用生字說一句話。

  7、練習:邊讀邊寫。(透過對詞語的理解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教給了學生識字的方法,培養了自主識字的能力。感受漢字的形體美,在寫中再去創造美。)

  第二課時

  一、再讀課文,鞏固識字。

  指名讀分段課文,再次熟悉課文。同時檢查學生對生字詞的掌握情況。

  二、入情入境,深入理解。

  學生自由讀文,同時思考。

  出示學習提示:

  1、課文的主人公是誰?

  2、她清早起來在忙些什麼?

  3、她是一個怎樣的小姑娘?你從哪裡看出來的?

  三、交流感受。

  1、思考學習提示中的問題,在文中勾畫。

  2、小組中交流個人感受。

  3、以小組為單位彙報,全班交流。

  4、教師適時指導點撥。鼓勵學生的個性感受。

  四、擴充套件延伸。

  如果採蘑菇的小姑娘就在你面前,你想對她說什麼嗎?大家一起說說吧。

  五、練習背誦。

  在反覆誦讀、聽同學背誦的過程中,加深印象,教師指導背誦。

  佈置作業。

  抄寫生字詞。

  (透過三個提問,對課文內容有更深入的瞭解。對課文進行更深層的挖掘和提煉。提高學生的想象力和表達能力,同時對課文內容也有了更進一步理解。)

  板書設計

  採蘑菇的小姑娘

  勤勞善良

採蘑菇的小姑娘教案4

  目標導學

  學習目標

  1.會認本課16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感知課文內容,初步體會小姑娘的勤勞善良

  重點、難點

  1、正確書寫8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初步體會小姑娘的勤勞與善良

  預習檢測

  點評、連結

  同學們你們採過蘑菇嗎?會唱《採蘑菇的小姑娘》這首歌嗎?請欣賞歌曲

  預習任務

  1、會正確讀文,標出自然段

  2、正確認讀蘑菇、背、丫、岡、肯、嘗、盼、集、換、刀棒、糖、勞、分享16個生字,並在文中圈出來

  3會寫姑娘、背、腳、岡、肯、刀、分8個生字

  導學一 正確讀文,我能行

  1、欣賞音樂《採蘑菇的小姑娘》

  2、我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溫馨提示:要求讀準字音,不添字不丟字,不顛倒重複。抽號口頭展示,教師指導)

  3、我能在小組裡讀得最棒(溫馨提示:各小組長要快速組織好組員各讀一節,看誰讀得好呦。小組展示)

  導學二 準確認字我最棒

  1、看我能讀出下列詞語(獨學、對學、抽號口頭展示)

  蘑菇 腳丫 山岡 鐮刀 棒棒糖 背起 盼望 交換

  嚐嚐 一個大竹筐 一雙小腳丫 趕集 分享 不肯

  勞動

  2、我會讀加點的字,並說出自己喜歡的記字方法(獨學。小組展示,抽組展示)

  3、連線

  gū cháng mó pàn yā láo táng jí

  蘑 菇 丫 嘗 盼 集 糖 勞

  導學三 我會寫本課生字

  ______________

  導學四

  1、 我能說出課文中每個小節的內容

  第一小節______________

  第二小節______________

  2、 我能說出課文的主要內容

  ______________

採蘑菇的小姑娘教案5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會唱這首歌、正確認讀16個生字。

  2.透過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歌唱這首歌,瞭解山裡孩子的生活。

  3.體會勞動的快樂,體會與同伴分享勞動幸福的小姑娘的心情。

  教學重點: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會唱這首歌、正確認讀16個生字。

  教學難點:

  體會勞動的快樂,體會與同伴分享勞動幸福的小姑娘的心情。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激趣匯入

  1.師:同學們,你們聽過《採蘑菇的小姑娘》這首歌嗎?有會唱的同學可以跟著一起唱一唱。(播放歌曲《採蘑菇的小姑娘》)

  2.師小結:看到大家剛才唱的這麼興致盎然,老師也不禁想起了自己的童年時代。知道嗎,這是一首伴隨著老師這一代人一起長大的歌曲,可以說是老師的“同齡人”。今天我們學的這篇課文就是這首歌曲的歌詞。

  3.板書課題。

  提問:看到題目,你想知道什麼?

  生自由回答。

  4.那就帶著你的問題讀一讀課文,看看能不能找到答案。

  5.交流總結。

  6.指名讀課文。

  以歌曲引入本課,既能活躍課堂氣氛,又能把孩子們的注意力集中到歌曲上去。

  瞭解學生對課文的感知程度,掃清學生閱讀中障礙。

  二、初讀課文,掃清字詞障礙

  1.板書帶有認讀生字的詞語。同時學生學習認讀課文後邊生字,可以採取小組長考的辦法。

  2.指名認讀黑板上的詞語。找學生領讀。

  3.小組競賽開火車輪讀黑板上的詞語。開火車讀生字卡片

  採取多種方式讓學生掌握本課詞語。

  三、精讀課文,整體感知

  1. 自由讀文,思考:你覺得她是怎樣的小姑娘?你是從哪知道的?在文中畫一畫,再和小夥伴說說理由。

  2.小組討論。

  3.全班交流。

  師重點指導:

  (1)小姑娘的勤勞:學生交流討論,教師引導學生抓“大竹筐”、“清早”、“走遍”、“多”、“大”這些詞語進行體會。

  (2)小姑娘採的蘑菇多:從“多的象那星星數不清”看出蘑菇多。

  (3)小姑娘採的蘑菇很大:大得像那小傘裝滿筐。

  (4)小姑娘的善良:引導學生理解“幸福”、“分享”的意思。(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說說對這兩個詞的理解。)

  4.指導朗讀。

  發揮小組合作的優勢,幫助弱勢學生識字,讓學生學會互相幫助,通力合作。給學生更多的展現自我,實現自我,體驗成功的機會。

  四、小小辯論會

  1.師引導:你覺得勞動是一件幸福的事嗎?老師認為,勞動不是一件幸福的事。你看,小姑娘小小年紀就揹著大竹筐,大清早起來,走遍樹林和大山,才能採到最大最多的蘑菇,太累了。所以勞動可真辛苦,不幸福。你們說呢?

  2.師生辯論。

  真正體會到小姑娘那勤勞勇敢、吃苦耐勞的品格。並讓學生願意把這種精神運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

  五、知識拓展

  1.師:同學們,透過學習我們感受到了小姑娘用自己辛勤的勞動換來了這麼多的收穫,你一定有什麼話想跟她說,有什麼新鮮事情想問她?今天,我把小姑娘請到了我們課堂來了,大家快一起說說吧!

  2.小結。

  配樂唱《採蘑菇的小姑娘》

  拓展知識,發散學生思維,提升語文素養與能力。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複習匯入

  1.誰還記得歌曲?給大家唱唱?

  2.指名背誦

  3.全班背誦

  在歌聲中引入課文,降低背誦的難度。

  二、複習生字

  開火車讀生字卡片

  第一時間複習生字。及時鞏固識字效果

  三、指導書寫

  1.歸類講“姑娘”,注意示範女字旁的寫法。

  2.“背、肯、腳”都帶“月”字,注意不同位置的寫法不同。“腳”中的月字要寫得窄些。此處,可以講將帶“月”字的字的特點。

  3.“岡、刀”注意對比橫折鉤的寫法,這裡要示範。

  4.“分”注意,撇捺要收筆寫出神韻,不要平均用力,如果學生掌握得不好,還要繼續示範寫法。

  5.重點示範和提問注意書寫要點相結合。

  6.邊指導邊寫,發現問題及時糾正。注意提醒學生正確的寫字姿勢。

  結合學生中容易出現的書寫問題,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

  四、描紅練習

採蘑菇的小姑娘教案6

  設計意圖

  《幼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幼兒數概念的形成和發展是兒童思維發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計數能力的形成和發展是幼兒數概念發展的重要方面。小班幼兒在點數時經常會出現重數、漏數、亂數等手口不一致的現象,這都是由於他們不理解數的實際意義而造成的。

  小班幼兒的學習具有具體形象的特點,所以此次活動我以遊戲的形式開展整個活動。我選擇了幼兒既熟悉又喜歡的童謠——採蘑菇的小姑娘,抓住其中“她採的蘑菇最多,多的像那星星數不清”這一句,引導幼兒在唸念童謠——數數蘑菇——採蘑菇的情景遊戲中手口一致地進行 5 以內的點數。為了讓整個活動層層遞進,我在設計 PPT 時改變了 5 個蘑菇的擺放方式:從豎著一排放→橫著一排放→隨意放,希望吸引幼兒多次點數的興趣、積累點數的經驗、拓展點數的方法等等,為之後進行不同方向點數也做了簡單的鋪墊。

  幼兒前期經驗:幼兒喜歡唱童謠,特別是採蘑菇的小姑娘這一童謠,他們有時一邊唱一邊扮演小姑娘進行表演。幼兒有簡單的點數經驗,但經常會出現重數、漏數、亂數等手口不一致的現象,有時也不知道說出點數後的總數。

  活動目標

  1、嘗試進行 5 以內手口一致點數,並說出總數。

  2、在童謠遊戲中體驗數數的快樂,感知數學遊戲的快樂。

  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進行 5 以內手口一致點數,並說出總數。活動難點:數的過程中不漏數、不跳數。

  活動準備

  1、(知識經驗準備:幼兒已經會唱採蘑菇的小姑娘童謠;

  2、物質材料準備:PPT(擺放方式不同的蘑菇),小姑娘娃娃、音樂、小竹簍、蘑菇若干、小籃子等等

  環境創設:地上鋪上綠色的地毯表示一大片草地,上面貼上很多的蘑菇。

  活動過程

  一、唱一唱(集體回憶童謠並唱唱童謠,引起幼兒興趣,為之後遊戲鋪墊) 過渡語:還記得你們最喜歡的童謠——採蘑菇的小姑娘嗎?今天我把她一起請

  了,我們跟著她一起唱唱童謠吧!

  (教師請出小姑娘,並播放童謠歌曲,集體一起唱童謠)

  二、數一數(唱童謠,分三次數數小姑娘採的蘑菇,進行 5 以內手口一致點數) 過渡語:今天小姑娘要去奶奶家、外婆家、阿姨家做客,準備採點蘑菇作為禮物,

  她出發啦!(教師播放童謠音樂,邀請幼兒一起唱唱童謠看小姑娘採蘑菇。)

  1、第一次數蘑菇遊戲

  過渡語:蘑菇採好嘍,看看,這個小姑娘採的多不多?

  (出示 PPT1,5 個蘑菇放成豎的一排)

  重點提問:①數數看,她採了幾個蘑菇?(幼兒集體自由點數,教師傾聽)

  ②你數出來她採了幾個蘑菇?你是怎麼數的?(邀請個別數錯的幼兒回答)

  ③你數出來是幾個?你是怎麼數的?(邀請數對的幼兒回答)

  過渡語:他們數的不一樣,我們一起來數數看。(教師帶著幼兒一起手口一致點數,注意幼兒的手指和數數是否一致)

  小結:原來小姑娘總共採了 5 個蘑菇,我們用手指點一個數一個,數到最後一個就是蘑菇的總數。

  2、第二次數蘑菇遊戲

  過渡語:小姑娘說,這些蘑菇就送給奶奶吧!我還要再去採點蘑菇送給外婆。(教師播放童謠音樂,邀請幼兒一起唱唱童謠看小姑娘採蘑菇。)

  (出示 PPT2,5 個蘑菇放成橫的一排,幼兒自由點數) 重點提問:①數數看,這次她要給外婆送幾個蘑菇?

  ②你是怎麼數的?

  ③還有別的方法數的嗎?

  小結:小姑娘給外婆總共採了 5 個蘑菇,我們從不同的方向點數,都是 5 個。

  3、第三次數蘑菇遊戲

  過渡語:哎呀呀,快點馬上要天黑拉,還有送給阿姨的蘑菇沒采呢!一起去吧!。

  (教師播放童謠音樂,邀請幼兒一起唱唱童謠看小姑娘採蘑菇。)

  (出示 PPT3,5 個蘑菇隨意地擺放)

  重點提問:①她要給阿姨帶幾個蘑菇去呢?和朋友一起數數看。(引導幼兒和朋友之間相互數一數蘑菇的數量)

  ②你用什麼辦法數的?

  ③怎麼數不會漏數?

  小結:數的時候要記住哪些是數過的不要再數就不會數錯了,原來小姑娘給阿姨也採了 5 個蘑菇。

  三、採一採(唱唱童謠,一邊採蘑菇一邊進行 5 以內手口一致點數,並說出總數)

  過渡語:小姑娘採好了蘑菇去看望家人了。草地上還有好多好多的蘑菇,我們也

  去採蘑菇吧!記住哦,一邊採可以一邊數數自己採了幾個蘑菇。

  (教師播放童謠音樂,給幼兒帶著籃子一起去採蘑菇。)

  遊戲:採蘑菇

  教師觀察要點:①幼兒能否手口一致地點數採到的蘑菇。

  ②幼兒能否不漏數、不多數、不錯數。

  ③幼兒能否說出自己採了幾個蘑菇。交流分享:你今天採了幾個蘑菇?幼兒自由交流

  附童謠:

  採蘑菇的小姑娘,揹著一個大竹筐。清晨光著小腳丫,走遍樹林和山崗。

  她採的蘑菇最大,大的像那小傘落滿筐。她採的蘑菇最多,多的向那星星數不清。

  活動總結

  本活動為幼兒提供遊戲情景,以童謠為本,設計了“唱童謠一數蘑菇一採蘑菇”等遊戲情節貫穿整個活動始末,旨在讓幼兒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練習數數, 充分調動幼兒的積極性和自主性,將抽象的數學知識具體形象化,將實物和點數之間的對應變得更加簡單易學,符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在遊戲活動一開始就介紹了熟悉的人物——採蘑菇的小姑娘,並讓幼兒唱童謠,充分調動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遊戲“數一數”的教學內容就是嘗試手口一致的進行5以內的點數並說出總數,為了讓幼兒循序漸進地逐步掌握點數的方法,總共進行了三次遊戲。第一次數,關注幼兒手口一致點數的方法;第二次數,關注幼兒點數的不同方法;第三次數,關注幼兒是漏數、錯數。當幼兒出現問題時,以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方式來解決。

  遊戲“採一採”的教學內容是為了讓幼兒鞏固手口一致點數的方法,並且數的準確。當幼兒出現數錯時,以提示鼓勵的方式為主,給予一定的時間等待幼兒。同時,鼓勵同伴之間互相幫助,請能力較強的幼兒幫助有困難的幼兒。

採蘑菇的小姑娘教案7

  活動目標

  1、感受樂曲歡快活潑的旋律,瞭解樂曲結構,掌握X、 XX節奏音型。

  2、在教師的指導下設計打擊樂配器方案,能根據教師指揮演奏樂器。

  3、能在集體的打擊樂演奏中有意識地注意音色、音量、和表情上與集體相協調一致。

  活動準備1、課件-採蘑菇的小姑娘MP3及歌詞下載

  2、鈴鼓四個、碰鈴兩對、園舞板四對。

  3、圖片-園地和孩子

  活動過程

  一、圖片匯入,激發幼兒興趣。教師:圖片上的小朋友在什麼地方?他們高興嗎?

  他們高高興興的要去幹什麼呢?

  (啟發幼兒想象。)

  二、感受音樂1.播放音樂,讓幼兒感受音樂。

  (音樂中的主人公是誰?她是怎麼採蘑菇的?她的心情怎麼樣?)

  2.引導幼兒進行討論。

  (小姑娘是怎麼採蘑菇的? 她為什麼這麼高興?聽完之後你們的心情怎麼樣啊?)

  讓幼兒深入體會音樂帶來的感受及音樂表現的內容,鍛鍊幼兒的聽力水平。

  三、分析歌曲結構,討論編配方案。

  1、根據音樂,引導幼兒分析這首樂曲可以分成幾個部分,哪幾個部分。

  教師分段彈奏樂曲,讓幼兒熟悉音樂節奏,理解分段原因。

  2、掌握X、XX節奏音型。

  (1)把節奏譜貼在黑板上,提問有沒有小朋友能打出這個節奏,進行指正。

  (2)讓小朋友們跟著老師,用自己的小手把節奏打出來,接著換用其他身體部位在樂曲適當處跟著老師把節奏打出來(跺腳、抖手腕、拍肩等),

  使樂曲節奏更加生動有趣。

  (3)請一位小朋友上臺示範,用身體語言。

  四、設計配器方案1幼兒挑選自己喜歡的樂器,手拿自己的樂器齊奏這首曲子的節奏,探究齊奏好不好聽。

  2、討論樂曲該怎樣配器,跟幼兒逐句逐段分析。每種方案都用樂器嘗試一下。

  五、根據指揮合奏,注意表情、音量。

  1、教師指揮,小朋友嘗試進行樂器演奏,演奏完畢。

  教師點評,小朋友演奏的時候由於對樂器的不瞭解及對樂曲結構掌握的不夠,在音量、音色處理上需要提高。

  2、教師對三樣樂器進行介紹及在樂曲中該如何配合才好聽,並著請小朋友們嘗試演奏,看看是否比剛才的好聽了。

  3、提醒小朋友們要帶上微笑,音樂中小姑娘採蘑菇的時候心情是怎麼樣的啊?

  表演自然結束。

採蘑菇的小姑娘教案8

  活動目標

  1、複習鞏固踵趾小跑步,願意大膽表現舞蹈《採蘑菇的小姑娘》。

  2、根據歌詞創編不同方向的採蘑菇的動作。

  3、知道找地方舞蹈,與同伴共享空間。

  4、感受樂曲歡快富有律動感的情緒。

  5、初步學習用對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活動準備

  1、教學掛圖、教學CD。

  2、鈴鼓四個、碰鈴兩對、園舞板四對,圖片—園地和孩子。

  活動過程

  1、圖片匯入,激發幼兒興趣。

  教師:圖片上的小朋友在什麼地方?他們高興嗎?

  他們高高興興的要去幹什麼呢?(啟發幼兒想象。)

  2、感受音樂。

  (1)播放音樂,讓幼兒感受音樂。(音樂中的主人公是誰?她是怎麼採蘑菇的?她的心情怎麼樣?)

  (2)引導幼兒進行討論。(小姑娘是怎麼採蘑菇的?她為什麼這麼高興?聽完之後你們的心情怎麼樣啊?)來;自。大;考吧;幼。師網;讓幼兒深入體會音樂帶來的感受及音樂表現的內容,鍛鍊幼兒的聽力水平。

  3、分析歌曲結構,討論編配方案。

  (1)根據音樂,引導幼兒分析這首樂曲可以分成幾個部分,哪幾個部分。

  教師分段彈奏樂曲,讓幼兒熟悉音樂節奏,理解分段原因。

  (2)掌握X、XX節奏音型。

  把節奏譜貼在黑板上,提問有沒有小朋友能打出這個節奏,進行指正。

  讓小朋友們跟著老師,用自己的小手把節奏打出來,接著換用其他身體部位在樂曲適當處跟著老師把節奏打出來(跺腳、抖手腕、拍肩等),使樂曲節奏更加生動有趣。

  請一位小朋友上臺示範,用身體語言。

  4、設計配器方案

  (1)幼兒挑選自己喜歡的樂器,手拿自己的樂器齊奏這首曲子的節奏,探究齊奏好不好聽。

  (2)討論樂曲該怎樣配器,跟幼兒逐句逐段分析。每種方案都用樂器嘗試一下。

  5、根據指揮合奏,注意表情、音量。

  (1)教師指揮,小朋友嘗試進行樂器演奏,演奏完畢。教師點評,小朋友演奏的時候由於對樂器的不瞭解及對樂曲結構掌握的不夠,在音量、音色處理上需要提高。

  (2)教師對三樣樂器進行介紹及在樂曲中該如何配合才好聽,並著請小朋友們嘗試演奏,看看是否比剛才的好聽了。

  (3)提醒小朋友們要帶上微笑,音樂中小姑娘採蘑菇的時候心情是怎麼樣的啊?

  活動延伸

  在科學活動中,可以向幼兒介紹一些有關蘑菇生長的知識。

  教學反思:

  我是用歌曲匯入新課的,歡快的節奏使孩子們的情緒都很高漲,接下來的備學,很輕鬆的就搞定了,簡直出乎預料。讀課文和識記生字詞幾乎沒費什麼大的力氣。我本打算第一課時熟讀課文,識記生字詞為主,把問題丟擲,讓優等生試著解決問題,我檢測c層的學生並幫他們鞏固。可是,孩子們在情緒高漲的情況下,解決的都很好。

採蘑菇的小姑娘教案9

  活動目標

  1、感受樂曲歡快活潑的旋律,瞭解樂曲結構,掌握X、 XX節奏音型。

  2、在教師的指導下設計打擊樂配器方案,能根據教師指揮演奏樂器。

  3、能在集體的打擊樂演奏中有意識地注意音色、音量、和表情上與集體相協調一致。

  4、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5、喜歡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遊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課件-採蘑菇的小姑娘MP3及歌詞下載

  2、鈴鼓四個、碰鈴兩對、園舞板四對。

  3、圖片-園地和孩子

  活動過程

  一、圖片匯入,激發幼兒興趣。

  教師:圖片上的小朋友在什麼地方?他們高興嗎?

  他們高高興興的要去幹什麼呢?

  (啟發幼兒想象。)

  二、感受音樂

  1.播放音樂,讓幼兒感受音樂。

  (音樂中的主人公是誰?她是怎麼採蘑菇的?她的心情怎麼樣?)

  2.引導幼兒進行討論。

  (小姑娘是怎麼採蘑菇的? 她為什麼這麼高興?聽完之後你們的心情怎麼樣啊?)

  讓幼兒深入體會音樂帶來的感受及音樂表現的內容,鍛鍊幼兒的聽力水平。

  三、分析歌曲結構,討論編配方案。

  1、根據音樂,引導幼兒分析這首樂曲可以分成幾個部分,哪幾個部分。

  教師分段彈奏樂曲,讓幼兒熟悉音樂節奏,理解分段原因。

  2、掌握X、XX節奏音型。

  (1)把節奏譜貼在黑板上,提問有沒有小朋友能打出這個節奏,進行指正。

  (2)讓小朋友們跟著老師,用自己的小手把節奏打出來,

  接著換用其他身體部位在樂曲適當處跟著老師把節奏打出來(跺腳、抖手腕、拍肩等),

  使樂曲節奏更加生動有趣。

  (3)請一位小朋友上臺示範,用身體語言。

  四、設計配器方案

  1幼兒挑選自己喜歡的樂器,手拿自己的樂器齊奏這首曲子的節奏,探究齊奏好不好聽。

  2、討論樂曲該怎樣配器,跟幼兒逐句逐段分析。每種方案都用樂器嘗試一下。

  五、根據指揮合奏,注意表情、音量。

  1、教師指揮,小朋友嘗試進行樂器演奏,演奏完畢,

  教師點評,小朋友演奏的時候由於對樂器的不瞭解及對樂曲結構掌握的不夠,

  在音量、音色處理上需要提高。

  2、教師對三樣樂器進行介紹及在樂曲中該如何配合才好聽,並著請小朋友們嘗試演奏,

  看看是否比剛才的好聽了。

  3、提醒小朋友們要帶上微笑,音樂中小姑娘採蘑菇的時候心情是怎麼樣的啊?

  活動反思

  《採蘑菇的小姑娘》是一首耳熟能詳的兒歌,對於孩子們來說都不陌生,這首歌不僅節奏明快,還有與朋友分享勞動成果的快樂。孩子們都很喜歡它。

採蘑菇的小姑娘教案10

  活動目標:

  1. 熟悉歌曲的旋律和內容,感受歌曲歡快的風格。

  2. 能根據圖示拍出相應的節奏型,感知歌曲節奏快慢的變化。

  活動準備:

  1. 樂器:鈴鼓、圓舞板。

  2. 幼兒用書、教學掛圖、CD。

  活動過程:

  1.教師請幼兒邊聽音樂邊觀察圖片,講述歌詞情境,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1)教師: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首好聽的歌曲《採蘑菇的小姑娘》,我們一邊看著美麗的圖畫,一邊來欣賞吧。

  (2)教師隨鋼琴伴奏用稍慢的速度演唱歌曲,注意在演唱中唱到“噻!”的時候上舉拍手的動作,以表達熱情快樂的歌曲情緒。

  (3)教師提問,請幼兒講述歌詞含義。

  教師:這首歌裡描寫的是什麼?你聽到這首歌有什麼感覺?

  2.引導幼兒用身體動作為歌曲伴奏。

  (1.)感受歌曲最後一句。

  教師:剛才我唱歌的時候做了一個動作,你們發現是什麼動作了嗎?

  教師:“噻!”是小姑娘們採完蘑菇後高興地擊掌慶祝!

  (1) 幼兒演唱。

  教師:請你們跟著我一起唱,唱到“噻!”的時候,請你們和我一起做上舉拍手的動作。

  (2) 教師和幼兒一起學唱歌曲襯詞部分。

  教師:在歌曲裡,我們還聽到一句有趣的歌詞,是哪一句啊?

  3.引導幼兒創編身體動作。

  (1)引導幼兒隨音樂拍擊樂曲的節奏型,注意音樂的快慢。

  (2)教師出示圖譜,引導幼兒看圖譜打出節奏型,知道小圖打出“××”的節奏,大圖打出“×”的節奏。將節奏型轉換成“身體動作總譜”。

  (3)教師帶領幼兒集體練習身體動作總譜。

  (4)幼兒分聲部練習身體動作。

  4.引導幼兒進行配器練習。

  (1)引導幼兒將圖譜轉化成身體動作,如“××”用拍腿代替“××”用拍手代替,“×—”用搖手腕代替,再進行配器演奏。

  5.看教師指揮,按順序集體演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