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案> 小班數學優質課教案及教學反思《好餓的小蛇》

小班數學優質課教案及教學反思《好餓的小蛇》

小班數學優質課教案及教學反思《好餓的小蛇》

  身為一名到崗不久的老師,我們要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教學的心得體會可以總結在教學反思中,那麼應當如何寫教學反思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班數學優質課教案及教學反思《好餓的小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活動目標:

  1.在觀察和猜想中積累日常生活中對形的感知。

  2.能按照物體的形狀進行分類。

  活動準備:

  1.PPT《好餓的小蛇》

  2.小蛇圖片、圓形、三角形、正方形食物卡片若干。

  3.房子圖、小樹草地背景圖等。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入,激發興趣。

  1.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個朋友,你們想認識它嗎?它是誰?

  2.這是一條小蛇,是一條好餓的小蛇。

  (二)觀察猜測,積累感知。

  1.感知圓形

  (1)肚子餓的小蛇也想找東西吃,我們來看看小蛇找到了什麼?

  (2)好餓的小蛇吃了蘋果後,肚子變什麼樣了?為什麼?

  (3)小結:好餓的小蛇吃了圓圓的蘋果,肚子就變圓的了。

  2.感知三角形

  (1)猜猜好餓的小蛇吃了什麼東西?它的肚子為什麼會成三角形呢?

  (2)它吃了什麼?還有哪些東西是三角形的?

  (3)小結:小蛇吃了三角形的飯糰,肚子就變成了三角形。

  3.感知正方形

  (1)猜猜好餓的小蛇找到了什麼好吃?它的肚子為什麼會成正方形呢?

  (2)它吃了什麼?還有哪些東西是正方形的?

  (3)小結:小蛇吃了正方形的三明治,肚子就變成了正方形。

  4.感知彎彎的形狀

  (1)猜猜好餓的小蛇找到了什麼好吃?它的肚子為什麼會變成彎彎的呢?

  (2)它吃了什麼?還有哪些東西是彎彎的?

  (3)小結:原來有些東西呀,咬掉一些,吃掉一點,就會變成另外一種樣子,彎彎的東西,可能是一根香蕉,也可能是一片咬過的西瓜哦…(三)操作體驗,鞏固提升。

  1.觀察比較。

  (1)出示貼上在紙板上的'小蛇,集體觀察比較。

  小蛇的朋友有什麼不同?

  (2)引導幼兒從帽子形狀不同進行觀察。

  小結:原來小蛇朋友頭上戴的帽子形狀不一樣,有的是圓圓的圓形,有的是三角尖尖的三角形,有的是四四方方的正方形。

  2.請一幼兒示範。

  (1)請你幫這條小蛇去找一樣它喜歡吃的東西好嗎?

  (2)你的小蛇吃了什麼呀?為什麼要給它吃一個圓圓的蛋糕呀?

  3.集體操作。

  (1)提出要求:幫助小蛇找出和它的帽子一樣形狀的食物。

  (2)幼兒自由操作。

  (四)分享交流,積累經驗。

  1.分享交流:你給小蛇吃的是什麼呀?為什麼?

  2.遊戲“送小蛇朋友回家”。

  3.小結:小朋友們都幫助小蛇朋友們找到了它喜歡吃的東西,而且圓形帽子小蛇回到了圓形房子裡,三角形帽子小蛇回到了三角形的房子裡,正方形帽子小蛇也都回到了正方形的房子裡。小蛇朋友們好開心哦,它們說:“謝謝小朋友,請小朋友們到我的家裡玩玩吧。”

  活動反思:

  透過本次的活動,幼兒對圖形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並能和日常生活中的物體聯絡起來,孩子樂於聽故事,孩子的想象力有了進一步的提高。但有些寶貝上課時積極性不是很高,再動手方面需要加強練習,本節課有些欠缺,應把正方形了列入其中,應多一些孩子操作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