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案> 《幫水寶寶搬家》教案

《幫水寶寶搬家》教案

《幫水寶寶搬家》教案

  作為一位傑出的老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那麼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幫水寶寶搬家》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幫水寶寶搬家》教案1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體驗玩水的樂趣。

  2.激發幼兒的合作和創新意識,培養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力。

  3.鼓勵幼兒運用各種感官感知水的特徵。

  4.培養幼兒勇敢、活潑的個性。

  5.教育幼兒養成做事認真,不馬虎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1.心裡準備:幼兒在以前玩水過程中初步瞭解水的特徵。

  2.物質準備:水盆、水桶、杯子、空礦泉水瓶子、海綿、注射器、塑膠袋、抹布等。

  活動過程

  1.談話活動,交流不同資訊,教師梳理歸納。老師請來了小朋友們非常喜歡的好朋友(水寶寶),出示一盆水,透過觀察和感知,鼓勵幼兒說說水的特性。 教師和幼兒一起總結水的特性:無味、無色。

  2.玩水活動。 水寶寶在盆裡玩累了,很想到那邊的水桶裡去玩一玩,可是他們自己去不了,小朋友能不能幫助水寶寶呢?請小朋友說一說可以用哪些方法和工具幫助水寶寶,然後嘗試用這些方法和工具和水寶寶玩一會。

  3.幫水寶寶搬家: 採取比賽形式,教師巡迴指導。

  (1)將幼兒分成兩隊進行比賽,看哪組小朋友最先把水寶寶運到水桶裡,哪組小朋友用到的方法最多。

  (2)介紹比賽規則:水盆和水桶不能離開原地;把所有水寶寶都運到水桶裡,不能落到半路;記住自己所用的工具和方法。

  4.小朋友向評委老師介紹自己隊所用的工具和方法,評委老師幫助記錄,教師和幼兒一起進行總結。

  5.活動延伸

  澆花:水寶寶說:“今天和小朋友在一起玩的可開心了,可是不能只知道玩,還有幫助媽媽幹活(外面的花草都渴了,他們要去讓花草喝水),我們一起幫助水寶寶,拿著我們的工具去給花娃娃喝水吧!

  活動反思

  活動以幼兒親自感知、操作、擺弄為主。以幫水寶寶搬家等,瞭解水的特性。由於小班幼兒的認知能力還比較弱,他們很難自覺發現水會流動的特性。所以活動中給孩子們準備了一些材料,藉助這些材料設法使水的這一特性顯露出來,使幼兒親眼目睹這一現象,這樣幼兒才容易理解。使孩子們在不知不覺中掌握所學內容。

《幫水寶寶搬家》教案2

  一、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體驗玩水的樂趣。

  2、激發幼兒的合作和創新意識,培養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力。

  3、鼓勵幼兒運用各種感官感知水的特徵。

  二、活動準備

  1。心裡準備:幼兒在以前玩水過程中初步瞭解水的特徵。

  2。物質準備:水盆、水桶、杯子、空礦泉水瓶子、海綿、注射器、塑膠袋、抹布等。

  三、活動過程

  1、談話活動,交流不同資訊,教師梳理歸納。老師請來了小朋友們非常喜歡的好朋友(水寶寶),出示一盆水,透過觀察和感知,鼓勵幼兒說說水的特性。教師和幼兒一起總結水的特性:無味、無色。

  2、玩水活動。水寶寶在盆裡玩累了,很想到那邊的水桶裡去玩一玩,可是他們自己去不了,小朋友能不能幫助水寶寶呢?請小朋友說一說可以用哪些方法和工具幫助水寶寶,然後嘗試用這些方法和工具和水寶寶玩一會。

  3、幫水寶寶搬家:採取比賽形式,教師巡迴指導。

  (1)將幼兒分成兩隊進行比賽,看哪組小朋友最先把水寶寶運到水桶裡,哪組小朋友用到的方法最多。

  (2)介紹比賽規則:水盆和水桶不能離開原地;把所有水寶寶都運到水桶裡,不能落到半路;記住自己所用的工具和方法。

  4、小朋友向評委老師介紹自己隊所用的工具和方法,評委老師幫助記錄,教師和幼兒一起進行總結。

  5、活動延伸

  澆花:水寶寶說:“今天和小朋友在一起玩的可開心了,可是不能只知道玩,還有幫助媽媽幹活(外面的花草都渴了,他們要去讓花草喝水),我們一起幫助水寶寶,拿著我們的工具去給花娃娃喝水吧!

《幫水寶寶搬家》教案3

  活動目標

  1、運用各種感官,初步感知水無色、無味和具有流動的特性。

  2、探索用不同的方法幫水搬家,體驗玩水的樂趣。

  活動過程

  (一)瞭解水是無色、無味的。

  1.我們口渴了怎麼辦?

  2、出示三杯液體,哪杯是水?怎麼知道的?引導幼兒與牛奶比較,用眼睛感知顏色的不同。

  3、剩下的兩杯到底哪杯是水呢?引導幼兒用鼻子聞一聞,辨別它的氣味。

  4、找到其中的水。

  5、你能看清楚杯子後面有什麼東西嗎?水就像玻璃一樣是透明的。

  教師小結:水是透明的,沒有顏色沒有味道。

  (三)幫水寶寶搬家,感知水的流動性。

  1、出示一臉盆水,今天水寶寶想搬家,你有什麼辦法能夠讓它搬到小盒子裡?

  2、教師介紹材料:出示各種材料,幼兒說出其名稱。要求孩子幫水寶寶搬家時,可以用這些材料,也可不用:如:用兩手捧水等,看誰想的辦法好,再幫水寶寶搬家時,還要注意觀察、發現水寶寶的秘密。

  3、幼兒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4、請小朋友互相說一說自己用到了什麼材料?是怎樣幫水寶寶搬家的。

  5、有小朋友用到小籃子幫忙嗎?為什麼你們不用它?

  6、請個別幼兒示範。觀察水的流動。

  7、小結:原來水會從小洞洞裡溜掉,水是會流動的。

  (四)瞭解水的用途,知道要節約用水。

  1、什麼時候需要用到水?

  2、用水的時候應該注意什麼?

  3、小結:我們要節約用水,洗手時龍頭開的小一些,用完後馬上關掉。喝水的時候不能浪費等。

  活動反思

  今天的活動內容小朋友很感興趣,在第一環節透過與牛奶、醋的比較,孩子們能比較直觀的比較三者的不同。在運水環節,他們對老師提供的材料比較熟悉,每個孩子都積極參與其中,在分享交流環節。我特意詢問小朋友是否選用了鏤空的籃子,他們都說籃子會漏水,所以不能用來運水。

《幫水寶寶搬家》教案4

  活動意圖:

  小班幼兒的思維還處於直覺行動向具體形象過渡的階段,他們對事物的理解往往要透過自己的親身活動來實現,因此,開展了此次活動。幫助幼兒充分的感知糖水特徵,豐富幼兒的知識經驗。

  活動目標:

  1.體驗玩水的快樂。

  2.激發合作和創造意識。

  3.感知水的特徵。

  4.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於大膽探究和實驗。

  5.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塑膠水盆若干;大、中、小透明杯子(大杯盛清水,中杯盛牛奶,小杯盛醋),人手一套;玩水材料(空礦泉水瓶、毛巾、塑膠袋、小籃子等);噴泉影片材料;錄音材料。

  活動過程:

  一、看錄影噴泉,引出水

  提問:

  1.除了噴泉,你還在哪裡見到過水?

  2.水是什麼樣?

  二、故事匯入,感知水

  1.水媽媽帶著水寶寶來到了我們這裡,可是看樣子水媽媽好像不太高興,我們一起問問她好嗎?“水媽媽,您為什麼不高興呀?”

  播放錄音:水寶寶不見了。

  找水寶寶。每個小朋友跟前有三個杯子,水寶寶就藏在其中一個杯子裡,用看一看、聞一聞、嘗一嘗等辦法把水寶寶找出來。

  2.幼兒操作,教師巡迴觀察。

  3.你怎麼知道這裡面藏的是水寶寶?你是怎麼找出來的?水是什麼顏色?什麼味道的?

  教師小結:

  水是沒有顏色沒有味道的。

  4.告訴水寶寶以後不要再調皮了,把水寶寶送到水媽媽的身邊。

  5.現在老師要送給水寶寶一個小禮物,請小朋友閉上眼睛,睜開眼看看是什麼?(小花)你是怎麼知道的?

  教師小結:水是透明的。

  三、幫水寶寶搬家

  1.情景引入幫水寶寶搬家的話題。

  水寶寶找到了,水媽媽怎麼好象還有心事,我們再一起問問她:“水媽媽您怎麼還是不高興?”

  錄音:我的一些孩子要搬家,我又沒辦法幫他們,怎麼辦呢?

  老師:我們來幫水寶寶搬家好不好?

  錄音:你們若幫水寶寶搬完家,我就告訴你們一些水寶寶的秘密。

  2.介紹材料:出示各種材料。

  幼兒說出其名稱。要求孩子幫水寶寶搬家時,可以用這些材料,也可不用(用兩手捧水等)。看誰想的辦法好,在幫水寶寶搬家時,引導幼兒注意觀察,發現水寶寶的秘密。

  3.幼兒操作(先往小籃子裡搬),教師巡迴指導。

  4.拿起小籃子看看,裡面有沒有水寶寶?他們到哪裡去了?(讓幼兒自由回答)

  水不能住在這裡,它會流出來的。那乾脆我們就把水寶寶搬到這個小動物盆裡吧,看一組的小朋友最先搬完。

  5.幼兒操作。

  6.說說自己是怎樣幫水寶寶搬的家,搬家時發現了什麼?

  7.個別提問,問題同上。

  8.小結:水會流動。

  四、小結

  水寶寶是沒有顏色、沒有味道、是透明的,還會流動。

  五、遊戲:快樂的小溪流

  提問:有關水的特性的問題(複習鞏固)

  延伸活動:

  介紹水的用途,教育幼兒節約用水從我做起。

  活動反思:

  活動以幼兒親自感知、操作、擺弄為主。以幫水寶寶搬家等,瞭解水的特性。由於小班幼兒的認知能力還比較弱,他們很難自覺發現水會流動的.特性。所以活動中給孩子們準備了一些材料,藉助這些材料設法使水的這一特性顯露出來,使幼兒親眼目睹這一現象,這樣幼兒才容易理解。使孩子們在不知不覺中掌握所學內容。

《幫水寶寶搬家》教案5

  設計意圖

  因為在日常生活中,孩子們總是喜歡在盥洗室裡玩水,發現了孩子們對水很感興趣,於是最近在開展“好玩的水寶寶”的主題活動。孩子們特別喜歡,尤其對科學區的“水道”以及滴管、量杯等工具進行裝水特別喜愛,但在遊戲過程中移動水的時候,因為工具的不合適浪費了很多時間。於是便設計了“幫水寶寶搬家”的活動,為幼兒提供了自由探索的環境,讓幼兒不斷的體驗、嘗試、選擇合適的工具材料去裝水、運水、透過一系列操作活動,做到了在玩中學,讓幼兒從中獲得快樂。

  活動目標

  1、嘗試用各種感官感知水的特性(無色、無味、透明)

  2、能夠使用並選出適合的工具幫水寶寶搬家

  3、願意參加水寶寶搬家活動,體驗玩水的樂趣

  重點難點

  重點:能夠使用多種工具成功幫助水寶寶搬家

  難點:對不同的工具進行比較選出合適的工具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

  1、幼兒在主題活動下、科學區中已自由探索水的特性。

  2、能夠區分物體大小。

  物質準備:

  1、“水媽媽”錄音2、3個透明杯子(裝有水、牛奶、果醋)

  3、“水寶寶們”4、不同大小的塑膠杯、碗,各種塑膠餐具

  5、滴管、各種量杯6、小籃子、塑膠袋

  活動過程

  一、情景匯入,吸引幼兒注意,調動活動氛圍

  1、透過請幼兒幫忙的形式,提高幼兒參與性

  師:今天我在路上碰到了“水媽媽”,她好像遇到什麼事情了,我們一起問問她:水媽媽,水媽媽,發生什麼了?(播放錄音)

  錄音:水寶寶,水寶寶,你去哪了?水寶寶?我的孩子水寶寶不見了,你們可以幫幫我嗎?

  師:我們一起把水寶寶找出來好不好?每個小朋友面前都有三個杯子,水寶寶就藏在其中的一個杯子裡,大家想想用什麼辦法幫助水媽媽找到水寶寶,

  (看一看、聞一聞、嘗一嘗)

  2、幼兒操作,教師巡迴觀察並給予指導

  提問:你怎麼知道這裡面藏的是水寶寶?你是怎麼找出來的?水是什麼顏色?什麼味道的?

  小結:水是沒有顏色,聞起來沒有味道,嚐起來也沒有味道的。

  二、幫水寶寶搬家

  1、教師情景延續,引出搬家活動

  師:水寶寶都找到了,水媽媽怎麼好象還有心事,我們一起問問她:“水媽媽您怎麼還是不高興?”

  水媽媽錄音:我的一些孩子要搬家,我又沒辦法幫他們,怎麼辦呢?師:我們小五班的小朋友們可以來幫水寶寶搬家嘛?

  水媽媽錄音:那太好了,真是太謝謝小五班的小朋友們了。

  師:那小朋友們打算用什麼辦法水寶寶搬家呢?

  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回憶生活經驗2、教師介紹材料

  師:水媽媽發現小五班的小朋友可真聰明,她也為我們準備了很多材料,我們來看一看有沒有你剛剛說到的呢?

  出示各種材料,引導幼兒說出其名稱。孩子幫水寶寶搬家時,可以用這些材料,也可不用:如:用兩手捧水等,看誰想的辦法好…

  3、幼兒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師:工具我們已經拿到了,你來試一試幫水寶寶搬家吧,看看哪種工具可以更好的幫水寶寶搬家。

  三、結束

  請小朋友互相說一說自己是怎樣幫水寶寶搬的家,你在幫水寶寶搬家的時候發現了什麼?

  四、活動延伸

  今天幼兒園裡搬水寶寶搬家最棒的工具是娃娃家的大碗,那你家裡有什麼工具可以更好的幫水寶寶搬家呢?小朋友回家可以找一找,拿到幼兒園我們來比一比。

  感興趣的小朋友可以在區域遊戲時繼續尋找適合水寶寶搬家的工具。

  活動總結

  以故事情境“尋找水寶寶”的方式匯入,把水擬人化,賦予他們感情、思想,孩子們從活動一開始就全身心的投入,激發了幼兒參與科學活動的興趣。本次活動的選材貼近幼兒生活,以幼兒生活經驗為基礎,擬人化的情境貫穿其中,孩子們在活動中感知、操作,在活動中發展,使孩子們在不知不覺中掌握所學內容。但在活動時由於沒有前期規則沒有講清楚,導致孩子們搬家過程中將部分水寶寶遺漏在地上,造成地面溼滑,幼兒行動不便。這就要求老師在活動前將問題考慮全面,制定好活動要求,做好前期活動準備。

《幫水寶寶搬家》教案6

  活動目標

  1、能選擇合適的工具幫助水寶寶搬家,探索不讓水灑出來的方法。

  2、幼兒能大膽表達自己的發現,體驗探索的樂趣。

  重點難點

  重點:嘗試用合適的工具幫助水寶寶搬家。難點:探索不讓水灑出來的方法。

  活動準備

  提籃、小筐、塑膠袋(大、小)、果凍殼、紙盒、盆、網籃、小碗、小杯子、礦泉水瓶、樹葉、小盤子、水桶、布袋、小魚網。

  活動過程

  一、出示一杯水————吸引幼兒注意力

  師:小朋友們,你們看看老師的杯子裡裝的是什麼?幼:水

  夏天到了我們能和水寶寶一起做很多的遊戲!誰來說說看和水寶寶都玩過哪些好玩兒的遊戲?

  幼:游泳、踩水、打水仗、漂流……

  師:原來水寶寶和我們玩過這麼多的遊戲,今天水寶寶們又要和我們一起玩遊你們開心嗎?

  水寶寶呀,最近想要搬到新家裡面去,可是他沒有想出好的辦法,你們能替他們想個好辦法嗎?

  幼兒自由發言:……

  師:小朋友們想的辦法都很棒!老師也為小朋友們準備了一些工具。(認識材料)請你們來說一說哪些材料能幫助我們的水寶寶搬家?哪些不能?為什麼?(幼兒發言)

  有些小朋友說能,有些小朋友說不能,那接下來我們就來試一試看看到底能不能成功的幫助水寶寶搬家。

  二、幼兒運水

  1、第一次運水——尋找能夠用來運水的工具

  幼兒用工具進行運水,老師參與幼兒一起運水,並仔細觀察幼兒活動情況,做適當引導。

  第一次集中幼兒:你們覺得什麼樣的工具適合幫水寶寶搬家?為什麼?(幼兒發言,並且把幼兒說不能的工具取出來。)

  2、第二次運水——探索不灑水的秘密

  提問:剛剛在運水的時候,有沒有小朋友遇到什麼問題?水寶寶有沒有灑出來?在運水過程中,有什麼辦法可以不讓水灑出來呢?那這一次小朋友們可以去試一試。幼兒第二次運水,教師觀察幼兒在運水過程中是怎樣保護水不灑出來的,並且適當引導。

  第二次集中幼兒:小朋友們,剛剛你們是用什麼樣的方法不讓水寶寶灑出來的。(幼兒分享過程,教師總結經驗,原來小朋友想了這麼多的好辦法,首先是在選擇工具的時候要選擇瓶口小一點的,動作也要稍微小一點,走路的速度也要放慢一些。)

  3、分組運水——提升經驗、嘗試合作

  小朋友們幫水寶寶搬了新家以後,它們想進行一次不一樣的旅行,那這一次我們換一種方式幫水寶寶旅行,分組比賽,看看哪一組的小朋友能夠在不灑水的情況下運的又快又多,最快幫助到水寶寶到達旅行的地方。(徵求幼兒意見分組,若不能,老師再進行引導分組。)

  遊戲開始,教師觀察每一組運水情況,運完以後,請勝出的一組分享如何在不灑水的情況下運的又快又多,教師總結提升幼兒經驗。

  活動總結

  1、活動目標的達成情況較好,每個環節都是圍繞著目標來進行的。

  《幫水寶寶搬家》的整個活動透過三次的嘗試與探索,所以活動從始到終,幼兒參與的積極性都非常高,主動性也較強,透過現場探索哪些材料能夠運水,把不能的材料甄別出來,並獲得怎麼樣能夠運更多水的辦法。比如:保持平衡、走慢一點、用手捂著上面空的地方。而每個環節的安排與設計,都是圍繞著活動的目標來開展的,也為目標的達成服務的,如:引導幼兒嘗試運水找出能夠用來運水的材料;讓目標2自然而然的達成。

  2、幼兒體驗了成功的喜悅,滿足了情感的需要。

  對於科學活動來說,重要的就是孩子們的參與與自主探索,所以在設計這個活動時也考慮到班級幼兒的年齡特點,於小班的孩子們他們熱衷於動手去感知的遊戲,活動中幼兒都在比較積極、愉快參與。幫助水寶寶搬家時也比較興奮,能夠感受到孩子的那種積極和興趣。整場活動下來孩子們都能夠自主自由的去選擇材料,去探索方法積極的投入到活動中,孩子們都積極參與,樂在其中。

《幫水寶寶搬家》教案7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體驗玩水的快樂。

  2、激發幼兒的合作和創造意識。

  3、鼓勵幼兒運用各種感官,初步感知水的特徵。

  活動準備:

  塑膠水盆若干;大、中、小透明杯子(大杯盛清水、中杯盛牛奶、小杯盛醋);玩水材料:空礦泉水瓶、毛巾、塑膠袋、小籃子等。

  活動過程:

  一、引出課題

  1、今天,我和水媽媽一起帶著水寶寶來到了這裡,可是看樣子水媽媽好像不太高興,我們一起問問她好嗎?“水媽媽,您為什麼不高興呀?”錄音:“我的孩子水寶寶不見了,我很傷心。”我們一起把水寶寶找出來好不好?

  2、每個小朋友跟前都有三個杯子,水寶寶就藏在其中的一個杯子裡,你可以用看一看、聞一聞、嘗一嘗等辦法把水寶寶找出來

  3、幼兒操作,教師巡迴觀察。

  4、提問:你怎麼知道這裡面藏的是水寶寶?你是怎麼找出來的?誰是什麼顏色?什麼味道的。

  5、教師小結:水是沒有顏色沒有味道的。

  6、請小朋友告訴水寶寶以後不要再調皮了,並把水寶寶送到水媽媽的身邊。

  7、現在老師要送給水寶寶一個小禮物,請小朋友閉上眼睛,睜開眼看看是什麼?(小花)你是怎麼知道的?

  教師小結:水是透明的。

  二、幫水寶寶搬家

  1、老師:水寶寶都找到了,水媽媽怎麼好象還有心事,我們再一起問問她:“水媽媽您怎麼還是不高興?”錄音:我的一些孩子要搬家,我又沒辦法幫他們,怎麼辦呢?老師:我們來幫水寶寶搬家好不好?錄音:那太好了,你們若幫水寶寶搬完家,我就告訴你們一些水寶寶的秘密。

  2、教師介紹材料:出示各種材料,幼兒說出其名稱。要求孩子幫水寶寶搬家時,可以用這些材料,也可不用:如:用兩手捧水等,看誰想的辦法好,再幫水寶寶搬家時,還要注意觀察、發現水寶寶的秘密。

  3、幼兒操作,(先往小籃子裡搬)教師巡迴指導。

  4、老師:拿起小籃子看看,裡面有沒有水寶寶?他們到哪裡去了?(幼兒回答)教師:他不能住在這裡,他會流出來的,那乾脆我們就把水寶寶搬到這個小動物盆裡吧,看那一組的小朋友最先搬完。

  5、幼兒操作。

  6、請小朋友互相說一說自己是怎樣幫水寶寶搬的家,你在幫水寶寶搬家的時候發現了什麼?

  7、個別提問,問題同上。

  8、小結:誰會流動。

  三、水媽媽告訴幼兒水寶寶的小秘密(小結):水寶寶是沒有顏色、沒有味道、是透明的,還會流動哪,你知道了嗎?

  老師:水媽媽剛才說的這些,其實我們早就知道了,小朋友真了不起,為自己鼓鼓掌。

  四、遊戲:快樂的小溪流,並提問有關水的特性的問題(複習鞏固)。

  延伸活動:

  簡單介紹水的用途,並教育幼兒節約用水。

  活動自評:

  小班幼兒的思維還處於直覺行動向具體形象過渡的階段,他們對事物的理解往往要透過自己的親身活動來實現,因此,整個活動以幼兒的親自感知、操作、擺弄為主。如:看一看、嘗一嘗、聞一聞,幫水寶寶搬家等,瞭解水的特性,同時由於小班幼兒的認知能力還比較弱、他們很難自覺發現水會流動的特性。所以活動中給孩子們準備了一些材料,藉助這些材料設法使水的這一特性顯露出來,使幼兒親眼目睹這一現象,這樣幼兒才容易理解。小班的幼兒特別喜歡聽故事,把東西擬人化,賦予他們感情、思想,於是我就把水比喻成水寶寶和水媽媽,利用幫水媽媽找孩子、幫水媽媽的孩子搬家等情節把整個活動串起來,使孩子們在不知不覺中掌握所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