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案> 好玩的水(小班主題教案)

好玩的水(小班主題教案)

好玩的水(小班主題教案)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時常要開展教案准備工作,藉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我們該怎麼去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好玩的水(小班主題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一、主題說明

  大部分的孩子喜歡開水龍頭玩水,喜歡聽花花的流水聲,更能透過手對水的觸覺心理上產生興奮、舒暢與快樂的感覺。從孩子的興趣和需要出發,我們設計了以“玩水”為主題的系列活動。本主題活動旨在引導幼兒從日常生活中學會節約用水,保護、愛護我們生活的環境,透過一系列的科學實驗活動,初步認識水的特徵及對人類的作用,激發幼兒對熟悉環境中的各種事物和現象的探索慾望。

  二、主題目標的預設

  情感目標:在嘗試活動中,增強幼兒對人類生存資源的認識,體驗遊戲和自由創造的樂趣,培養幼兒對自然界及生命的.熱愛。

  態度目標:讓幼兒在活動中嘗試與同伴合作,激發幼兒對事物和現象的探究慾望,初步感知水的特性。

  能力目標: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與對事物的探索能力。

  知識目標:透過活動使幼兒瞭解水的基本特徵,感知氺對我們生活的密切關係。

  技能目標:能透過自己的努力,完成各種實驗及操作活動。

  三、活動內容

  第一週

  活動一、語言活動——傷心的小水滴

  活動二、科學活動——小水滴旅行

  活動三、音樂活動——韻律活動《小蝌蚪》

  活動四、體育活動——玩沙和玩水

  活動五、數學活動——認識數字

  活動六、社會活動——關好水龍頭

  活動七、藝術活動--------泡泡吹畫

  活動八、安全活動--------被淹的小貓

  第二週

  活動九、科學活動——我們一起來玩水

  活動十、歌表演——乾淨的小手

  活動十一、科學活動——玩泡泡

  活動十二、藝術活動——繪畫水中的魚

  活動十三、語言活動——大家愛清潔(一、二)

  活動十四、數學活動——按物取數

  四、環境創設

  1、洗手間牆上佈置節水標誌

  2、區角:提供玩沙玩水區

  科學區;提供肥皂水和各個形狀的吹泡泡的工具。泡沫塑膠、積木、磁鐵、小石子、紐扣、回形針等等。

  語言區;提供有關水的圖片供幼兒欣賞。

  五、家長工作

  1、幫助幼兒填寫調查表。

  2、介紹水的作用,瞭解水的危害。

  六、主題探究活動展開與生成

  活動一:傷心的小水滴(語言)

  活動目標:1、體會水與人們生活的密切關係,懂得節約用水。

  2、學會講述水的用途。

  3、瞭解水的二次利用。

  活動準備:1、知道一些最基本的節約用水的方法。

  2、花草頭飾若干,錄音帶、錄音機。請大班幼兒扮演“小水滴”。

  活動過程:

  一、引出課題

  1、遊戲:關緊水龍頭

  ①一半幼兒扮演“花草”,一半幼兒跟隨老師給“花草”澆水,“花草”和澆水的幼兒快樂地跳舞。

  ②突然,聽到一陣哭聲,小朋友都停了下來,老師循聲找到了正在傷心哭泣的“小水滴”。

  師:小水滴,你為什麼哭呀?

  小水滴:滴滴答、滴滴答,有個小朋友洗完手沒有關緊水龍頭,把我白白浪費了。

  師:小水滴,你別哭,讓我們小朋友來幫助你。

  師:誰來幫助小水滴,讓小水滴高興起來?

  幼兒討論並回答。

  二、談話:水的用處大

  1、水有什麼用?

  2、除了我們人需要水,還有誰也需要水?

  3、如果沒有了水會怎麼樣?

  4、我們要怎樣節約用水?

  小水滴:人、動物、植物都離不開水,水的用處真大,我們要節約用水。

  三、談話:水的二次利用。

  1、大班的姐姐提一桶水進來,說:“小水滴,我能把洗過手帕的水倒掉嗎?”

  2、小水滴:“不能倒,不能倒,我還有別的用處呢。”

  師:“小朋友,洗過手帕的水還能幹什麼用呢?”

  幼兒討論並回答。

  小水滴:小朋友真能幹,知道了用過的水還有其他的用處,懂得了一種節約用水的方法,謝謝你們。

  活動延伸:教師帶幼兒和“小水滴”一起提著洗過手的水去澆種植園的蔬菜。

  活動二:小水滴旅行

  活動目標:1、理解故事中小水滴旅行的原因及過程。

  2、對小水滴的變化過程感興趣。

  活動準備:課件,紙、筆,活動在室中間畫一個圈圈。

  活動過程

  1、小水滴旅行

  師:小朋友,你們喜歡旅行嗎?

  師:(出示小水滴形象)小水滴能旅行嗎?怎麼旅行?

  師:如果小水滴想到天上去旅行,怎麼去呢?

  觀看故事《小水滴旅行》

  師:太陽照著小水滴,小水滴感覺怎麼樣?他們的身子變得怎麼樣?

  師:飛到很高的地方,小水滴覺得很冷,它們怎麼樣了?

  師:很多小水滴在天上飄來飄去,變成了什麼?幾個小水滴抱成一團,變成了什麼?

  2、小水滴旅行過程

  ⑴引導幼兒觀察地面上的大圓圈,告訴幼兒這是水滴的家——池塘。

  ⑵再次聽教師講故事,幼兒邊念其中的語句,邊把自己想象成小水滴,根據故事的發展順序表演水滴旅行的過程,教師引導幼兒用肢體動作表現出水滴發生變化時的狀態,

  ⑶啟發幼兒結合自己的表演,用簡單的圖示畫出小水滴的旅行

  附故事:《小水滴》

  我是快樂的小水滴,我在一條小溪中,我和許多小水滴姐妹順著水跑呀跑呀,匯成一條大河。

  突然,我們一起從山上向下跌落,像一個大的水簾掛在山崖上,太陽照在我們身上,畫出了美麗的顏色,我變得漂亮了。

  我跌到山下的湖裡,太陽照得我非常暖和,我覺得身體變輕了,變成水蒸氣,不停地上升、上升我升得很高很高,和許多小水珠姐妹碰到一起,連成一片,地上的孩子說:“快看,天空中有一朵朵雲彩!”天空中很冷很冷,我們相互抱在一起,變成一個大水滴,從天空掉了下來,地上的孩子喊:“下雨了,下雨了”

  我和朋友們落到山下,洛在田野裡,落在江河中,小樹苗被洗得乾乾淨淨,莊稼喝足了水,伸直了腰,小河高興地唱著歌,大家都歡迎我!

  我在小河裡,和遠方流來的河水朋友拉著手,我們穿上帶著香味的花瓣衣服,一同歡樂地奔向大海。

  我們又被太陽公公曬著,我們還會變成水蒸氣升到空中,變成雲彩,冷風吹到身上,我們還會變成雨點,或許變成冰雹、雪華向大地降落,我們又回到了小溪中。

  活動三:認識數字

  活動目標:1、在表演《幫我學數學》中“1——5的認識數字”故事,認識數字1——5,理解1——5的實際意義。

  2、在表演過程中透過激疑、提問等方式,再輔之以學具操作遊戲等。

  活動準備:

  1、木棍、小鴨、耳朵、彩旗、秤鉤卡片各一。

  2、森林音樂會掛圖一幅。

  3、1—5數字卡片。

  活動過程

  1、老師表演《幫我學數學》中“1——5的認識數字”的故事。在故事中教師提問,丟擲問題,挑起矛盾。

  2、根據圖片,教師與幼兒共同表演,認識數字1——5的認識。

  3、學習關於數字的兒歌鞏固對數字的認識。

  4、看教學掛圖,點數後說出總數。

  活動延伸:將數字卡片懸掛於教室內讓幼兒隨時鞏固學習。

  活動四:社會活動:關好水龍頭

  活動目標:1、培養幼兒初步的節約用水意識,教育幼兒愛護水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