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案> 大班社會公開課教案及教學反思《著火了怎麼辦》

大班社會公開課教案及教學反思《著火了怎麼辦》

大班社會公開課教案及教學反思《著火了怎麼辦》

  作為一名到崗不久的人民教師,教學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對學到的教學新方法,我們可以記錄在教學反思中,那麼寫教學反思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大班社會公開課教案及教學反思《著火了怎麼辦》,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活動目標

  1、讓幼兒掌握最基本的防火、滅火知識和技能,初步形成消防意識。

  2、學會簡單的自我保護方法,懂得生命的珍貴。

  活動準備

  蠟燭若干、酒精燈及燈罩、水、破布、碎紙、消防標誌“嚴禁煙火”、“安全出口”、“火警119”。

  活動過程

  (一)播放小孩玩火引起著火的模擬錄影。請幼兒想出處理辦法,分組討論。

  (二)做小實驗“酒精燈滅了”。啟發幼兒當火剛剛燒起時,可澆水滅火,可用破衣服去撲滅,也可用沙或浸水的棉被蓋住,隔絕空氣滅火。

  (三)出示圖片,幼兒觀察。

  教師提問,啟發幼兒討論。

  1、火燒得很大,自己沒辦法撲滅怎麼辦?(打電話報火警)你知道火警電話號碼是多少嗎?(119)

  2、還需要做什麼?(不要坐電梯、升降機,迅速找到安全出口,離開火災現場)

  3、怎樣離開火場呢?(用溼毛巾捂住口鼻,彎下腰往樓下跑)

  4、為什麼要用溼毛巾捂住口鼻?(大火燒著的許多物體冒出濃煙,人們呼吸困難,容易窒息死亡)

  5、為什麼要彎著腰往外跑呢?(煙火上升導致上層空氣更加缺氧,儘量降低身體,呼吸近地面的氧氣)

  (四)教師小結

  要求幼兒不要玩火,遇上火災會隨機應變,脫離火險。

  (五)各領域滲透

  健康:指導幼兒被火燒傷要用冰或冷水降溫,防止起泡,保護好傷面,防止病菌感染。

  科學:小試驗,火為什麼會燃燒。

  生活中滲透:認識常見的易燃品。

  環境中滲透:預防火災的宣傳畫。

  家庭中滲透:家長向孩子講家庭中火源的安全管理。記住自家的家庭住址和電話號碼。

  活動反思

  自然是如此美好,生活是如此安寧。然而,躲在和平、文明背後的火魔,正窺視著我們。在所有的自然災害中,發生頻率最高的,莫過於火災。一個小小的火星可以使人類創造的'物質、精神財富化為灰燼,可以奪走人最寶貴的生命。新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明確指出: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然而對於火,幼兒缺乏相應的防火知識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