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案> 大班綜舍活動:玩具義賣前奏曲

大班綜舍活動:玩具義賣前奏曲

大班綜舍活動:玩具義賣前奏曲

  設計意圖

  大班下學期最後一個主題是《你快樂,我快樂》,結合主題,我們倡議組織一次“獻愛心義賣”活動,讓班裡的孩子把家裡不玩的舊玩具拿到幼兒園來義賣,所得款項捐贈給四川災區的小朋友。這個建議立刻激發了小朋友的興趣,他們互相交流著自己想要義賣的物品。

  但真正面對“義賣”,孩子們既新奇又緊張,不知道如何進行。怎麼樣才能順利地把玩具義賣出去?如何讓別人瞭解我們的義賣商品?我們要準備些什麼?……孩子們丟擲了一個個問題。在真正開始“義賣”之前,幫助孩子瞭解義賣的意義,理清活動的思路,做好充分的準備是我所要考慮的,《玩具義賣前奏曲》這一教學內容,正是基於這些考慮而開展。

  活動目標

  1.收集義賣玩具,能對玩具進行合理的分類,並根據不同的標準標價。

  2.能與同伴合作進行廣告設計和表演活動,分享成功的快樂。

  3.瞭解義賣活動的意義,增強對災區小夥伴關愛的情感。

  活動準備

  1.活動前組織幼兒討論過幼兒園“義賣”的意義、形式。

  2.幼兒從家裡帶來各類參加“義賣”的舊玩具。

  3.1元、5元、10元價格標牌若干,各種紙質材料、軟管、剪刀、顏料、膠水、各色記號筆等放在操作的桌子上。

  4.常見的各種廣告影片資料,義賣程式圖譜。

  活動過程

  一、請幼兒自由觀察帶來的“義賣”玩具,並進行分類

  1.師:小朋友們帶來了好多玩具參加義賣,請大家看看都有哪些玩具。

  2.師幼共同討論義賣的程式。

  (1)師:小朋友,你們知道怎樣進行義賣嗎?

  (2)教師將幼兒議論的程式用圖譜在黑板上展示(收集一分類一標價一義賣),並引導幼兒討論程式的合理性。

  3.教師請幼兒將義賣的玩具分類,並說出分類的理由。

  (1)師:你們能把這些準備義賣的玩具分類嗎?你們打算怎麼分?

  (2)幼兒討論,教師觀察指導。

  (3)教師小結:我們可以把玩具分為交通工具類、插塑類、毛絨類、運動類、積木類。

  二、根據玩具的大小、新舊程度等特性為“義賣”玩具標價

  1.請幼兒仔細觀察程式圖片,引出標價活動。

  (1)教師出示1元、5元、1O元價格標牌和三種不同的玩具,請幼兒標價。

  師:參加義賣的玩具都必須有價格,這三個玩具,你們覺得哪個可以賣1元?哪個可以賣5元?哪個可以賣1O元?為什麼?(幼兒大膽闡述自己的理由)

  (2)教師小結:我們可以根據玩具的材料、新舊、大小等,來給玩具標價。

  2.幼兒自由組合成5組,自由選取一類玩具,嘗試給每個玩具標上1元、5元或1O元的價格。

  3.請幼兒互相觀察,評議各組標價的合理性。

  三、為“義賣”玩具設計廣告

  1.師:義賣時,如何讓更多的人瞭解你的商品,怎樣才能吸引整個幼兒園的老師、小朋友、家長來買你的玩具呢?

  2.幼兒自由討論、交流,確定透過廣告的方法來實現。

  3.討論:什麼樣的廣告是最方便的,我們能很快做出來?

  4.教師播放一些常見的廣告形式:圖片廣告、文字廣告、表演廣告、說詞廣告、綜合性廣告。

  5.各組成員進行分工合作,給自己組的玩具選擇並設計一種廣告。

  6.各組進行廣告創意的展示,體驗成功的快樂。

  四、體驗活動的意義,增加關愛災區小朋友的情感

  師:今天,我們為參加“義賣”的玩具進行了分類、標價,還設計了廣告,相信到時候我們的玩具肯定很受歡迎。等義賣結束,我們把義賣所得的錢全部都捐給四川災區的小朋友,讓他們也能像我們一樣有玩具玩,有書看,像我們這樣開心、快樂。

  活動延伸

  為了使“義賣”活動更加有意義,幼兒請自己的爸爸、媽媽來參加,幫忙佈置展臺和賣玩具,一起為四川小朋友獻上愛心。

  活動點評

  該教學活動是大班《你快樂,我快樂》主題的一個拓展,正像教學設計者所說,最初的靈感來自幼兒,來自幼兒的生活經驗。教師只有做幼兒生活的有心人,在生活中學會觀察、學會發現、學會思考、學會提升,才能將教學與幼兒生活融於一體。這也是新課程改革對幼兒教師提出的更高要求。

  該教學活動在教學方法上,克服了社會領域教學“假、大、空”的.傳統毛病,利用幼兒曾經玩過而現在不用的舊玩具,進行實戰練習,讓幼兒在為“義賣”做準備的過程中,學習交往、學習表達、學習付出、學習分享,並滲透了簡單的數概念的知識。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幼兒參與熱情高,學習興趣濃,教學效果好。

  該教學設計總體而言體現了三個字:準、實、新。準,即選材準、目標定位準。玩具義賣活動中的“玩具”既符合幼兒現實生活需求,而“義賣”更有利於拓展幼兒未來生活所需的經驗。這符合新《綱要》對選擇教材的原則和要求。在活動目標的制定上,三維目標清晰可見,操作性強。實,即教學中學習的元素就是生活中要用的經驗,獻愛心“義賣玩具會”是實實在在的一個社會實踐活動,這與教育家陶行知所倡導的“教、學、做合一”思想不謀而合。新,即教學手段創新。巧妙地藉助“義賣”,讓幼兒在蒐集玩具,為玩具分類、標價、設計廣告的過程中,進一步提升語言表達能力、合作能力和思辨的能力,並初步萌發愛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