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小班綜合優秀教案《有趣的腳》含反思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我們應該怎麼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小班綜合優秀教案《有趣的腳》含反思,歡迎閱讀與收藏。
設計思路:
小班幼兒剛如園不到一個月,依賴性較強,在每天入園和離園中都發現他們基本是父母抱來抱去的。我們在要求家長放手讓幼兒自己走的過程中,遇到了孩子的哭鬧和家長的不捨。如何解決這一老大難的'問題,我們決定從孩子入手,開展關於腳的有趣遊戲,讓孩子透過小腳丫的各種遊戲,對其產生興趣。進而瞭解小腳丫的用處,解決家長的難題。
活動目標:
1、在活動中感知自己小腳的特徵和特點,瞭解自己的小腳丫及其簡單的功能,產生初步的探索興趣。
2、體驗穿大鞋的樂趣,鍛鍊身體的協調性。
3、能在集體面前大膽發言,積極想象,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4、能認真傾聽同伴發言,且能獨立地進行操作活動。
活動準備:
成人的鞋子(每人一雙)、磁帶《大鞋和小鞋》、佈置一塊地毯。
活動過程:
1、自由坐在地毯上,做腳的遊戲。
師:今天我們來和小腳丫來做遊戲。
小腳丫在哪裡?有幾隻?
(師生一起脫襪子)
2、你的腳上有什麼?動一動。(點數腳趾)
摸腳背、腳底、腳跟,知道它們的名稱及所在部位。
3、過身體動作引導幼兒瞭解腳的作用。
師:我們的小腳可以幹什麼?
遊戲:小腳丫
小腳丫,真能幹
走一走,走一走
轉個圈圈跑回來
(把“走一走”改為跳、踢等動作進行遊戲)
4、遊戲:穿大鞋
(1)師:哎呀,腳踩在地板上感覺好冷啊!天冷了,我們怎麼來保護小腳啊?
大人有大人的鞋子,小孩有小孩的鞋子,要是我們穿上大人的鞋子,那有多有趣啊!
(2)尋找自己帶來的媽媽爸爸的鞋子
穿上大鞋後自由活動,走一走,跳一跳,踢一踢,感受穿大鞋的樂趣。
5、穿回小鞋,整理大鞋
師:媽媽爸爸的鞋子真大啊,我們小孩穿著太不方便啦,我們還是穿回自己的小鞋去到外面去玩吧!
(把媽媽的鞋擺放成整齊的一排)
評析:
小班階段幼兒知識經驗不夠豐富,但對周圍世界充滿濃厚興趣,本次活動選材來源於幼兒的生活,符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小腳是每個孩子都有的,卻很少有機會仔細觀察它,在遊戲中萌發幼兒對身體的初步探索興趣,我認為是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根據小班幼兒“認識很大程度依賴於行動”的特點,在活動形式的安排中,著重幼兒的直接體驗,透過看、說、摸、跳、玩等形式,讓幼兒充分感知、認識腳的的各部分名稱及特徵。
活動中加入了“穿大鞋”這個遊戲,孩子們穿上爸爸媽媽的鞋後,心情會很激動,透過走一走,跳一跳等活動,感知到了媽媽的鞋子大,自己的鞋子小,又結合了大小的認知概念。這一設計符合小班孩子愛穿大鞋的特點,真正體現了玩學交融,使他們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學習。從而使孩子得到了發展。
反思:
實戰下來,我覺得孩子雖然比較開心,可是和我預設想象的還有距離,孩子由於老師的考慮不周,沒有形成較好的規則意識,透過反思和其他老師的指導,我發現了需補缺的地方,作為教師,我應該更仔細的考慮問題,要做到做一百個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