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郭貓兒閱讀答案
你們讀過揚州郭貓兒這篇文言文嗎?是否看得懂它的具體意思呢?對於它的課後題又是否會解答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揚州郭貓兒閱讀答案,僅供參考!
揚州郭貓兒,善口技。庚申(清康熙19年),餘在揚州,一直挾貓兒同至寓。比喚酒酣,郭起請奏藻技,於席右設圍屏,不置燈燭,郭坐屏後,主客靜聽。
久之,無聲。少之,群雞亂鳴,其聲之種種各別。俄聞父呼其子曰:“天將明,可以牽豬矣。”其子起至豬圈中飼豬,則聞群豬爭食聲,吃食聲,其父燒湯聲,進火傾水聲。其子遂縛一豬,豬被縛聲,磨刀聲,殺豬聲,豬被殺聲,出血聲,燖(xún)剝聲,歷歷不爽也。父又謂子曰:“天已明,可賣矣。”聞肉上案聲,即聞有買賣數錢聲,有買豬首者,有買腹髒者,有買肉者。正在紛紛爭聞不已,砉(huā)然一聲,四座俱寂。
1.根據上下文的意思,解釋下列字詞。
(1)挾:邀請偕同
(2)俄:不久
(3)藻技:小技(客氣說法)
(4)歷歷不爽:清楚地聽,沒有差錯
2.本文作者一共寫了哪幾種聲音?
答:群雞亂鳴聲,父呼其子並謂其子聲,子飼其豬聲,群豬爭食聲,吃食聲,父燒湯聲,進火傾水聲,豬被縛聲,殺豬聲,豬被殺聲,出血聲,燖剝聲,肉上案聲,買賣數錢聲,買肉聲。點撥:從模擬的聲音之多,表現的技藝之高;從模擬的聲響之有序,表現的敘事有條理可以看出。
3.從文中我們可得知口技表演者郭貓兒表演的口技主要內容是什麼?
答:殺豬賣肉
4.翻譯“群雞亂鳴,其聲之種種各別。”
答:許多雞亂叫,它們的聲音互不相同,各有區別。
5.試分析本文與課文的異同。
答:與課文一樣,本文也記敘了一場精彩的'口技表演,表現一對父子晨起餵豬、殺豬、賣肉的過程。不同的是在寫法上課文運用了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相結合的手法,本文則是正面描寫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