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案> 幼兒園大班美術欣賞教案《鵝鵝鵝》含反思

幼兒園大班美術欣賞教案《鵝鵝鵝》含反思

幼兒園大班美術欣賞教案《鵝鵝鵝》含反思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緻的教案准備工作,編寫教案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大班美術欣賞教案《鵝鵝鵝》含反思,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活動目標:

  1、感受作品中鵝的頸項、翅膀線條所表現出的活力和動態美。

  2、體驗作品中恰倒好處的構圖以及由此而產生的優雅意境。

  3、能夠大膽用自己的語言或肢體動作

  4、培養幼兒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快速應答能力。

  活動準備:

  1、教學掛圖《鵝鵝鵝》

  2、蠟筆、畫紙

  活動過程:

  1、出示教學掛圖,教師和幼兒共同欣賞作品《鵝鵝鵝》

  教師:你在畫面上看到了什麼?感覺怎麼樣?

  欣賞作品的色彩

  教師:這幅畫裡有許多的鵝,畫家用了哪些色彩來表示?這些白色都一樣嗎?有什麼不同?畫面中除了用了大量的白色還有什麼顏色?深深的墨綠和少量的紅色、土黃有什麼作用?

  (畫家除了用大量的白色表現鵝的潔白,還透過畫面下的墨綠、上部的土黃和鵝頭的硃紅來襯托鵝的潔白,這樣用色使畫面的色彩單純而又不失活潑。)

  重點感受作品中鵝的形態美

  教師:

  這幅畫中的鵝給你什麼樣的感覺?它們美在哪裡?它們的翅膀美在哪裡?

  它們張開大大的、美麗的翅膀想要幹什麼?它們的頸項美在哪裡?你覺得象什麼?畫家是怎麼畫出美麗的翅膀和頸項的?我們用手來模仿一下?畫家在畫中畫了很多的鵝,它們都一樣嗎?什麼地方不一樣?

  (畫家筆下的`鵝都扇動著自己美麗的翅膀,但同時又各具形態。它們在不同的動態下又共同孕育出和諧的韻律美。)

  欣賞作品中鵝的佈局。

  教師:畫家畫了這麼多美麗的鵝,他在畫面上又是怎樣安排這些鵝的呢?如果我們把鵝都擠在一起好不好?畫家是怎麼做的?哪裡的鵝安排的密一點?哪裡又疏一點?誰來指一指?這麼多鵝像排著隊一樣,如果我們把它們排成一條直線會

  有什麼樣的感覺?畫家又是怎樣處理的?我們用手來指一指。

  他這樣處理給你帶來什麼樣的感覺?

  (畫家在佈局上不僅把鵝群放在了畫面的中央,醒目突出,與此同時還將鵝群排列成S型曲線,使畫面充滿了動感,在鵝群的安排上做到了疏密有度,使畫面活潑不呆板。)

  2、結合故事《詠鵝》欣賞作品

  教師朗誦古詩《詠鵝》

  教師: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教師:這首詩說了什麼?和這幅畫有相似的地方嗎?畫面的什麼地方表現出“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

  請幼兒再次用動作表現對古詩和畫面的理解。

  教師:誰願意用動作表現

  “曲項向天歌”?“紅掌撥清波”是真麼樣子呢?

  教師注意用語言營造意境,激發幼兒用動作表現的興趣:這是多麼美的一幅畫呀!

  潔白的鵝群遊在碧綠的水面

  【教學反思】

  1、創設情境。讓學生配樂進行詩朗誦,以激發學生學習熱情,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匯入新課。促使學生動腦動口,主動參與,有利於幫助學生去理解和感受古詩詞的能力培養。

  2、學唱歌曲並進行表演。透過舞蹈表演過程中近一步體會到了《詠鵝》著首歌的意境。

  3、讓學生在聲情並茂地歌唱古詩的基礎上,根據自己的感受以詩配畫。讓學生髮揮想象,感受畫中有詩,詩中有畫,為學生的學習領域提供更為廣闊的想象空間。

  透過這些活動,學生較好的掌握了教學內容,課堂氣氛良好

  新課程標準強調以培養小學生科學素養為宗旨,積極倡導讓學生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使他們學會探究解決問題的策略。本節課設計了豐富多彩的活動,把科學素養的各個方面有機地融合在了一起,既有知識教育的要求,又體現了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培養和科學探究的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