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案> 中班主題教案認知遊戲《形狀歸類》含反思

中班主題教案認知遊戲《形狀歸類》含反思

中班主題教案認知遊戲《形狀歸類》含反思

  作為一位傑出的教職工,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樑。教案應該怎麼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中班主題教案認知遊戲《形狀歸類》含反思,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設計背景

  幼兒拿著玩具說:“這個是圓形,這個是正方形”。幼兒對身邊的事物有著敏銳的觀察力,為了提高幼兒對圖形的興趣,設計了這節以認識圖形和圖形分類為主,貫穿遊戲的活動課。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對圖形的認識,並學會分類。

  2.使幼兒能夠將生活中近似幾何圖形的物品與幾何圖形建立關係。

  3.透過活動幼兒學會遊戲,感受遊戲的.樂趣。

  4.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學習了知識。

  5.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讓幼兒給圖形分類。

  教學難點:使幼兒能夠將生活中近似幾何圖形的物品與幾何圖形建立關係。

  活動準備

  三角形、圓形、正方形食物若干件、盆子1個。

  活動過程

  一.摸一摸

  1.教師:老師這有個百寶盆,裡面有好多好多老師帶來的寶貝,小朋友想不想看呢?

  2.教師:好,下面我們一個一個把他們請出來好不好!

  3.教師:那誰願意來幫老師請他們出來呢?

  4.教師:這是什麼?(蓋子)什麼形狀的?(圓形)

  5.請幼兒分別摸出盆子裡的物品,並說出物品名稱、形狀。

  二.圖形分類

  1.教師:我的這些寶貝們啊會變魔術,他們變成了漂亮的圖形寶寶,藏在了一個地方,藏在哪呢?你們猜猜看?

  2.教師:我告訴你們吧!藏在你們的凳子下面呢!把他們都請出來吧!

  3.教師:你拿的圖形寶寶是什麼形狀的?

  4.教師:圖形寶寶們出來好久了,他們想回家了。

  5.教師:三角形寶寶的家應該是什麼形狀的?圓形、正方形呢?

  6.遊戲:圖形寶寶回家。

  三.連一連

  1.教師:韋老師這裡還有一些寶貝沒回家,你們來幫幫他們好嗎?

  2.連線練習題。

  3.幼兒操作書本練習題。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基本達到活動目標,2個小遊戲的互動加深了孩子對幾何圖形的認識,激發了孩子的好奇心、積極主動性,課堂氣氛比較活躍。不足之處:活動過程中,感覺自己語速有些快,環節有些趕。圖形寶寶的“家”做得有點小,出示在黑板上連線的圖片太少,因為準備的圖片太大了,排在黑板上排不下了,所以數量就減少了。第二環節如果能讓幼兒找找教室裡的物體形狀,那教學效果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