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優質美術教案《我的動畫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教案應該怎麼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大班優質美術教案《我的動畫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活動目標:
1、感知改變各方向的鼴鼠形象特點,學習鼴鼠的簡單畫法。
2、學習用語言表現繪畫內容,激發幼兒對創作動畫片的興趣。
活動準備:幼兒已聽過或看過《鼴鼠的故事》、自制鼴鼠(身體各部分可分開)。
教師範畫《鼴鼠和雞的故事》、記號筆、紙。
活動過程:
一、認識小鼴鼠。
1、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位新朋友,它有些害羞,我們一起數一、二、三請它出來,好嗎?(展示鼴鼠的背影)有誰認識它?
2、教師說小兒歌:葫蘆頭上三根毛,身體胖胖短短腳,是個鑽洞的小能手。
它的小腳呢?(原來老師忘貼了,貼上)它的身上還差什麼?(小手、眼睛、嘴巴)眼睛象燈籠,嘴巴三角形,師分別貼上。還少了什麼?(師出示肚子)問:這是什麼?肚子是什麼顏色?象什麼?(師貼上)
3、誰來說說鼴鼠在幹什麼?你怎麼知道他在打招呼?
變換鼴鼠的動作問:它在幹什麼?(撓耳朵、想問題------)變換鼴鼠的動作問:它在幹什麼?(哭、害羞-----)還可以表示什麼意思?你怎麼知道的?(看它的手勢)
4、教師小結鼴鼠的'心情。
5、現在老師做幾個動作你們來猜猜是什麼意思?
6、我們再來看鼴鼠(變化成側面)問:現在它在幹什麼?(走路、逃走------)
7、不同的動作表示不同的意思,我們把許多不同的動作連在一起就可以告訴大家一個有趣的故事,動畫片就是這樣製作出來的。
二、欣賞動畫片
1、老師畫了一個關於鼴鼠的動畫片,你們想看嗎?
2、展示第一幅圖:小鼴鼠在幹什麼?(路上走)發現了什麼?(石頭、雞蛋)展示第二幅圖:它想對雞蛋幹什麼?(拿回家)你怎麼知道的?師模仿走路問:它留下了什麼?
展示第三幅圖:發生什麼事?(小雞出來了)你怎麼知道?(頭、腳)鼴鼠怎麼樣?(高興)想幹什麼?(摸一摸)展示第四幅圖:發生什麼事了?(小雞跑走了)還怎麼了?(踢了它一腳)你怎麼知道的?(頭上有包)還也許怎麼了?(摔交了)你怎麼知道的?(躺在那裡)這個動作還可以表示什麼意思?(睡覺、打滾-----)
3、老師設計動畫片有意思嗎?他的名字叫〈鼴鼠和雞的故事〉你想設計一個鼴鼠的故事嗎?你準備設計鼴鼠和誰的故事呢?
4、鼓勵幼兒大膽講述。
三、幼兒自主設計動畫片教師指導,鼓勵幼兒設計和別人不一樣的動畫片展示幼兒作品請幼兒相互講述自己設計的動畫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