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材料> 關於屠呦呦的作文材料

屠呦呦的作文材料

關於屠呦呦的作文材料

  屠呦呦,1930年生於浙江寧波。“呦呦鹿鳴,食野之苹”,《詩經·小雅》中的名句寄託了屠呦呦父母對她的美好期待。

  1951年,屠呦呦考入北京大學醫學院(現為北京大學醫學部),選擇藥物學系生藥學專業為第一志願。她認為生藥專業最可能接近探索具有悠久歷史的中醫藥領域,符合自己的志趣和理想。在大學4年期間,屠呦呦努力學習,取得了優異成績。在專業課程中,她尤其對植物化學、本草學和植物分類學有著極大的興趣。

  1955年,屠呦呦大學畢業,分配到衛生部直屬的中醫研究院(現中國中醫研究院)工作。

  1969年,屠呦呦所在的中醫研究院接到了一個“中草藥抗瘧”的研發任務,代號523,成了當時研究防治瘧疾新藥專案的代號。屠呦呦加入了中醫藥協作組,與軍事醫學科學院的研究人員一同查閱歷代醫藥記載,挑選其中出現頻率較高的抗瘧疾藥方,並實驗這些藥方的效果。

  1971年下半年,屠呦呦由用乙醇提取改為用沸點比乙醇低的乙醚提取,1971年10月4日成功提取到青蒿中性提取物,獲得對鼠瘧、猴瘧瘧原蟲100%的抑制率。

  1977年,她首次以“青蒿素結構研究協作組”名義撰寫的論文《一種新型的倍半萜內酯——青蒿素》發表於《科學通報》,引起世界各國的密切關注。1980年屠呦呦被聘為碩士生導師,2001年被聘為博士生導師。她多年從事中藥和中西藥結合研究,突出貢獻是創制新型抗瘧藥——青蒿素和雙氫青蒿素。

  素材一:創新

  首創性、關鍵作用,這就是屠呦呦獲獎的最重要的原因。

  1967年,越南戰爭陷入拉鋸。當時,一種可怕的瘟疫席捲戰區,殺傷力之大遠勝於子彈炸藥,造成的非戰鬥性減員是戰鬥性減員的4—5倍。這種古老的瘟疫正是瘧疾。越南方面向中國求助。1967年5月23日,全國60多家科研單位、500多名科研人員組成的科研集體,悄悄開始了一項特殊的使命,代號“523”,研究的指向明確——找到防治瘧疾新藥。兩年後,屠呦呦所在的中醫研究院中藥研究所也參與進來。

  那一年,屠呦呦39歲。因為具有中西醫背景,而且勤奮,屠呦呦很快被任命為研究組組長,帶領一個小組的成員開始查閱中醫藥典籍,走訪老中醫,埋頭於那些變黃、發脆的故紙堆中,尋找抗瘧藥物的線索。

  屠呦呦研究組耗時3個月,從兩千多個方藥中篩出640個,又鎖定到一百多個樣本,最終入選的胡椒“雖對瘧原蟲抑制率達84%,但對瘧原蟲抑殺作用並不理想”。青蒿是當時的191號樣本,雖然曾經有過68%的抑菌率,復篩結果卻一直不好。

  問題出在哪裡呢?

  屠呦呦開始系統地查閱古代文獻,希望能在古籍中找到隻言片語,而這還真被她找到了。這就是葛洪的《肘後備急方》中的一句話:“青蒿一握,以水兩升漬,絞取汁,盡服之。”屠呦呦決定,用沸點只有35℃的乙醚代替水或酒精來提取青蒿素。這抓住了“牛鼻子”——溫度正是青蒿素(青蒿素到了1972年才獲得命名,此時研究組尚不知這種物質的化學結構)提取的關鍵,過高的溫度將破壞青蒿素的性質,使其抗瘧性喪失。

  參與“523”專案的單位遍佈北京、上海、雲南、山東等全國各地,人員也數以百計,這是一個具有濃重時代特色的大規模政府主導的合作專案。而屠呦呦,這個僅僅是助理研究員的女性,在此時成為了發揮歷史性作用的那個人。

  素材二:痴心不改

  “她真的愛它,一輩子只做了這一件事”

  屠呦呦的父親是一位開堂坐診的大夫。那時,每當父親去書房看書時,屠呦呦也會坐在他旁邊,裝模作樣擺本書看。雖然看不太懂文字部分,但是中醫藥方面的書,大多配有插圖,童年的屠呦呦十分享受那段簡單而快樂的讀圖歲月,也就是在這段時期,屠呦呦愛上了醫學。

  父親的診所曾接診過一位重症病人,病人已經去過不少地方醫治,都不見好轉。父親很認真地察看了病人的情況,又問了家屬一連串的問題,都沒能找出病因所在。那天晚上,父親茶飯不思,早早地躲進了小閣樓裡,翻閱那些厚厚的醫書。第二天,病人又一次出現在診所裡。這一次,父親不再像昨天那樣眉頭緊鎖,而是胸有成竹地給病人診治,很快確定了他的病因,並開出了藥方。沒過幾天,那位病人又來到診所,這一次,他不是來看病的,而是給父親送來一面大紅錦旗。

  “我看著父親忙碌的身影,感覺特別崇高。我的眼前好像浮現出自己也穿上白大褂給別人醫治的模樣。我一定要做一個像父親那樣的好醫生。”在一篇回憶文章裡,屠呦呦這樣寫道。

  後來,屠呦呦在選擇大學專業的時候沒有選擇中醫,而是選了當時絕大多數人毫無興趣的生藥學專業。這讓她的'父親頗感意外,但屠呦呦此時對自己的人生已經有了更清晰的目標。她對父親說:“藥物是治療疾病的主要手段。我認為只有生藥學專業才最可能系統地探索中醫藥領域。中醫歷史悠久,博大精深,有很多值得研究的地方。”

  這樣的情懷,始終支撐著她在製取青蒿素的路途中克服種種艱難險阻。當時,在進行青蒿素動物實驗時,曾出現過某些指標升高等現象。她的老伴李廷釗至今都記得,那段時間她每天回家一身的酒精味,那是她親自服藥試驗留下的味道,而這樣的以身試藥,最後甚至導致她肝中毒。

  這兩天,面對來採訪的記者,她把兩本書擺在沙發上,推薦給他們,說:“你們想知道我的生平,這裡面講得很詳細了。”

  兩本書裡,一本是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的《青蒿及青蒿素類藥物》,另一本是《20世紀中國知名科學家學術成就概覽》。前者她學術研究常用,厚厚的卷冊已被翻得起了毛邊;後者則剛剛從櫃子中取出,藏青色的皮質封面還蒙著薄薄的塵土。

  “她真的愛它,一輩子只做了這一件事。”一名記者感嘆道。

  “她在石家莊,她離職一個月了……這期間,沒幾個人知道,連爸媽都是瞞著的……你找到下家了嗎?沒有,那為什麼這麼快?因為不想幹了……不上班的日子,她看自己喜歡的書,去不常去的街道,高峰期去坐公交……”這是名為“一位在石家莊打拼的姑娘”在網上發的一篇帖子中的一段話,大概有1000字。它以散文的形式,細膩的筆觸,講述了畢業三年的漂泊生活,工作的更替、生活的迷茫,還有夢想和對人生的思考。(燕趙晚報)

  字裡行間透露出一個年輕人的酸楚與無奈。畢業生就業難、頻繁辭職主觀上說是大學生好高騖遠、過於追求夢想,不能腳踏實地。但從客觀來看也與社會因素和教育結構不無關係。

  顯而易見的是,我國當前的宏觀就業環境不容樂觀,高校擴招導致畢業生數量出現“井噴”,而我國正處於社會轉型期,再加上全球經濟不景氣等因素,造成了勞動力市場供大於求的局面。往具體了說,還有我國飽受詬病的大學教育模式,多數高校的專業設定及課程設定有很大的盲目性,拿工科為例,與所學專業關聯不大的高數、英語等課程幾乎佔據了全部課程的“半壁江山”。而專業課往往只佔很小的比例。可想而知這樣培養出來的學生可能連一般圖紙都看不太懂。學校在對學生的就業指導上也缺乏專業性,導致許多學生並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找不到滿意的工作”。對自己的職業根本沒有規劃,缺乏自我表達、自我推薦的技巧。

  大學生就業是一項浩大的民生工程,需要做更多的仍是社會和政府,推進教育體制改革,規範招生規模,最佳化專業,樹立科學的人才觀等等。解決好大學生就業,才能為我國下一步整體發展戰略儲備高層次人才,才能為社會的發展不斷的注入新鮮血液。

  剛十月,不少明年要畢業的大學生已投入到找工作之中。對七百萬數量之巨的大學畢業生群體來說,工作“試用期陷阱”值得關注。記者調查發現,一些工作試用期頻現程式違規、超期設定、待遇打折等諸多怪現象,更為某些用人單位獲取“廉價勞動力”提供了理由,大學生“試用期”變“白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