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案> 幼兒園小班遊戲優質課教案《傳球點點名》含反思

幼兒園小班遊戲優質課教案《傳球點點名》含反思

幼兒園小班遊戲優質課教案《傳球點點名》含反思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那麼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麼寫?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小班遊戲優質課教案《傳球點點名》含反思,歡迎閱讀與收藏。

  一、活動目標

  1.熟悉同伴的名字

  2.能正確地接球和拋球

  3.發展幼兒的觀察、分析能力、動手能力。

  4.養成敢想敢做、勤學、樂學的良好素質。

  5.樂於探索、交流與分享。

  二、活動準備

  1.一個皮球

  2.鈴鼓伴奏

  三、活動過程

  1.讓幼兒熟悉同伴的名字

  幼兒坐圍成一個大圈圈,做傳球遊戲

  師:①小朋友,現在我們坐成一個(大圓形),上次我們玩過了一個遊戲,叫傳東西,這次我們玩傳小球,好嗎?。你們想和小球一起玩遊戲嗎?(想)

  師:說明規則:

  a當老師的鈴鼓聲響起時,第一個小朋友就把小球傳給旁邊的小朋友,就這樣一個接著一個傳下去。

  b當老師的鈴鼓聲停止時,小球就停止傳送,這時候拿到小球的小朋友就站起來說出自己的'名字:我的名字叫××。

  (第一遍遊戲:主要看幼兒對遊戲的熟悉度)

  ②改變規則:還是跟之前一樣當老師的鈴鼓聲響起時,第一個小朋友就把小球傳給旁邊的小朋友,就這樣一個接著一個傳下去。但是當老師的鈴鼓聲停止時,這時候拿到小球的小朋友不說自己的名字,而是要說出旁邊小朋友的名字:我旁邊小朋友的名字叫××。

  (當幼兒說不出名字時,教師可引導幼兒說出來,然後跟著老師一起講,反覆多做幾次,讓幼兒熟悉同伴的名字。)

  ③兩位教師先示範給幼兒看,邊說遊戲規則邊做傳小球遊戲。

  遊戲規則:幼兒A拋球給幼兒B時喊其名字,幼兒B去接球(在拋球的時候,教導幼兒怎麼拋怎麼接才是對的)保證幼兒的安全。

  幼兒自己動手、動腳操作,體驗傳球遊戲帶來的快樂。

  四、活動延伸

  等幼兒玩法熟練後,可以改變遊戲的方式,把拋球改為給球、滾球,增加遊戲傳球的速度或者增加球的個數。

  教學反思:

  在玩遊戲的過程中還是得老師的不斷提醒,幼兒現在都能說出自己的名字(就是回答的時候聲音比較輕)第一個遊戲還算順利。到了第二個遊戲,很多幼兒還不能說出旁邊小朋友的名字,需要其他小朋友或者老師的提醒。在玩拋球時,大部分幼兒還不會拋,也接不住,在玩的時候顯得很亂。我應該把遊戲規則多強調幾遍的,在以後的日子裡,我會多讓幼兒接觸皮球,多運動運動,以便更好地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