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學活動:《瓜的一家》
設計意圖:
瓜在我們的身邊隨處可見,它們色彩鮮豔,形態各異,營養豐富,小朋友都很喜歡,但對於常見的瓜的一些基本知識,瓜的差別在何處,小朋友還不甚瞭解。在生活中我們還發現許多孩子很挑食,不願意吃各種瓜。為此,開展了“各種各樣的瓜”的活動,活動中我們將喜歡吃瓜、會吃瓜、瞭解瓜作為情感和知識目標,而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會給瓜分類作為科學認知活動的能力目標。
活動目標:
1.認識幾種常見的瓜,知道瓜是由柄、蒂、皮、肉、釉、籽組成。
2.透過觀察比較、品嚐等活動,瞭解瓜的不同外形特徵及不同口味與吃法。
活動準備:
1.南瓜、冬瓜、黃瓜、葫蘆瓜、香瓜、苦瓜等實物或圖片若干。
2.貼有“菜場”和“水果店”的塑膠筐各一隻。
活動過程:
一、引題。
小朋友,今天我們要開一個瓜的聚會,你們知道嗎?瓜的一家有許多成員,請小朋友先來說說自己知道或吃過哪些瓜?(出示實物或圖片)
二、認識各種瓜。
今天老師也帶來了一些瓜,你們瞧,這是什麼瓜?下面我們來認識一下這些瓜。(教師邊說邊拿出實物來說出這些實物的名稱),請幼兒認一認、說一說。如:這是什麼瓜。(冬瓜、黃瓜、南瓜、絲瓜、苦瓜、哈密瓜等)
三、比較瓜的異同,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大膽表述。
1.教師出示(南瓜、冬瓜、黃瓜、菜瓜、葫蘆瓜,觀察比較外形特徵。)
提問:下面請小朋友看一看,這些瓜的形狀有什麼不一樣?顏色有什麼不一樣?
南瓜的形狀是圓圓的,顏色是黃色的、冬瓜的形狀像橢圓形,顏色是深綠色的、黃瓜的形狀是又細又長、顏色是綠色的、葫蘆瓜的形狀是一頭小,一頭是圓形的,顏色是淡綠的。
剛剛小朋友看了許多的瓜,這些瓜不僅形狀不一樣,而且顏色不一樣。你瞧這些瓜的形狀,老師想請聽的好的小朋友來摸一摸這些瓜。
2.摸一摸,這些瓜的皮是怎麼樣的?(冬瓜,滑滑的,表面有層細毛;南瓜,很粗糙,感覺有一個個小坑;葫蘆瓜,有點滑;黃瓜,粗糙的,有小刺,小刺掉了以後有顆粒;菜瓜,有點滑,有紋路)
3.除了你們剛才看到的,你們在這些瓜的身上還看到了什麼?(柄、蒂、)
4.切開瓜,觀察並比較瓜的內部特徵。
提問:請小朋友看看瓜的裡面有什麼?瓜肉的顏色又有什麼不一樣?聞一聞,有什麼不同的氣味?吃一吃、有什麼不同的味道?找出這些瓜的'瓜瓤,看看、摸摸有什麼不一樣?
小結瓜的特徵:這些瓜雖然不一樣,但是都有柄、蒂、皮、肉、瓤、籽。幼兒跟著讀一遍。
五、談談瓜的吃法知道這些瓜的吃法嗎?你們家是怎麼吃的?(生吃、炒著吃、煮著吃、醃著吃、榨汁吃等)。
六、遊戲“送瓜”。
看完、吃完後,我們來玩一個遊戲,瞧,這是誰的家,(水果的家、蔬菜的家)這兩個字怎麼讀?(水果、蔬菜)水果寶寶和蔬菜寶寶迷了路,等會兒老師請小朋友來送水果寶寶和蔬菜寶寶回家,)送的時候一定要送對家。
請幼兒將桌上蔬菜和水果的實物分成兩組。將屬於水果的送去“水果店”。將屬於蔬菜的送去“蔬菜的家”討論送瓜的過程中的問題。
在此確認,這是屬於蔬菜的嗎?不確定的最後在來討論。
最後引出“交集”。如:西紅柿、黃瓜既是蔬菜又可以當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