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漢卿《一枝花·不伏老》教案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麼優秀的教案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關漢卿《一枝花·不伏老》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教學目標:
1、瞭解元曲這種文學體裁及在文學史上的地位。
2、結合寫作背景,體會曲中所包含的豐富的感情。
3、反覆誦讀,感受關漢卿曲“本色”的特點。
教學重點與難點:
1.重點:在藉助註釋,正音正義的基礎上,透過圈劃、反覆品讀曲中具體語句,感受詩人頑強、樂觀、幽默的性格;體會關漢卿不向黑暗勢力屈服,不向艱難困苦低頭的精神。
2.難點:詩人如何表現辛辣恣肆和詼諧滑稽的風格。
教學過程:
匯入新課
1.王國維說“一代有一代之文學”,唐詩、宋詞,到了元代則以“曲”為傲。大家熟悉的《竇娥冤》就是元曲的代表作品(補充元曲的相關知識);
2.走近關漢卿及他所處的時代
誦讀散曲初步感知
1.朗讀散曲
2.請同學運用多種誦讀方法,理解詩歌大意。誦讀的要求:藉助註釋、手中的工具書,掃除文字障礙,在書上做好標記。
思考:
1.此曲可以分為幾層?各層的'含義是什麼?
2.此曲都是用了什麼修辭手法?有何作用?
3.作者在曲中把自己比作了什麼?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性格特徵?(圈劃曲中哪些表現了關漢卿的鬥爭精神的語句)
4.作者關漢卿,為什麼要把自己比作銅豌豆呢?
5.體會“誰叫你”這個詞的含義,說說言外之意。
品讀語言總結
誦讀散曲,思考作者是如何透過語言來表現自己信念的堅定?你在課文中讀出了一個怎樣的關漢卿?對元曲有何認識?
佈置作業:
1.有感情的誦讀,並摘錄名句,做好積累。
2.自讀《四塊玉別情》。鼓勵學生能夠熟讀成誦。鞏固學習內容,增強傳統文化積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