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案> 大班科學活動教案:《奇妙的聲音》

大班科學活動教案:《奇妙的聲音》

大班科學活動教案:《奇妙的聲音》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有必要進行細緻的教案准備工作,教案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教案要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大班科學活動教案:《奇妙的聲音》,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班科學活動教案:《奇妙的聲音》1

  活動目標

  1、透過探索活動,讓幼兒瞭解聲音是怎樣產生的,知道不同材料的物體可以發出

  不同的聲音。

  2、願意用完整的語言講述探索的結果。

  3、發展聽覺分辨能力,激發探索周圍世界的興趣。

  活動準備

  1、 幼兒經驗準備:請家長在家引導幼兒注意聽辨生活中的各種聲音,如鐘聲、電鈴聲、喇叭聲等。

  2、物質準備:

  (1)、每組桌面上分別放置小鼓、三角鐵、木魚、小鈴、圓舞板、鈴鼓等各種樂器以及瓶蓋等。

  (2)、和幼兒一起收集紙盒、紙杯、線、牛皮筋、牛奶瓶等物品。

  (3)、錄有各種悅耳及刺耳聲音的磁帶、錄音機一臺。

  活動過程

  1、透過探索,感知聲音

  (1)自主玩耍桌面上的樂器,讓幼兒瞭解樂器發出聲音的方法。

  教師:今天來了很多小樂器,你們試一試,應該怎樣演奏他們呢?

  請幼兒自由玩樂器,並探索使樂器發出聲音的方法,可以敲、搖、碰、拍、彈、晃等。

  教師小結:樂器都可以發出聲音,不同的樂器發出的聲音不同,發出聲音的方法也不同。

  (2)透過操作,瞭解聲音產生的原因。

  ※、教師介紹小實驗方法:將瓶蓋放在小鼓上,邊敲打小鼓邊讓幼兒理解物體

  因振動而發出聲音。

  ※、幼兒自由地再次玩樂器,讓幼兒進一步感受物體因振動而發出聲音。

  ※、瞭解人發出聲音的原因。

  教師:我們人站著不動,為什麼會發出聲音說話呢?

  請小朋友用手摸自己喉嚨,喊“啊——”。然後請幼兒說一說有什麼感覺 (引導幼兒感知聲帶的震動)。

  師幼共同小結:不論什麼東西,振動了才會發出聲音,不動它是不會發出聲音的。

  2、自主嘗試,探索聲音

  (1)請幼兒嘗試讓活動室裡的物品發出聲音。

  (2)引導幼兒交流自己的操作及發現。

  教師:小朋友,你剛才使什麼物品發出了聲音?用的什麼方法?鼓勵幼兒大膽講述他的探索以及探索結果。

  (3)教師小結:生活中的物品都可以發出聲音,發出聲音的方法是各種各樣的。

  3、聽聽玩玩,辨別聲音

  (1)教師播放兩段錄音,請幼兒聽一聽,說一說,有什麼不同的感覺?

  (2)教師小結:有好聽的聲音,有不好聽的.聲音。好聽的聲音叫音樂,大家都喜歡聽。不好聽的聲音叫噪音,聽多了會有害人的健康。從中教育幼兒在遊戲活動中說悄悄話,避免產生噪音。

  4、想想做做,自制玩具。

  指導幼兒利用收集回來的物品來自制玩具,如紙盒琴、紙電話、七音瓶等。然後玩一玩自己製作的樂器,體會聲音的奇妙。

大班科學活動教案:《奇妙的聲音》2

  活動目標:

  1、透過學習,讓幼兒知道聲音是由物體的震動產生的。

  2、透過觀察,知道自然界的聲音是多種多樣的,有樂音,有噪音。

  3、樂意去探索自然界的奧秘,體驗探索的樂趣。

  活動準備

  各種聲音能發出聲音的物體如:飲料瓶豆子尺子樂器

  活動過程:

  1、導課

  師幼一起邊說兒歌邊做動作,引起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2、生活中體驗聲音的產生

  (1)聲音是怎樣形成的?

  師:小朋友,剛才兒歌中的各種聲音好聽嗎?聲音是怎樣產生的呢?

  (2)幼兒討論聲音的產生。

  (3)幼兒自主玩耍為他們提供的器材,感知聲音的產生。

  小結:聲音是由物體的震動發出的,不同的物體發出的聲音不同。沒有震動就沒有聲音。

  3、師幼一起聽聲音,感知聲音的多種多樣。

  (1)他們是什麼聲音呢?好聽嗎?

  (2)小朋友喜歡哪種聲音?

  小結:自然界的聲音各種各樣,有些聲音聽起來很好聽,也很美妙,它會使我們心情舒暢精神好。但有些聲音聽起來不好聽,會使人煩躁,那就是噪音,我們小朋友應少聽噪音,更不要去製造噪音。

  4、幼兒用能發音的器材為歌曲打節奏。

  師:好聽的聲音能為我們的歌曲伴奏,我們來試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