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一年級上冊《ɑo ou iu(第二課時)》語文教案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準備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快來參考教案是怎麼寫的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部編版一年級上冊《ɑo ou iu(第二課時)》語文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課時目標
1.藉助拼音,正確認讀“小橋、流水、垂柳、桃花”四個詞語。能正確朗讀兒歌《歡迎臺灣小朋友》。
2.認識“小、橋、臺”3個生字。
3.能正確書寫音節詞“xiǎo niú”。
教學過程
一、匯入。
小朋友們,上節課我們認識了ɑo、ou、iu這三個複韻母,還學會了書寫。這節課接著學習,看誰最先學會拼讀音節、背誦兒歌。
二、學習音節詞。
1.過渡:我們一起去公園玩一玩吧!在公園裡,你看到了什麼?
2.引導學生說話:你看見了什麼?引導學生觀察圖片:不遠處是一座--(小橋),橋下是--(流水),近處有--(垂柳、桃花)。
3.詞語認讀。
(1)請小朋友們拼一拼,讀一讀。
(2)指名拼讀,“流”和“柳”是邊音,提醒發音準確。
(3)去掉拼音試著讀一讀。
4.看圖理解詞語。
(1)小橋:公園裡的這座橋,小小的,架在一條小河上,小朋友們很喜歡在小橋上走來走去。你還見過什麼“橋”呢?我們一起讀讀這個詞語。
(2)流水:橋下,小河裡的水在嘩啦啦地流著。你們看“流水”這兩個字裡的筆畫,多像水流動的樣子。誰能讀好這個詞語?(指名讀)
(3)垂柳:“垂”表示向下的意思,如下垂、低垂。小朋友們看看圖,為什麼稱這棵柳樹為“垂柳”呢?(長長的柳條一根根垂下來)柳條像一根根長辮子,垂在小河邊,像一位美麗的姑娘。誰能美美地讀讀這個詞語?
(4)桃花:讓我們走近了去看看桃花(課件出示桃花圖片)小朋友們,誰來說說你看到的桃花是什麼樣子?你能讀好這個詞語嗎?(指名讀)
5.幾個詞語就向我們展現了公園美麗的風景,我們一起讀這幾個詞語吧。
設計意圖
結合圖畫讓孩子理解詞語的意思,比起乾巴巴的解釋要生動形象許多,孩子們接受起來也會好很多。結合圖畫和講解,孩子們很容易就能理解“垂柳”的意思,從而體會詞語的巧妙。
三、學習兒歌。
1.同學們學得可真認真啊!下面我們一起來讀一首有趣的兒歌,名字叫《歡迎臺灣小朋友》。同學們一定會喜歡的。
2.出示兒歌:請小朋友們自己拼一拼紅色的音節,指名拼讀。
3.聽教師讀讀兒歌,教師讀到哪裡,小朋友的眼睛跟著看到哪裡。
4.兒歌裡歡迎哪裡的小朋友?(出示:臺灣)你知道臺灣在哪裡嗎?臺灣是一個地名,那裡是我國最大的島--臺灣島。
5.跟教師讀讀這首兒歌,注意在跟讀的時候關注不認識的字,記住它的讀音。
6.指名逐句讀兒歌。
7.試著邊做動作邊讀兒歌,想想用怎樣的動作表現。指名錶演讀。
8.這首兒歌裡有2個生字寶寶,讓我們記住它們的名字“小、臺”,再說說含有這些字的其他詞語和句子。
設計意圖
整節課充分體現了讓學生在遊戲和活動中學習漢語拼音的過程。自己讀兒歌,創設情境,讓學生表演,體現了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在表演中獲得了體會,在探究中獲得新知。
四、指導書寫音節詞。
1.小朋友們,從第9課開始,我們就要學習書寫音節詞了。今天要學寫的音節詞裡包含了這一課的複韻母,我們先來拼一拼。
2.觀察:請小朋友們觀察音節詞在四線格中的位置,你覺得寫好音節詞要注意什麼呢?
(1)學生觀察,發言。
(2)教師總結,提醒:兩個音節之間要空開大約一個字母的位置,同一個音節裡的字母要靠緊。
3.教師範寫,提醒:在四線格中寫完所有的字母后再標聲調,不要看一個字母寫一個字母,要看一個音節寫一個音節,養成好習慣。
4.學生描紅,書寫。
5.教師巡視,提醒寫字姿勢,反饋書寫中存在的問題。
設計意圖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給孩子寫好拼音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教給孩子們怎麼去觀察,該注意些什麼。孩子們學會了,教師也輕鬆了,孩子們的語文素養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教學反思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提出:漢語拼音教學儘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動和遊戲為主,漢語拼音是學生學習漢字的途徑。學生學習漢語拼音,是一個從言語實踐中來,又回到言語實踐中去的過程。教師應創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積極開發課程資源,靈活運用多種教學策略,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會學習。本著這一思想,本課教學設計意在體現兩點:一是引導學生聯絡生活實際,學會三個複韻母的發音和音節的'拼讀;二是在教學過程中把學拼音與識字、讀文有機結合起來,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
一、遊戲匯入,激發興趣。
一年級的孩子活潑好動,抓住了孩子的注意力,你就等於抓住了整個課堂,因此,根據一年級孩子的年齡特點,我設計了一個“好朋友、手拉手”的小遊戲,很快地就吸引了孩子們的注意力,為下面課堂教學的展開做好了鋪墊。
二、各種形式的讀,調動孩子學習的興趣。
拼音教學就應該讓孩子們張嘴去讀,大聲去讀。根據兒童的特點,我採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在反覆認讀中牢固地掌握複韻母的準確拼讀,比如多樣的讀:教師範讀、學生自讀、同桌相互糾讀、開火車讀、學生當小教師教讀、表演讀等,整個過程生動活潑、輕鬆愉悅,使學生始終保持濃厚的興趣和集中的注意力,並透過反覆練讀達到牢固地掌握複韻母認讀的目標。
三、自主學習,互幫互助。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在教學複韻母的四聲時,我大膽地採用“先扶後放”的教學方法,在帶著學生學完ɑo的標調後,讓學生嘗試ou和iu的標調,讓學生當“小教師”檢查其餘學生對韻母的四聲的掌握情況。這一環節的教學,既體現了教師引導的作用,也充分體現了學生的自主學習和互幫互助。
在這一節的拼音課堂上,我感悟到孩子們在學習拼音的時候,除了教給孩子們正確的發音,還應該更多地去引導孩子到生活中去找字母、找拼音,為以後的生字教學做好鋪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