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案> 心懷感恩教育班會的教案(精選5篇)

心懷感恩教育班會的教案

心懷感恩教育班會的教案(精選5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我們應該怎麼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心懷感恩教育班會的教案(精選5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心懷感恩教育班會的教案1

  設計意圖:

  1、讓學生了解感受父母之愛、父母之愛以及博大的社會之愛,體驗愛的聖潔、無私和偉大。

  2、讓學生學會理解關心父母、老師,以實際的行動報答父母老師,努力學習,回報社會。

  活動準備:

  1、準備反映感恩的歌曲、圖片、故事、小品、朗誦等等

  2、主持人準備串聯詞。

  3、準備有關課件。

  活動過程:

  開場白:

  主題音樂——《讓世界充滿愛》(主持人登場)

  學生:魚兒向大海獻上優美的舞蹈,因為是大海給了他生命。

  學生:鳥兒為大樹送來清麗的歌聲,因為大樹給了它溫暖的家。

  學生:感謝老師,傳授我知識,告訴我做人的道理。

  學生:感謝朋友,在我困惑,委屈的時候給我力量。

  學生:感謝所有進入我生命中的人。

  (四個人)一起:讓我們共同走進今天的主題班會《懂得感恩》

  [環節之一——感恩父母]

  1.問題搶答

  學生:自古以來人類就懂得感恩,人類的許多節日就是表達感恩的;

  同學們開始搶答:

  (1)母親節在什麼時候?5月的第二個星期日

  (2)父親節在什麼時候?6月的第三個星期日

  (3)感恩節原自哪個國家?源於美國

  (4)你父母的生日是什麼時候?(略)

  (5)我國重陽節在什麼時候?陰曆9月初9

  2.小品:《爹》

  學生:我原想收穫一縷春風,你們卻給了我整個春天;我原想捧起一簇浪花,你們卻給了我整個海洋。我們的成長過程凝聚了父母多少的心血,爸爸媽媽,我們真的感激你們!

  人物:父親,娃子,宿舍男生,甲,乙,亭主,校警1、2

  第一幕:

  旁白:這是一個邊遠的小山村,娃子終於考上大學了,他成了這個山村這麼多年來

  第一個考上大學的學生,這天,父親在村口送娃子,天灰濛濛的。

  父親:娃子呀!爹是個老粗農,你娘也去的早,你一個人在城裡要好好照顧你自己呀!你在學校裡別隻顧著省,不能壞了身子,我在鄉下就是再苦在累也會想辦法給你弄些生活費。(拿出一個紅色小包)這是爹籌的一點錢,你先帶著吧!

  娃子:這……給我50元你咋過?

  父親:哎!娃子呀,你就別想太多了,家裡人只盼你有出人頭地的那一天!走吧,時間不早了,別誤了車!

  二人依依不捨,牽手到別

  娃子:你們回去吧,別累著了(哽咽)

  父親:再見!

  心懷感恩教育班會的教案2

  活動目標:

  1、在活動中培養幼兒產生感恩的心理,知道感恩是一種美德。

  2、讓幼兒在感知體驗中獲得表達愛心的願望。

  3、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4、初步培養幼兒有禮貌的行為。

  5、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動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讓幼兒深切地感知情意,從而產生感恩的心理。

  活動難點:讓幼兒將自己的愛心用語言表達出來。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愛心展板一塊、小禮物若干、音樂《感恩的心》

  活動過程:

  (一)感知活動:

  1、多媒體展現,讓幼兒感受幼兒園的美。

  2、說出美麗而乾淨的幼兒園是誰每天來幫我們打掃的?

  3、原來是您----門衛叔叔。

  4、播放門衛叔叔工作情景,瞭解門衛叔叔的辛勤工作。

  (二)體驗活動:

  1、現在你想對門衛叔叔說些什麼?讓幼兒大膽用語言說出自己的心聲。

  2、用行動表達愛意,自選小禮物把它放到愛心板上,並對叔叔說一句感謝的話。

  3、播放《感恩的心》音樂,用肢體表達愛心。

  (三)活動延伸:

  幼兒園裡除了要感謝門衛叔叔,還要感謝誰?為什麼?

  活動反思:

  幼兒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在於讓幼兒能夠感知情意,懂得情感,並樂於表達情感。我設計此活動的目的想透過幼兒親身體驗、自主表達、主動參與的過程來表達自己的感謝與愛,在表達愛心的過程中讓感恩內化為一種行動。活動中幼兒透過觀看錄影,瞭解門衛叔叔工作的辛苦,從而激發幼兒的感恩情感,讓他們從小懂得對周圍的每個人都要有感恩之心,知道知恩、感恩、報恩是一種美德,活動中要鼓勵幼兒大膽地表達,讓溫馨的話語貫穿整個活動。

  心懷感恩教育班會的'教案3

  活動設計背景

  如今的孩子大多數是獨生子女,長期處於眾星捧月的地位,加上家長重智輕德的教育傾向,使多數幼兒形成了自我中心,只知獲取、不懂給予的眾人為我的心理傾向。古人云:“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感恩教育應該從孩子抓起。作為即將畢業的大班孩子,想透過此次綜合活動:《感恩的心》,藉助《口渴的螞蟻》這樣一個故事情節,體驗小螞蟻期盼、驚喜、感恩的心情。然後在表達交流中,將教學的重心迴歸到幼兒的生活,並以製作感恩卡的形式,引導幼兒體會別人對自己的愛,同時,也要教育幼兒學會把自己的愛積極的反饋給別人。

  活動目標

  1、知道我們的城市有很多人為我們大家服務。

  2、透過故事和談話,體會她人對你的幫助,並運用自己的方式回饋別人對你的愛。

  3、初步培養感激之情、感恩之心。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讓幼兒透過製作感恩卡等活動表達父母、老師給予他們的愛。

  難點:讓幼兒學會感恩,激發幼兒對周圍事物及人有感恩的心。

  活動準備

  1、音樂:感恩的心;多媒體課件。

  2、彩色卡紙、黑筆、固體膏等。

  活動過程

  一、引發興趣

  1、教師出示小螞蟻圖片,引出故事《口渴的螞蟻》。

  問題:①小螞蟻口渴了,誰幫助了它?

  ③小女孩遇到了什麼困難?

  ④小螞蟻又是怎麼幫助她的?

  2、師小結:小螞蟻心中有一顆感恩的心,儘自己的所能去幫助別人。我們也要像小螞蟻一樣,去幫助別人。

  二、遷移經驗,說說自己生活中被關心、被幫助的情景。

  1、說一說自己在家裡、幼兒園裡都得到了誰的幫助?

  2、教師出示清潔工圖片。

  問題:①她們是誰?在幹什麼?

  ②如果沒有她們,我們的城市會變成什麼樣子?

  3、出示交通警察圖片。

  問題:①他們是誰?在幹什麼?

  ②如果沒有他們,我們的城市又會變成什麼樣子?

  4、師小結:清潔工阿姨,叔叔為了保持我們城市的清潔,非常辛苦。交通警察叔叔為了我們這個城市的安全暢通也非常辛苦,我們大家都要感謝他們,那小朋友們想一想,我們該送給他們什麼禮物來表示我們對他們的感謝呢?

  三、示範、講解做賀卡的方法

  1、師:有的小朋友說啊,可以做賀卡送給他們,那我們今天就來做賀卡,好不好啊?大家一起來看一看,老師已經做好了幾張賀卡,你們看看,我是怎麼做的

  2、教師操作,把幾張卡粘在一起,就可以把它做成一個更好看的像燈籠一樣的賀卡了!

  3、師:恩,小朋友們都非常聰明,待會你們做的時候可以和老師做一樣的,也可以做不樣的,我要來看看哪些小朋友比較能幹,可以做出不一樣的?

  4、幼兒製作賀卡,教師巡視。

  5、展示作品,你想送給誰?說一句感恩的話。

  四、播放音樂《感恩的心》,一起做動作,結束本次活動。

  心懷感恩教育班會的教案4

  【活動目標】

  1、懂得感謝關心和幫助過自己的人。

  2、體驗“感恩”的快樂。

  3、知道節日時人們主要的慶祝活動。

  4、瞭解節日的來歷,知道節日的日子及習俗,樂於參與節日的活動。

  【活動重點】

  懂得感謝關心和幫助過自己的人。

  【活動難點】

  結合生活實際理解“感謝”、“幫助”。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

  【活動過程】

  一、幼兒表演手指遊戲《毛毛蟲》,引入主題。

  1、請幼兒表演手指遊戲《毛毛蟲》小手拿出來(做手指遊戲——毛毛蟲),小蟲蟲膽子小,不敢爬出洞,它就一直呆在洞裡嗎?這群毛毛蟲真可愛,都知道同伴之間互相幫助。那麼,在平時的生活中,有誰幫助過你、關心過你呢?

  2、初步引導幼兒講述關心和幫助過自己的人,他們都為自己做了哪些事情。

  二、根據幻燈片《感恩》遷移生活情景。

  1、圖一:請幼兒講述父母是怎樣關心和幫助自己的。

  出示第一張圖片。小朋友猜一猜這兩個人是誰?小朋友都上中班了,從生下來到現在,平時爸爸媽媽是怎樣關心你的,幫助你的?(引導幼兒說一說)你想對爸爸媽媽說什麼?做什麼?

  2、圖二:老師是怎樣關心幫助小朋友的?你最想對老師說什麼?

  出示第二張圖片。小朋友從上小班到現在,很多時間都和老師在一起。想一想,老師是怎樣關心和幫助你的?(聯絡實際引導幼兒說說)你想對老師說什麼?

  3、圖三:圖片上的小朋友在做什麼?小夥伴是怎樣幫助自己的?你最想對他們說什麼?

  小朋友猜一猜,這幅圖上都有誰?他們之間發生了什麼事?(引導幼兒結合生活實際說一說)三、結合生活實際理解“感謝”、“幫助”的意思。引導幼兒結合生活實際從家裡、幼兒園生活的各個方面說說關心和幫助過自己的人,用“感謝”、“幫助”各說一句話,感知和體會“感恩”。

  四、學習兒歌《感恩》。

  感恩感謝親愛的父母,感謝敬愛的老師,感謝我的小夥伴,感謝幫助過我的人。

  五、播放歌曲《感恩的心》,教師和幼兒一起表演。

  說了這麼多,小朋友都累了吧,接下來,咱們一起來欣賞歌曲《感恩的心》(老師帶動幼兒一起做動作)。

  六、活動延伸。

  幼兒自由選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對關心和幫助過自己的人表示感謝。

  心懷感恩教育班會的教案5

  教學設想:

  尊師重教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透過回憶六年難忘的小學生涯,讓學生體會到班集體的溫暖,體會到他們和老師一起在成長,在收穫。在體會老師工作的辛勞時,明白老師的辛勤工作、嚴格教育都是建立在有責任心的基礎上,是老師愛學生的一種體現。透過說說心裡話,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達到學生能理解老師,從而懂得尊重老師、感恩老師的教育目的。

  教學過程:

  課前談話:你如何理解“尊師守紀為榮,以辱師違紀為恥”?

  一、在音樂《蟲兒飛》中,欣賞圖片,回憶過去難忘的時光

  1、讓學生談談體會

  2、小結並引申:我們班集體的成長,離不開老師的辛勤教育。老師和你們一起在成長、在拼搏、在收穫。

  二、欣賞歌曲《每當我走過老師窗前》

  1、學生談體會:老師工作很辛苦、為了備課改作業,廢寢忘食等。

  三、小記者現場採訪你被老師批評過嗎?你接受老師的教育嗎?你在心裡怨恨過老師嗎?

  四、出示一首網路流傳的教師《長恨歌》說說你從中體會到什麼。(教師的恨是恨鐵不成鋼,是對學生的另一種愛)

  五、換位思考:設定情境,假如你是老師,你會怎麼做?(讓學生理解老師)

  六、師生互吐心聲:

  1、聽聽老師的心裡話。學生讀老師給他們的一封信。

  2、學生談談自己的感受

  3、聽聽廖建城的感恩之言。

  七、總結

  常懷感恩之心的人是最幸福的,生活永遠都充滿溫暖的愛。生活種那些平淡溫馨的故事每天都在繼續,只要我們用心感受,用心聆聽,你會發現生活中充滿了愛,因為我們學會了理解、學會了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