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六年級語文《兒童與發明》教案及教學反思
身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寫教學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們的教學能力,教學反思我們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六年級語文《兒童與發明》教案及教學反思,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學目標:
1、正確認讀文中注音的生字,藉助工具書理解課文中生字新詞的意思。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自主蒐集有關的發明故事,透過閱讀與交流了解發明與兒童的生活密切相關。
4、透過自讀課文、自悟,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及各部分的內容,體會表達的條理性及寫作方法。
教學重、難點:
透過閱讀與交流文字瞭解發明與兒童的'生活密切相關,培養學生養成認真觀察和思考生活,敢於創新、敢於實踐的意識。
教學時間:
一課時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景匯入,板書課題。
1、(教師播放奧運錄影片段)師:同學們,這個場面你看到過嗎?誰能說說開幕式上的這些畫面給世界展示的是什麼主題?(四大發明)
2、師:奧運會開幕式向全世界人民展示了中國的四大發明。今天,我們這節課就從兒童一些小發明說起。(出示課題)
二、自讀課文,瞭解大意。
1、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邊聽錄音,邊看課文,注意讀音。
(2)輕聲自由朗讀課文,要求
①看拼音讀準字音;
②想辦法記住字形;
③聯絡句子想想意思;
(3)檢查指導
(4)讀通課文。
①指名朗讀課文,注意糾錯。
②放聲自由朗讀。說說這篇課文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三、再讀課文,理解感悟
課件出示中心話題
自由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中介紹了幾種與兒童發明有關的發明?
1、自讀自悟。
2、小組交流。
3、全班交流。
(設計意圖:自主讀文,交流感受。這是篇略讀課文,放手讓學生自讀自悟,先引導學生自讀通讀課文,交流疑問,並進行自主解決,教師適當點拔。)
四、課堂總結,拓展延伸
1、透過學習這篇課文給你烈的感受是什麼?
2、出示課前蒐集的有關發明與兒童的小故事,在小組講一講,並談一談自己的認識。
3、師小結:課文為我們列舉了五個事例說明許多發明的奇蹟都源自兒童的需要、奇想與發現,只要大家善於觀察、發現、你也能成為小發明家。
《兒童與發明》教學反思
最近正在進行第五單元的教學,本單元的教育主題為走進科學單元。也許是這個單元的每一篇課文的層次都十分清晰,也許是關於科學的內容本身就很吸引孩子們,因此,無論是從茅以生的《橋樑遠景圖》,還是《黃河象》,還是《兒童與發明》,每一課的教學效果都很好。而我對每一篇課文的教學設計也沒有什麼過人之處,只不過是課前讓學生預習,並查詢相關資料。
課上主要透過自讀來理解課文內容,老師簡單進行啟發。尤其是《兒童與發明》這一課,最後,我對同學們說:“其實發明創造並不是什麼高深莫測的事情,只要我們每一個同學善於觀察,善於思考,敢於創新,不久的將來,你就會成為一個小發明家。”一層石激起千層浪,孩子們馬上開始議論紛紛。有一個同學大聲說:“老師,咱們班曹源就愛動手製作,他把撿到的廢電機改造一下,就變成了小電扇了。”原來早就有學生捷足先登進行小發明瞭。相信經過本單元的學習,必定會激起學生髮明與創造的興趣,每個學生都會擁有一顆細緻的心和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