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案> 北京版四年級下冊《1龍》教案

北京版四年級下冊《1龍》教案

北京版四年級下冊《1龍》教案

  作為一名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有利於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於教研活動的開展。那麼優秀的教案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北京版四年級下冊《1龍》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會龍所代表的追求自由完美的民族精神。

  2、學會本課生字詞。

  3、學習作者首尾呼應的表達方法。

  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龍的象徵意義,體會龍所代表的追求自由完美的民族精神。

  2、學習作者首尾呼應的表達方法。

  教學準備

  1、教師:錄音機錄音帶圖片課件

  2、學生:預習課文,查詢有關資料。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設疑激趣匯入課題。

  1、播放歌曲《龍的傳人》,教師問:

  ①知道這首歌曲的名字嗎?

  ②關於龍,你都知道些什麼?(教師組織學生用簡短的語言交流課前蒐集到的有關龍的資料。)

  ③誰知道歌詞中的“龍的傳人”指的是什麼人?

  2、過渡:中國人為什麼要自稱是龍的傳人呢?讓我們一起到課文中去尋找答案吧!引入新課,板書課題。

  [組織學生欣賞歌曲,交流課前透過讀書、上網、看電視等多種方式收集到的有龍的的圖文資料,這樣豐富了課程資源,培養了學生蒐集處理資訊的能力,將課堂延伸至深課外,使其產生好奇心、求知慾,就能進入良好的學習狀態。]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順句子,藉助工具書理解不懂的詞語,邊讀邊想課文主要寫了什麼?

  2、教師出示含有本課生字的詞語,檢查認讀。

  3、討論交流課文主要寫了什麼?

  [既提出了閱讀教學首要的、也是必要的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又抓住了重點設問:課文主要寫了什麼?起到了牽一髮而動全身的作用。在此給學生充分的讀書時間,讓學生充分享受個體認知的快樂,意在培養學生自主閱讀、獨立思考的品質。]

  三、細讀感悟,合作探究。

  1、學生以喜歡的方式再讀課文,把自己感興趣的部分多讀兩遍,想想讀懂了什麼?邊讀邊在書上批註感悟,並把不懂的問題記下來。讀完後自己出題目檢測閱讀效果。

  2、小組內彙報交流:先把自己感興趣的段落讀給同學聽,再說說從中讀懂了什麼?是從哪些詞句中讀懂的?不懂的問題提出來和同學一起討論。互相交流題目檢測閱讀效果。

  3、集體彙報交流,教師相機點撥指導。

  (1)課件出示在不同時期文物古蹟中龍的.圖案,引導學生觀察體會其樣子的不同,深入理解它並不真實存在,只是人們想像出來的傳說中的動物。

  (2)理解圖騰的意思,討論遠古時期的人們為什麼把龍當作崇拜的圖騰?

  (3)①理解“金龍獻瑞、龍鳳呈祥、龍飛鳳舞、龍騰虎躍”等成語的意思。

  ②指導學生感情朗讀,想象它們所表現的“祥和幸福、歡騰自由”的景象。

  ③拓展交流:你還知道哪些帶“龍”字的成語?

  (4)討論文章的開頭和結尾有什麼特點?這樣寫的好處是什麼?體會作者首尾照應的表達方法。

  [在學生自讀自悟的基礎上小組內討論交流,為學生展示自我搭建平臺,為每一個學生展示自我創設平等的機會。教師點撥時抓點帶面,點上著力,次要內容以讀代講,一帶而過。重點內容反覆品讀感悟,讓學生在研讀品味中生情,大手筆處理教材,以學定教。]

  四、感情朗讀,昇華認識。

  教師過渡:中國人自稱是龍的傳人,是因為我們嚮往和追求自由完美,你能透過朗讀把這種感情讀出來嗎?

  1、學生自由練讀。

  2、指名讀喜歡的部分,師生評議。

  3、播放歌曲,學生跟唱,引發情感共鳴。

  [在引導學生走進文字,受到情感薰陶的基礎上,進一步引導學生將作者字裡行間流露的深情透過朗讀表達出來,激發學生與作者情感上的共鳴。使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得到培養。]

  五、拓展延伸。

  1、蒐集有關龍的資料,創辦專題讀書筆記。

  這個問題的設計,是在學生深讀積累的基礎上進行拓展延伸,為學生創造性的學習提供一個空間,從而使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得到培養,體現語文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