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人教案集錦6篇
作為一位傑出的老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編寫教案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麼教案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窮人教案6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窮人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學會6個生字,會寫17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感受桑娜和漁夫的勤勞、淳樸和善良,學習他們寧願自己受苦也要幫助別人的高貴品質。
3、學習作者透過環境和人物對話、心理活動的描寫,表現人物品質的寫作方法。
【教學重點、難點】
1、從桑娜的行為和思想活動中體會窮人的美好心靈。
2、體會人物行為、思想和品德之間的聯絡,從而深入體會桑娜內心活動的合理性。
【教學過程】
一、簡介作者,匯入新課
同學們,今天我們先來認識一個人?你知道他是誰嗎?(列夫·托爾斯泰)誰對他有了解?
師:列夫·托爾斯泰被稱為俄國文學泰斗的列夫·托爾斯泰的作品,這位文學巨匠,他雖然出身貴族,但是同情被剝削壓迫的農奴。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他的一篇文章《窮人》,齊讀課題。
二、檢查預習,整體感知
昨天要求大家預習了課文,誰來說說這篇課文主要寫了哪幾個人物?寫了發生在他們身上的一個什麼故事?(你組織語言的能力真強,一篇20xx多字的文章,三言兩語就概括了,你是最棒的。)
三、研讀文字,感受人物品質
師:這是一篇描寫俄國沙皇統治時期的一個窮人的故事,距離我們比較遙遠,但是它仍然有著鮮活的生命力,是因為它的語言情真意切,人物感人肺腑。請大家快速瀏覽一遍課文,把你最受感動的地方畫下來,放聲多讀幾遍,也可以在旁邊寫一寫自己的感受,做到不動筆墨不讀書。
我剛才看到同學們時而讀書,時而思索,時而用筆記下自己的感受,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讀書。有讀、有思才有所得。
交流:
師:課文中哪些語句深深地打動了你的心?指名交流。桑娜沉思:丈夫不顧惜
從這段話中你讀懂了什麼?(桑娜家生活很窮)你是從哪些詞句中看出來的?我想我們每一個同學讀到這段話的時候都會深有感觸,下面就請大家自己練習讀一讀這段話,進一步感受桑娜一家生活的困窘。練讀,指名讀,你聽了他的朗讀想說些什麼?
看,這就是進步,一遍比一遍讀得好,一遍比一遍讀得有感情,讓我們把掌聲送給他。
出示:
她忐忑不安地想:他會說什麼呢?這是鬧著玩的嗎?自己的五個孩子已經夠他受的了是他來啦?不,還沒來!為什麼把他們抱過來啊?他會揍我的!那也活該,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頓也好!
師:這段話深深地打動了你的心,是嗎?桑娜為什麼會想到這些呢?指名回答。她不知道他們能不能養活這兩個孩子,她也不知道丈夫能不能同意,所以課文中說她怎麼想的?(忐忑不安)怎麼理解?(心呀七上八下的,心神不定。)
師:是啊!桑娜把西蒙的兩個孩子抱回家,面對家庭現實,內心充滿了矛盾。她想到了他們撫養自己的5個孩子已是不易,可是現在又多了2個孩子,這不是雪上加霜嗎?請你來讀。
她是多麼盼望丈夫早一點平安回家,可是又擔心他會立刻出現在自己的面前,請你接著讀。
這今後的日子該怎麼過呀?請你接著讀。
那也沒有辦法,哪怕是他要打我一頓,只要能收養兩個孩子,也是值得的,接著讀。
請同學們再來把這段話讀一讀,進一步感受桑娜的善良。指名讀,評價。齊讀。
師:桑娜把兩個孩子抱回家,她想到了許許多多,但是當她從西蒙家抱出孩子的時候想到這些了嗎?
出示:
她的心跳得很厲害,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要這樣做,但是覺得非這樣做不可。
師:你能談一談自己的理解嗎?(老師聽出來了,你讀得非常投入,你能告訴大家為什麼這樣讀嗎?)(這樣做是指收養兩個孩子,並把他們撫養成人)是什麼力量使她覺得非這樣做不可?(善良、愛心)你能透過朗讀把自己的感受讀出來嗎?
桑娜心地善良,富有愛心,那漁夫是個怎樣的人呢?請大家自讀這段話:漁夫皺起眉,他的臉變得嚴肅、憂慮。嗯,是個問題!他騷騷後腦勺說,嗯,你看怎麼辦?得把他們抱來,同死人呆在一起怎麼行!哦,我們,我們總能熬過去的!快去!別等他們醒來。
指名談一談自己的理解。把我們總能熬過去的換成我們總會過下去的好不好,為什麼?
(更能突出漁夫的美好心靈,不管有多大的困難,也要把西蒙的兩個孩子撫養成人。)
漁夫的這段話應該怎樣讀,才能更好地表現他善良的美好品質?指名讀,讀後評議。
師:在抱回孩子的這件事上,桑娜和漁夫事先沒有商量而想法和做法完全一致,說明了窮人和窮人的心是相通的。他們在物質生活上是貧窮的,但是他們的精神是高尚的,他們淳樸、善良,他們是精神上的富翁。
四、作業
課文除了題目,全文沒有一個窮字,但窮人窮到什麼地步,我們卻能感受得十分真切,全文沒有一句直接讚美的話,但他們的高尚品質卻被表現得淋漓盡致,這就是列夫·托爾斯泰作品的寫作特色,課下請同學們借閱他的其他作品,進一步學習和感受它的文學魅力。
【板書設計】
桑娜
窮人 善良
漁夫
窮人教案 篇2
【教學要求】
1、使學生了解在剝削階級統治的社會里,窮人們受苦受難卻能互相關心、相濡以沫。
2、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歸納文章中心。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抓重點詞忐忑不安,引讀課文
1、板書:
忐忑不安。
讀,今天我們抓住這個重點詞語來讀懂9課──窮人。
2、請同學們開啟課本朗讀課文9~11節:
⑴ 思考:桑娜忐忑不安地想哪些事情?
他會怎麼說?自己的五個孩子已經夠他受的?為什麼把他們抱過來啊?如今叫我怎麼對他說呢?(生邊說師邊貼紙條)
⑵ 你能用既(想到)又(想到)也(想到)還(想到)來概括地說一說?
⑶ 是啊,桑娜久久地坐在床前想了這麼多的事情,你能把這些事情有順序有條理地排一排嗎?(一生到黑板上排列)
自己的五個孩子已經夠他受的?為什麼把他們抱過來啊?如今叫我怎麼對他說呢?他會說什麼呢?
3、理解──忐忑不安。
4、練讀9-11節,同學們讀桑娜想的話,老師讀其他的。
5、剛才我們學習的內容就是桑娜第二次沉思的內容,(板書:沉思)接下來我們就要透過學懂桑娜忐忑不安的心理活動來幫助我們讀懂課文。
二、抓桑娜的心理活動,串讀全文
1、我們知道桑娜她忐忑不安地想了這樣四方面的事,下面我們先來學習自己的五處孩子已經夠他受的了。
2、你從課文哪兒具體讀懂了自己的五個孩子已經夠他受的了。
⑴ 學習課文第二節你從這一節讀懂了什麼?這是桑娜第一次沉思的內容(板書:沉思)
⑵ 學習課文第16節,你讀懂了什麼?
學習為什麼把他們抱過來啊?
⑴ 請同學默讀課文3~8節,思考:桑娜為什麼把他們抱過來?
⑵ 完成練習紙第一大題:口答,聯絡課文補充句子句式訓練。
① 如果桑娜不把這兩個孤兒抱過來,( )。
② 如果桑娜把這兩個孤兒抱過來,( )。
③ 桑娜想:與其( ),不如( )。寧可( ),也要( )。
3、我們一起讀第8小節,體現出桑娜這種美麗的心靈──指導朗讀,齊讀第8節。
⑴ 下面我們再來學習如今叫我怎麼對他說?
⑵ 自由朗讀桑娜對漁夫說的話,21節、23節,想:你從桑娜這些話中讀懂了什麼?
⑶ 此時的桑娜欲言又止,所以這裡出現了兩次沉默,請大家聯絡課文想象桑娜和漁夫為什麼沉默?在這兩次沉默中他們各自會想些什麼?(板書:沉默、沉默)
⑷ 學習第一次沉默內容。(板書:沉默)
想象:桑娜為什麼沉默?心裡在想什麼?漁夫為什麼沉默?心裡在想什麼?
⑸ 學習第二次沉默內容。
想象:桑娜為什麼沉默?心裡在想什麼?漁夫為什麼沉默?心裡會想什麼?
⑹ 自讀第24節,你漁夫的話中讀懂了什麼?
筆頭訓練:
漁夫心裡想:如果不把這兩個孩子抱來,( )。
如果把這兩個孩子抱來,( )。
與其( ),不如( )。寧可( ),也要( )。
① 你從哪些詞句中讀懂了漁夫在想如果不把他們抱來( ),如果把他們抱來( ),這種矛盾憂慮的心理?
② 你又從哪些語句中讀懂了他想與其( )不如( ),寧可( )也要( )。( )的這種決斷的心理?──(熬)什麼意思?你從這個字中體會到什麼?(生活的不易和態度的決斷)──訓練朗讀?怎樣體現漁夫這種決斷的心理?
⑺ 齊讀漁夫說的話:24~27節。
⑻ 課文《窮人》的中心──寧可自己受苦受難,也要互相幫助。
三、總結
【板書設計】
窮人
(沉思1) 自己的五個孩子已經夠他受的了
(忐忑不安) 為什麼把他們抱過來 (沉默1)
(沉思2) 如今叫我怎麼對他說
他會說什麼呢 (沉默2)
【練習紙】
一、口答:聯絡課文把下面的句子補充完整
桑娜心裡想:________________。
如果不把這兩個孩子抱過來,_________;
如果把這兩個孩子抱過來,_________;
與其_________,不如_________;寧可_________,也要_________。
二、想象
第一次沉默時,桑娜心裡想:_________;漁夫心裡想:_________。
第二次沉默時,桑娜心裡想:_________;漁夫心裡想:_________。
三、筆練。根據課文內容把下列句子補充完整
漁夫心裡想:_________,如果不把這兩個孩子抱過來;_________;如果把這兩個孩子抱過來,_________;與其_________,不如_________;寧可_________,也要_________。
窮人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1.學會本課出現的生字、結合上下文理解新詞。
2.理解重點句
(l)“她的心跳得很厲害,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要這樣做,但是覺得非這樣做不可。”
(2)“他會揍我的!那也活該,我自作自受……”
(3)“哦,我們,我們總能熬過去的!快去!別等他們醒來!”
(二)能力訓練點
1.培養學生理解重點語句的能力。
2.培養學生合理想象的能力。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德育滲透點
透過學習,瞭解窮人的美好心靈,向學生進行關心他人、奉獻愛心的教育。
(四)美育滲透點
體會窮人夫婦的心靈之美。
學法引導:
1.教師教法
引導學生透過討論,感情朗讀,激發學生情感,深入理解課文內容。
2.學生學法
自讀自悟,討論交流,感情朗讀課文。展開想象,以昇華情感。
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辦法:
(一)重點、難點
1.分析掌握桑娜內心的矛盾,體會桑娜的善良是本文重點。
2.展開想象,續編《窮人》這個故事是難點。
(二)疑點
體現桑娜內心矛盾的重點語句。
(三)解決辦法
採用抓重點詞語進行品析、指導朗讀來解決重難點;啟發學生在弄清主要人物性格特點、思想品質及故事情節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合理想象。
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一)教師活動設計
啟發,談話,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課文,教師穿插感情描述,感情朗讀課文。
(二)學生活動設計
1.自讀自悟,勾畫重點詞句,質疑問難。
2.小組討論重點問題。
3.感情朗讀課文,表現主人公心靈美好。
4.續編《窮人》這個故事。
教具準備:
自制Flash課件、Internet網路、平臺、提供學生上網帳號
教學課時:
二課時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理清文章,感知形象。
1.介紹課文作者和背景。
2.初學課文。
師: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這篇課文主要講了誰?講了一件什麼事情呢?用一、二句話說一說。
這篇課文主要講了桑娜和她的丈夫雖然日子過得極其艱難,但仍然收養了西蒙的兩個孩子這樣一件事。
二、深入課文,讀中悟情。
(一)師:請自由朗讀課文的1-7自然段,看看從課文的字裡行間我們都會有哪些感受?
1.學生自由讀課文,寫感受、找問題;
2.師巡視,並於個別學生交流。
感受:A、貧窮B、勤勞C、辛苦(危險)
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朗讀有關環境描寫的句子和桑娜為丈夫擔驚受怕的句子。
[練習]
(出示課件)學生進行練習。
師小結。
三、讀悟結合,感受美德。
雖然他們的日子過得極其艱難,但還是毅然收養了西蒙的兩個孩子。難道他們沒有想到今後的生活嗎?
1.師:你從哪裡體會到的,快速默讀課文,用曲線畫下來。
2.生討論、交流。
3.指名讀課文,師相機作朗讀點撥。
4.誰來說說你認為桑娜和漁夫是一個怎樣的人?
5.學生交流
四、總結昇華。
1.小結全文。
2.總結昇華。
板書設計:
窮人
窮人教案 篇4
《窮人》教案
一、教學要求
1.理解課文內容,瞭解沙俄時代窮人的悲慘生活和他們的美好心靈。
2.學習本課生字新詞,理解重點詞句。
3.展開合理的想象,續編《窮人》的故事。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點
1.從桑娜的行動和思想活動中體會窮人的美好心靈。
2.續編故事,展開想象。
三、教具準備
幻燈片
四、教學時間:三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學習生字詞,理清課文順序,給課文分段。
教學過程 :
一、檢查預習
1.《窮人》這篇課文的作者是誰?(是俄國著名作家列夫·托爾斯泰。)我們讀過他寫的什麼文章?(讀過他寫的《跳水》)
2.出示幻燈片,介紹作者及寫作背景。
3.《窮人》這篇課文講了一個什麼故事?誰能用兩三句話把這個故事的主要內容說一說?(請兩三個學生說說,大概意思正確就行。)
4.用幻燈卡片檢查生字讀音。
5.用幻燈片展示本課生詞。
三、理清課文的敘述順序
1.看幻燈片,聽讀課文。大家邊聽邊想,這篇課文先講什麼,再講什麼,最後講什麼,可以分成哪幾個部分。
2.這篇課文可以分為幾段?每段講的是什麼?(可以分為三段。第一、二自然段是第一段,講漁大的妻子桑娜在海風呼嘯的夜晚,焦急地等待丈夫出海歸來。從第三自然段到第十一自然段是第二段,講桑娜出門去看丈夫是否回來,順便去看生病的鄰居西蒙,發現西蒙已死,便抱回西蒙的兩個孩子。從第十二自然段到結束是第三段,講漁夫回來,聽說西蒙死了,主動提出把西蒙的孩子抱回來撫養。)
四、學生跟讀課文。
五、 練習概括課文的中心思想
1.提出練習要求:把整篇文章連起來想一想,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情,表達了怎樣的思想?
2.學生按要求練習概括中心思想。
3.出示幻燈片,總結文章的中心思想。(課文透過漁夫和桑娜主動收養鄰居西蒙死後留下的兩個孩子這件事,讚揚了漁夫和桑娜勤勞、善良、樂於助人的美好品質。)
五、 練習分析課文的寫作思路
1.思考:作者是怎樣一層一層地表達這個中心思想的?
2.出示幻燈片,使學生理清文章的寫作思路。(課文太長,先弄清中心、理清思路有利於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及文章主人公的語言和行為。)
六、佈置作業
根據課後“思考·練習”第一、二題,進一步自學課文。
窮人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感受桑娜和漁夫的勤勞、淳樸和善良。
3、學習他們寧可自己受苦也要幫助他人的美德。
重點分析從人物的行動、語言、思想活動中體會窮人的美好心靈。
難點分析從人物的行動、語言、思想活動中體會窮人的美好心靈。
教具準備小黑板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一:整體感知探究深讀。
1、師生小結課文主要內容,明確本節課的任務(師:上節課,我們知道《窮人》這一課講的是……這節課將重點研究桑娜和漁夫的語言、心理、行為,體味他們的個性特點)
2、組織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完成填空。提出明確的要求:
3、引導找合作伙伴交流
4、組織集體交流。
二、重點研讀隨機點撥。
1、匯入:列夫托爾斯泰是俄國著名作家,他寫的文章都有十分精妙的語句,請大家重點研究“桑娜把孩子抱回家,漁夫回來這部分內容”
2、組織研讀交流:
(1)出示:“桑娜臉色蒼白,神情激動……”
“我們,我們總能熬過去的.”“我嘛……縫縫補補……風喉的這麼兇……”
(2)引導交流“桑娜的矛盾心情”
(3)組織朗讀體會。
(4)交流對省略號的用法的體會。
3、分角色朗讀。
三、質疑研讀感悟品質。
1、引導學生提出幾個感興趣或者不懂的問題,與同學交流。
2、啟發談話,完成填空,提出明確的要求
3、引導讀文,組織交流感受
四、續編《窮人》的故事
續編就是接下去講故事,也就是我們常間的後來怎麼樣了?今天請你也來當一回小作家,把這個故事繼續編下去。
1、師生小結課文主要內容,明確本節課的任務。
2、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完成填空:
()的西蒙()的桑娜()的漁夫
1)、任選其中的一個或幾個人物
2)、可以根據教材內容填,也可以自己
想,可以填一點,當然歡迎填幾點
3、找合作伙伴交流
4、集體交流。
5、找一找最值得研究的詞語、句子,甚至標點。可以自己研究;可以找合作伙伴研究。
6、研讀交流:
(1)交流“桑娜的矛盾心情”
(2)朗讀體會。
(3)交流對省略號的用法的體會。
7、分角色朗讀。
8、提出幾個感興趣或者不懂的問題,與同學交流。
9、討論填空:括號中填入的詞語,可以概擴三個人所具有的品質。
10、讀一讀最讓你動感情的句子,與同學交流讀後感受。
11、續編故事:想一想,說一說,有興趣的可以寫下來。
窮人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生字,理解課文中出現的新詞。抄寫描寫環境的句子。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感受漁夫夫婦的高尚品質和沙俄時代窮人的窮困和悲慘。
3、根據課文內容,展開合理的想象,學習心理活動的描寫方法。
4、練習續寫課文。
【教學重點】
1、理解課文內容,感受漁夫夫婦的高尚品質和沙俄時代窮人的窮困和悲慘。
2、根據課文內容,展開合理的想象,學習心理活動的描寫方法。
【教學難點】
練習續寫課文。
【教學準備】
課前蒐集資料、課件。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出示課題、解題
1、窮人是什麼意思?(窮苦的人)看著這個課題,你心裡想到些什麼?
課文為什麼用“窮人”做題目?
2、為了解開同學們的疑問,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這篇課文的作者和當時的時代背景。
3、學生交流蒐集的資料。
教師和學生共同瞭解有關列夫?托爾斯泰的資料。
4、師:托爾斯泰晚年時把法國著名作家雨果的敘事詩《窮人》改編成了一篇文章。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的《窮人》,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瞭解課文大意
1、自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全文。
2、再讀課文,想想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3、抽生檢查讀書情況,並正音。
4、理清課文的敘述順序。
三、自讀課文,理解文意。窮人(物質上的貧窮)
1、窮人是什麼意思?(物質上的貧窮)課文中寫了哪些窮人?(桑娜漁夫西蒙)課文哪些內容描寫了他們的窮?
同學們讀課文,完成填空練習。
課件出示:
桑娜和漁夫從早到晚的幹活,還只能_____;孩子們沒有_____;吃的是_____,菜_____魚。
西蒙的兩個孩子她一個人張羅,如今又加上病。寡婦的日子_____!
一隻蒼白僵硬的手像要抓住什麼似的,從_____垂下來。
母親的臨死的時候,拿_____蓋在他們的身上,還用_____包住他們的小腳。
2、指導有感情的朗讀。
四、抄寫生字詞
第二課時
一、出示課題,回顧複習
1、回憶文章寫了一件什麼事。
師:《窮人》一文的寫作年代,正是俄國曆史上階級矛盾空前激化的時期。封建農奴制一步步地崩潰瓦解,廣大人民對沙皇專制的反抗鬥爭日趨高漲,逐漸形成了俄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高潮。在這個時期,貴族、資產階級吮吸人民的血汗,生活奢華而道德墮落,廣大勞動人民生活極端貧困。
二、理解:“窮”人(精神上的富有)
1、課文只寫了窮人的窮嗎?你認為他們窮嗎?
2、默讀課文,說說桑娜和和她丈夫給你留下了什麼樣的印象?
師:廣大勞動人民生活雖然極端貧困然而他們的道德情操卻高尚淳樸,他們不是窮人!
3、你是從作者的哪些描寫中感受到的?
4、請找出描寫環境、人物對話、心理活動的句子,用“──”勾出來。
三、細讀重點句,體會人物的高貴品質並感情朗讀
1、交流描寫環境的句子:
課件出示:
⑴ 屋外寒風呼嘯……五個孩子在海風呼嘯中安靜地睡著。
讀了描寫環境的句子,你能體會到什麼?(桑娜雖貧窮但很勤勞)從哪些詞語體會到的?那就透過讀把你的感受表達出來。
⑵ 對西蒙家場景的描寫。
2、描寫心理活動的句子:
⑴ 桑娜沉思……
桑娜在繼續等待丈夫的時候想到了哪些?
⑵ 她忐忑不安地想:……
為什麼會想到這些?這裡如此多的省略號有什麼作用呢?學生圍繞省略號進行合理想象,體會桑娜善良的好品質。
讀了描寫心理活動的句子,讓我們看到了桑娜矛盾的心理世界。她先是激動,繼而緊張、擔憂甚至責備自己,最後堅定的複雜心理。
那你們能不能把這個矛盾的心理過程透過讀展示出來呢?抽生讀。
⑶ “她的心跳得很厲害,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要這樣做,但是覺得非這樣做不可。”你覺得呢?從中你體會到了什麼?
3、不僅桑娜有高尚的品質,文中還有誰有?找出描寫人物對話的句子,體會漁夫高尚品質。
⑴ 分角色朗讀桑娜和漁夫的對話。
⑵ 說說自己體會到了什麼?
⑶ 同桌分角色讀。
讀完後,你有什麼疑問?兩個“沉默”各有什麼含義?
⑷ 課件出示:“哦,我們,我們總能熬過去的!”
這個熬字說明什麼?
4、小結:課題是窮人,可文中沒有一個“窮”字,但我們處處可以感受到窮人的貧困與艱辛。同樣,全文沒有一句讚美的話,然而窮人的高尚品質卻被表現得感人肺腑。因此,我們不得不佩服這位偉大的文學家的文學功底。
三、小結全文、續寫課文
1、漁夫和妻子桑娜收養了鄰居西蒙的兩個孤兒,以後的日子將是何等的難熬,相信此刻同學們的心中都充滿了無限的憂慮。請大家開啟想象的翅膀,續寫‘桑娜拉開了帳子’以後。
2、學生續寫。
3、學生交流續寫,評價作品。
四、推薦閱讀
列夫·托爾斯泰的代表作有很多,老師希望你們在課餘時間多多拜讀他的作品,有《戰爭與和平》、《復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