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別杜審言》《春夜別友人》的閱讀答案對比賞析
送別杜審言①
宋之問
臥病人事絕, 嗟君萬里行。河橋不相送, 江樹遠含情
別路追孫楚②, 維舟吊屈平。可惜龍泉劍, 流落在豐城。
春夜別友人
陳子昂
銀燭吐青煙,金樽對綺筵。離堂思琴瑟,別路繞山川。
明月隱高樹,長河沒曉天。悠悠洛陽道,此會在何年。[]
【注】注:①公元698年,杜審言坐事貶吉州司戶參軍,宋之問寫此詩以贈。
②孫楚,西晉文學家,名重一時,但“多所凌傲,缺鄉曲之譽”,年四十始參鎮東軍事。
1.宋之問詩首聯中的“嗟”字內涵豐富,含有多重情感,請結合全詩簡要分析(5分)
2.同為送別詩,兩首詩都情真意切,感人至深。但在抒情方式上又各有特點,請分別結合兩首詩的.頸聯簡要分析(6分)
參考答案
1. 嗟為嗟嘆之意,一嘆惜別離,因同知己離別而惆悵;二為故人被貶、宦海沉浮而感傷;三是抒發因病不能親自送別友人的遺憾之情。四是在憤懣不平友人遭遇中寄託撫慰與希望。(答出一種情感給2分,兩種情感給四分,三種情感給5分)
2. 宋詩用典抒情(1分),借用孫楚和屈原的典故表達友人才學高超卻仕途坎坷,寄託詩人對友人的同情和惋惜。(2分)
陳詩借景抒情(1分),高高的樹蔭遮掩了西向低沉的明月,滔滔江河淹沒在破曉的曙光中,表現時間催人離別和麵對離別的不捨之情。(2分)
對比賞析
《送別杜審言》是唐代詩人宋之問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這首詩首句便營造出寂寥情緒;加上“君”竟要遠行萬里,更令人嗟嘆。詩人因“臥病”不能將朋友送至渡口橋邊,故感覺到江上遠遠煙樹都含有他心中的不捨之情。下兩聯用典,頸聯將友人貶謫所行之路寫成一條追思故傑的路,孫楚不遇、屈原冤屈,同時含有安慰和鼓勵他的意思。尾聯將朋友被貶謫比作寶劍流落,有代之不平意。這首詩情理俱佳,頸聯工整,尾聯質樸,表現出端莊穩重之美。
陳詩詩寫作者第一次離開家鄉赴東都洛陽告別宴會上的場景,充滿了對朋友的依依惜別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