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案> 早期國家的產生與發展4教案

早期國家的產生與發展4教案

早期國家的產生與發展4教案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早期國家的產生與發展4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一、教材分析

  本課主要向我們介紹了在夏、商、西周時期,最高統治者維護自己和本階級的統治、維護當時嚴密的階級結構和森嚴的等級關係的手段以及當時的社會階級狀況,是學生了解夏、商、西周時期社會與國家概貌的極其重要的一課。本課分為三個子目:“西周的分封制”主要介紹了最高統治者周王是如何透過分封制來維繫等級關係、管理廣大地區的。“貴族平民和奴隸”介紹了當時的階級結構和不同階級的社會地位、社會分工情況。“軍隊、刑法與禮儀教化”向學生描述了奴隸社會的國家機器,指出了奴隸主階級是透過暴力鎮壓和禮儀教化相結合的雙重手段來統治人民。

  二、學情分析

  這一課概念性知識偏多,內容較為枯燥和抽象,所以,教師在指導學生學習過程中,採用多種形式的教學方法、教學手段,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發揮學生的創造性,非常重要。同時,學生對夏、商、西周也應該具備一定的相關知識儲備,從而,對概念的探究有興趣。

  三、教學和學習目標

  1、學習西周的分封制,說出西周分封制的內容,瞭解奴隸社會管理國家的方法和手段。

  2、編演歷史短劇,模擬西周分封的情景,增強合理的歷史想象能力。

  3、透過對“分封制”、“禮儀教化”內容的學習,瞭解中國古代尊祖敬宗這一優良傳統形成的歷史淵源。

  四、教學理念和方式

  在這一課,教師的引導作用非常重要,只有老師採取了合理的引導方式,找到一個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才有助於學生積極參與,發揮思維的創造性,激發學生的歷史想象力,從而理解本課較為枯燥、抽象的概念。透過教師的主導作用,啟用課堂的主體,使學習主體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

  五、教學過程

  (一)教學準備階段

  教師必須要鑽研教材,研究教材中出現的概念,爭取用深入淺出的辦法讓學生理解這些概念。為此,教師必須找到合理的教學方法,讓學生樂於接受,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組織學生編演歷史短劇,要提前做好準備工作,包括劇本、角色搭配等。

  (二)教學過程

  1、問題匯入。

  ①統治者打下了江山,建立了自己的國家後,管理範圍空前擴大,這時候,他迫切要做什麼事情呢?

  ②如果你是西周的統治者,你會想什麼方法來管理自己的國家?說說你的設想。

  ③下面就讓我們來看看,西周的統治者是怎樣管理自己的國家的'。

  2、學習新課。

  ①自主嘗試,點撥授法。

  A、請同學們閱讀教材,說一說西周統治者採取什麼樣的方法來管理空前擴大的領土?

  B、西周統治者把管理地方的人稱作什麼?他們跟周王有什麼關係?這些人為什麼願意接受派遣去管理地方?

  C、周王把土地和臣民分封給諸侯後,周王又採取什麼樣的方法控制諸侯王?

  D、周王通常把諸侯國設在哪些區域呢?

  E、周王分封主要是自己的子弟和同姓,為什麼還要分封功臣和前代的貴族後裔?

  ②發揮想象,自主探究。

  A、演歷史短劇——西周分封的情景。

  B、6位同學分別扮演周王,謫長子,周的二兒子,侄子(代表同姓),功臣以及夏、商等前代貴族的後裔。臺詞內容包括:周王如何授土、授民;受封者如何接受分封,並對周王表示孝忠;為什麼對受封者分封;分封什麼東西等。讓學生們一邊觀看一邊思考老師在前面提出的問題。

  C、畫出西周分封制的示意圖,說一說分封制有什麼作用。

  ③啟發誘導,鼓勵釋疑。

  A、夏、商、西周社會有哪些階級?夏、商、西周是依據什麼確定等級身份?

  B、貴族、平民和奴隸,他們的主要區別是什麼?

  C、設計一幅西周社會網路示意圖。

  D、殘酷的壓迫必然會引起平民和奴隸的反抗,奴隸主貴族又採取什麼樣的手段來維護自己的統治呢?

  ④自主檢測,鞏固評價。

  A、能夠理解分封制,並說出分封制的主要內容。

  B、能讀懂分封制的示意圖。

  3、課堂小結。

  本節課,我們學習了夏、商、西周管理國家的制度以及當時社會各階層之間的關係。西周的統治者依據血緣關係遠近,實施了分封制,促使社會形成了貴族、平民和奴隸這幾個階層,採用了“軍隊、刑法與禮儀教化”雙重手段來管理國家,確立了奴隸制國家管理體系。

  4、板書設計。

  軍隊、刑法

  分封制———貴族、平民、奴隸

  禮儀教化

  六、課程評價

  1、說一說分封制的主要內容。

  2、夏、商、西周國家統治人們的手段有哪些?

  七、教學反思

  這堂課,有大量的概念使學生們難以理解,採用深入淺出的方法將學生引入本課至關重要。所以,我讓學生提前做好準備,編演歷史短劇,在歷史短劇中包含了大量的學習內容,學生非常感興趣,而且,透過短劇,學生更能形象、生動地體驗較為深奧的歷史概念。看完短劇,學生就某些歷史概念、歷史問題進行交流、討論,更加有利於對本課知識的理解。另外,對個別難點問題,老師進行點撥,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因此,這一課整體效果非常好。

  八、教研員點評

  這堂課的教學方法和手段非常適合學生和教學內容,特別是利用編演歷史短劇將深奧的歷史知識形象生動地呈現在學生面前,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學生思維活躍,有創新。學生蒐集、整理材料的能力、組織協調與合作的能力、語言表達能力都得到了有效的鍛鍊,參與表現的意識得到了培養。設計理念中“讓課堂成為交流、展示、發展的平臺”新穎,體現出課改精神,並在課堂中得到很好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