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美德> 傳承中華美德作文合集6篇

傳承中華美德作文

傳承中華美德作文合集6篇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怎麼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傳承中華美德作文6篇,歡迎大家分享。

傳承中華美德作文 篇1

  中國是世界文明古國,悠悠五千年的的歷史,沉澱了豐富的民族文化。傳承中華美德是我們肩負的神聖使命。

  傳承中華美德,首先是熱愛祖國。古往今來,熱愛祖國的事例不勝列舉。比如為了抗日救國而獻身的張自忠;為喚醒國人而橫眉冷對的魯迅先生;放棄美國重金聘用而回國的華羅庚……他們都是熱愛祖國的楷模。當然也有為了個人利益而賣國求榮的人。這就更要求我們時刻不忘熱愛祖國。

  其次是孝敬父母。尊老愛幼一直是我們的傳統美德。古來就有“百善孝為先”之說,我們耳熟能詳的“黃香溫席”的故事講的就是孝敬父母的故事。父母辛辛苦苦把我們養育成人,我們要好好學習,學好了本領好孝敬他們。不僅要孝敬父母,還要尊敬師長,愛護我們的同齡人,保護比我們小的小朋友都是我們應該做的。

  再就是勤儉節約。“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我讀過《上下五千年》,知道漢朝的時候有文景之治,唐朝的時候有貞觀之治,正是在帝王帶領的勤政下,才有了國力的強盛和經濟的繁榮。記得過年的時候貼對聯,有個對聯是“勤儉持家遠詩書繼世長”,說的就是勤儉節約。我們現在能做的就是熱愛勞動;愛惜糧食、節約用水、不浪費一張紙一支筆;衣服只要乾淨就好,不攀比……從一點一滴做起,積少成多。

  現在我們國家倡導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富強 民主 文明 和諧 自由 平等 公正 法治 愛國 敬業 誠信友善”就是從各個層面要求我們能夠弘揚中國文化,傳播中華美德。

傳承中華美德作文 篇2

  相信每一個人都希望每天一走出去,看見的是乾淨的街道,聞到的是路邊鮮花的芬芳。但是,在這美麗的環境背後需要的不僅僅是清潔工人的努力,而更應該是我們每一個人文明的行為習慣。

  文明行為是日常中的小細節,都不容忽視。就像你隨地丟了一張指甲大小的紙張在地上,隨手摺斷了一根小樹枝在手上把玩,又或者是你因為心情的煩躁與人交談時隨口罵的一句髒話。雖然這些都是一件小事情,但往往會讓別人對你的這種行為留下一個粗魯的印象,被認為是一個沒有文明修養的人。

  或許很多人認為,光靠一個人去履行著文明的義務有什麼用?其實並非無用,這需要你的堅持。也許你覺得自己一個人的力量不夠強大,但你的一次行動會吸引眾多人關注的目光,你的.一個倡議會得到眾多人積極的響應。或許也有人認為文明,只是單單的不講粗話,不隨地吐痰,丟垃圾,不破壞公物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便是一個文明人了。其實這只是做人最基本的要求了,還遠遠不足於稱為文明人。

  “文明”的真正的含義到底是什麼呢?它是你看到地上的一塊垃圾而彎腰拾起丟進垃圾桶的表現,是你遇到親朋好友一個簡單的點頭微笑,是你碰到教師同學的一聲問候語,是你請教別人問題時真心的一句感謝語,是你不小心撞到別人不含糊敷衍的一聲抱歉,是即使心情煩躁也忍住不罵粗話的文明行為舉止……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與人相處時大多時候都是透過言語談吐去交流,去溝通。俗話說“良言入耳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有時候就是因為一句話就能給予他人很大的安慰,鼓勵他人加油不要灰心,即使處於寒冷的冬季也能感到暖意,但當你的一句不悅耳的話,如一把利劍,對他人造成心靈上的創傷,就算即使處於炎熱的酷暑,也會讓人感到陣陣的寒意襲來。

  所以,當話語還未出口時要先思考下是否傷害到他人,可以委婉一點地告訴對方,既不會毀了自己的形象也不會造成兩個人之間的隔閡。言語談吐文明,也是美德之一。

  文明,它是一種美德,是一種文化修養,雖然渺小,但人人都實踐起來,那麼帶給社會的影響一定不小。為了明天你我都生活在美麗乾淨綠化的環境下,一起攜手共創文明吧。劉備曾說:“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不要因為一件小事情而不做,更不要因為一件小惡事而縱容自己去犯錯。

  我們要做一個文明的人,傳遞一份正能量,讓社會上的每一個人都做一個有文化修養,行為舉止,言語談吐都文明的人。中國素有禮儀之邦的美稱,禮貌待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中華兒女應將這份文明美德傳承下去。讓我們攜手共創文明,打造更美麗更文明更美好的明天,讓我們每一個人都做有文化修養的文明人。

傳承中華美德作文 篇3

  中華的文化有深厚的歷史背景,那是幾千年來的沉澱和積聚,每一次的民俗民風都有著其最獨特的傳說和文化背景,每一個節目都有上古的史載和存在流傳的價值。西方簡明快捷的文化似乎更易被接受,但中國文化的橫深和縱深是不容許被遺忘和取代的。在經濟平穩快速增長的時代背景之下,每一箇中國人,每一個華夏兒女都有責任深思中國傳統文化得以儲存並流傳的方法。在某種意義上,那是中華民族得以穩站世界民族之林的出路,那是一個以禮治國的民族得以豐富和充實的出路。

  雖然那瑰寶仍以痛心的速度流失著,但我們還是看到關注的目光正移向它們。

  舉世矚目的奧運會開幕式便是最好的例證,在那次盛會上,我們看到了千人擊缶的恢宏場面,我們聽到了“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的古誦,我們被崑曲的悠揚感動,我們被活字印刷術的精妙而懾服。張藝謀傾盡心血向世界展示了一個文化悠遠的東方古國,也向每一箇中華兒女訴說了傳統文化的價值和珍貴。

  當越來越多的省份開始把民俗民風申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當新年的鐘聲敲響時我們又可以聽到喜慶的鞭炮聲和飛舞的秧歌綵帶時,當在傳統節日裡我們都有機會去重溫過去的習俗時,我們有理由相信,中國傳統文化的出路不再是個讓人永遠擔憂的問題,中華兒女終會將每一個傳說每一處風俗留給後人,手手相承。

  凡事有利必有弊,在古人思想中優秀的固然比比皆是,思想糟粕亦不少,人們如果不假思索地亂用,無異於讓古人的謬誤與自己的歪理疊加,錯上加錯。儒家思想中有“三綱五常”,其中“五常”為仁、義、禮、智、信,屬於中華傳統優良品質,值得我們代代相傳。相比之下,“三綱”——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由於時代的侷限,在自由民主的今天則顯得格格不入。在小部分家庭中,大男子主義的丈夫一心要凌駕於妻子之上,自恃為一家之主,處處專制獨裁,美其名曰遵循中華傳統的綱常之道,結果往往是導致妻子不堪重負,情感破裂。至於部分已為人父者更是死守“三綱”不放,在與子女的交流過程中缺乏平等對話,沒有尊重互信,取而代之的是強權甚至暴力,淪為失敗的家長。

  身為年輕的一代,我們擁有的是青春活力,學習能力得天獨厚,但我們涉世未深,缺少的是理解與辨別。在接受古典文化薰陶的道路上,我們需要多聞闕疑,博學勤思,讀懂古人的思想,更要明察秋毫,善於分辨,取古人精華去腐朽糟粕。正如古人云:“兼聽則明偏信則暗。”

傳承中華美德作文 篇4

  經典,是一泓清泉,盪滌了我塵封的心靈;經典,是一條路,容我堅定的走下去;經典,是一首唱不完的歌,每當唱起她,心中就湧起說不完的溫暖。

  ——題記

  經典篇目,曠古詩詞,典雅美文是怎麼來的呢?

  她是精神的昇華,意志的濃縮,是一種百折不屈、艱苦奮鬥的美德。她從口口相傳中獲得生命,從高尚的中華品行中得到靈魂,最終落在紙上,為後人留下了無盡的遐思、啟迪。在歷史裡,在書籍裡。

  她是《論語》中掉落的珍珠——“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是孔夫子的諄諄教誨,是眾弟子知行合一的凝聚,更是華夏五千年一脈相承的知識信仰。多少學子因有她而奮起,多少學子憑藉著她的激勵走過了寒窗苦讀的歲月……如今,《論語》學習納入了中小學生課程,每當我聽到那熟悉的讀書聲從視窗傳出,我就知道,這種文明,又得以傳承了。

  她是從《史記》的竹簡間落下的繁花——在濃墨的背後,是一個又一個偉大王朝的背影。現在的我們,面對如此曠世之作,又會有誰理解司馬遷在牢獄中創作的辛酸!那是一種常人無法想象的堅韌與鬥志,在血與淚的沖刷下驚世而出。這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著作,只有時間會懂,歷史會懂,意願傳承經典的人,才會懂……

  她是經歷史長河中的浪潮淘洗過的金沙——是曹操“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偉志;是諸葛亮“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的儉樸;是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錚錚骨氣;是杜甫“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決心;是陸游“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的愛國之志;也是李清照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的巾幗之志,更是辛棄疾的“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的報國之心。

  茫茫歷史長河,賜予了我們無盡的美德與精神,為子子孫孫留下寶貴的文學財富!且欲仰天高嘆——噫,吾之大國經典,萬古長生!

  在經濟大潮波浪翻滾的今天,她融入童聲中的《三字經》《弟子規》。言語精短卻意味無窮——教我們文化,教我們生活起居,教我們做人……總之,作為啟蒙經典,她有獨樹一幟的魅力,為純潔的心靈上種下了可貴的美德。

  這是一份信仰、一種精神、一種毅力。

  我們更應該繼承,並將其發揚光大,讓中華民族的美德世世代代,生生不息的走下去。

  經典,是一泓清泉,盪滌了我塵封的心靈;經典,是一條路,引領我堅定的走下去;經典,是一首唱不完的歌,我願身體力行,將那經典美德發揚、光大!

傳承中華美德作文 篇5

  記得從我記事起,父親就一直規範我們的言行,比如吃飯,在沒有特殊的情況下,一定要等家人到齊才能一起開動,父親說,當忙碌的一天結束,你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到家,看著那滿桌飯菜,還有最愛的家人在等候著你,那是一種來自家獨有的幸福感。就這樣,父親讓我們體會了家人的尊重、家的親情、家的溫暖。

  小時候,父親、母親就經常教導我和姐姐要勤勞,講述了許多名人因勤勞而獲得成功的故事,從小起“勤勞”二字就深深的印在了我們的腦海裡。每到休息日,父親、母親就帶領著我和姐姐一起打掃衛生。父親擦窗戶,母親洗衣服,姐姐拖地,我擦桌子。不用一會功夫,我們的家就乾淨極了。勤勞的家風使我感受到了生活的快樂,家庭的溫馨。

  父親還教給我們很多做人的道理,比如節儉興家,浪費可恥,這個淺顯的道理深深地印在我的心裡,影響著我的言行,看起來微不足道,但實際上它是我們世代傳承的傳家寶。在物質生活不斷提高的今天,我們不能讓勤儉節約與孩子們漸行漸遠。作為長輩,我們要以身作則,潛移默化地影響下一代,作為軍人的我經常利用茶餘飯後的空閒時間給我的孩子講艱苦樸素、勤儉節約是我國的文明傳承,興國安邦,經久不衰的制勝法寶。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就要從自己做起,從小事做起。在我家的衛生間裡放了個大水桶,孩子受我們的影響,總是把用過的生活用水都倒在這個水桶裡,進行再利用,從不浪費一滴水。勤儉節約,低碳生活是我們現代生活的主旋律。有時我們還可以教孩子一些生活中的小竅門,比如家裡的冰箱出現異味時,我會跟孩子一起把剝下來的橘子皮、柚子皮洗淨擦乾後放入冰箱內,幾天後,開啟冰箱,清香撲鼻,異味全無,這可是天然的環保型清新劑。現在我家的孩子儼然成了環保小大人、勤儉節約的好幫手。

  當然,我的家風還有很多津津樂道的故事,美好、溫馨的家庭是每個人都想擁有的,我的一家在友愛、互助、向上的家風的沐浴下,幸福生活著。就算面對暴風驟雨,我們也絲毫不退縮,昂首挺胸,勇往直前,最終成長為一棵參天大樹。想必,這就是家風的力量!

傳承中華美德作文 篇6

  家,是孕育我們成長的地方,而我們則是家中的小精靈。家風如一盞明燈,為我們照亮前進的正確道路。只有我們的家風美,才能腳踏實地地實現中國夢。

  我家的家風便是“尊老愛幼,孝順父母,禮貌待人,勤儉節約,勤勞善良”。長輩總是時時刻刻教育晚輩,闡明人生的道理,好家風代代傳承。從小,我的爺爺便總教育我:“做人要有禮貌,長輩要尊稱‘您’,見人要打招呼……”當時還不太懂事的我,總覺得爺爺絮絮叨叨,沒完沒了的,耳朵也生繭了,聽多了便煩躁起來,久而久之便不願再接近他了。可是,當我漸漸長大,也慢慢明白了爺爺的良苦用心。記得有一次,一位阿姨來我家做客,我禮貌地問好並把她請進屋,還端茶倒水,遞上食物。阿姨樂呵呵地和媽媽聊了起來,隱隱約約聽見她說:“你家女兒可真有禮貌啊!真是教女有方!”說著便豎起了大拇指。我聽了,嘴角微微上揚,一絲甜蜜湧上心頭。嘿,這多虧爺爺用好家風教會了我禮儀,是家風約束了我的言行,讓我受到阿姨的稱讚!我感慨不已。

  我的家庭雖沒有大富大貴,但父母勤勞工作,家庭也打理溫馨和睦。我從小耳濡目染,也是個勤快的孩子:平時在家中,我會幫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務活,減輕他們的負擔;週末我還會做上幾道拿手菜,犒勞犒勞辛苦的長輩;在父母忙碌之時,我會幫忙照顧弟弟,教他家風美德,教他“五常”知識……

  勤儉節約是中華美德,更是我家的好家風。母親常說:“要節約!不要浪費國家資源。”我受到他們的薰陶,在節約用水,用紙,用電中,我不僅明白了資源節約的重要性,還養成了不攀比,不追求物質享受的好習慣。

  有了好家風,我更好地約束自己,成為老師同學、長輩鄰里交口稱讚的美德少年,懂得尊老愛幼,孝順父母,禮貌待人,勤儉節約,勤勞善良。我們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少年強,則國強。我願傳承好家風,成為有修養,有作為的人,為實現中國夢作出自己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