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案> 幼兒園小椅子的表情社會教案

幼兒園小椅子的表情社會教案

幼兒園小椅子的表情社會教案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那要怎麼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小椅子的表情社會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活動目標

  1、知道離開位子要推好小椅子,養成良好的生活行為習慣。

  2、掌握用雙手輕輕推小椅子的方法,知道要愛護小椅子。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知道推椅子的常規要求,有刷畫的經驗。

  2、材料準備:椅子2把,1把外觀上比較完整,l把外觀破損,魔法紙(畫有笑臉和哭臉的白色蠟筆畫),刷子、水彩掌握用雙手推椅子的方法,知道自身行為和椅子的“表情”相聯絡的。

  活動難點

  能根據自己小椅子的表情”,自覺地調整行為。

  活動過程

  1、匯入環節

  (1)以擬人化的形式把“椅子客人”介紹給幼兒,引導幼兒比較並說出兩把椅子在外觀上的區別。

  (2)分別將畫有笑臉和哭臉的兩張魔法紙貼在兩把小椅子上,並用施展魔法的形式,用刷子蘸上神奇的藥水(有色顏料)刷在魔法紙上,將兩種表情刷出來。

  (3)提出問題。為什麼一把椅子笑了,一把椅子哭了呢?

  2、情景故事。

  (1)情景一

  外觀破損的椅子(哭臉):我的朋友離開位子時忘記把我送回家,把其他小朋友絆倒了,我很傷心。

  外觀完整的椅子(笑臉):我的朋友離開位子時,就會把我推到桌子下。(教師示範)

  (2)情境二。外觀破損的椅子(哭臉):我的朋友用力推我回桌子,身上撞出很多傷,好痛啊!

  外觀寬整的椅子(笑臉):我的朋友會用雙手輕輕地把我推回家(教師示範),我現在還是這麼漂亮。

  3、提出問題。

  (1)小朋友應該怎麼做,小椅子才會笑?(2)想想自己的'小椅子是哭了,還是笑了?

  4、親自體驗。

  (1)幼兒按桌到老師處領取魔法紙。

  (2)教師觀察幼兒離開位子時推椅子的行為表現,發給相對應的表情畫。(適當進行提示)

  (3)幼兒刷畫,看錶情。預想及指導策略:對刷出笑險的幼兒,教師予以肯定其行為,給予鼓勵;對刷出哭臉的幼兒,教師引導其反思自己的表現,嘗試正確的方法。

  (4)提問:我們的小椅子為什在笑?

  5、結束環節。

  (1)將椅子放在~起,比比誰的笑聲最大。

  (2)請幼兒將椅子搬固原位,去盥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