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劉長卿> 劉長卿《將赴嶺外留題蕭寺遠公院》

劉長卿《將赴嶺外留題蕭寺遠公院》

劉長卿《將赴嶺外留題蕭寺遠公院》

  劉長卿,中國唐代詩人。字文房。因官至隨州刺史,亦稱劉隨州。

  將赴嶺外留題蕭寺遠公院

  竹房遙閉上方幽,苔徑蒼蒼訪舊遊。

  內史舊山空日暮,南朝古木向人秋。

  天香月色同僧室,葉落猿啼傍客舟。

  此去播遷明主意,白雲何事欲相留?

  【賞析】

  首聯概寫遊寺開始的印象。先是掩映在竹叢裡的幽靜禪房,門內延伸著一條滿布蒼苔曾經踏過的舊路,今昔不同的感慨油然而生。次聯描繪寺內的重點文物。寺院建立人蕭內史的故居(舊山)正冷落在夕陽裡,而當年種植的古木如今也以蕭瑟的秋容與人相對了。“空日暮”,“向人秋”兩句的淒涼景象,寫景中融注感情色彩,反映出詩人此時悲苦落寞的心境。既是重遊,又屬雅土,寺僧定然相識,少不了一番款待。腹聯便轉寫主客酬對的場面和詩人感情起伏的心態。上句寫在桂花飄香、月明如素的禪房裡,擺設齋宴,賓主洽談,談論人生世相、浮雲富貴一類話題,詩人原本沉重的心情,暫得寬解。

  “天香”,是指桂花,或受自駱賓王“桂子月中落,天香雲外飄”詩句的啟發,也與秋的時令吻合。然而,在短暫“快然自足”之後,詩人又回到現實,意識到自己畢竟是獲罪遭譴之人,王命催促,身不由己,很快就要被迫走上遠謫嶺外的艱苦征途,不免將當晚的“天香月色”禪房宴聚同明夜“葉落猿啼”的孤舟旅況對比,想到這倍覺傷感,怨憤之思,不能自已,凝成了尾聯婉而多諷的詩句:“此去播遷明主意,白雲何事欲相留?”“播遷”,即流放遠謫之意。明明是被誹謗,蒙冤遭貶,卻還要說是,明主的恩遇,其中的不滿與諷刺顯而易見。

  “白雲”是借用梁人陶弘景“山中何所有,嶺上多白雲”的詩意,陶詩拒絕梁武帝詔他出山,後來竟獲恩准,而詩人此時眷戀白雲,卻欲留不得。“何事欲相留”,是問白雲,問寺院中與塵俗的僧友:“這是為什麼呢?”詩人心中有數,白雲、僧友也未必不清楚。“明主意”三字,也帶有幾分忠愛之思,說明詩人心中還有一定的儒家“詩教”影響,因此能將內心無可奈何的憤懣情緒,用溫婉含蓄的語言道出,更覺悱惻動人。

  此詩前兩聯寫景,是融情入景;後兩聯敘事,是即事抒情。寫景清秀多姿,敘情真摯動人,語言淡雅有致,婉而多諷。宋榮總評劉詩的風格說:“感情強烈,剋制怨憤,寫不遇之感清詞妙句,令人一唱三嘆。”(《漫堂說詩》)聞一多先生評此詩說:“寫得情深意厚,怨而不怒,深得溫柔敦厚之旨,開大曆十才子之端。”

  拓展閱讀:新年作 劉長卿

  新年作

  鄉心新歲切,天畔獨潸然。老至居人下,春歸在客先。

  嶺猿同旦暮,江柳共風煙。已似長沙傅,從今又幾年。

  新年作

  譯文

  新年來臨思鄉之心更切,獨立天邊不禁熱淚橫流。

  到了老年被貶居於人下,春歸匆匆走在我的前頭。

  山中猿猴和我同度昏曉,江邊楊柳與我共分憂愁。

  我已和長太傅一樣遭遇,這樣日子須到何時才休?

  註釋

  ⑴天畔:天邊,指潘州南巴,即今廣東茂名。潸(shān)然:流淚的樣子。

  ⑵居人下:指官人,處於人家下面。客:詩人自指。

  ⑶“春歸”句:春已歸而自己尚未回去。

  ⑷嶺:指五嶺。作者時貶潘州南巴,過此嶺。

  ⑸長沙傅:指賈誼。曾受讒被貶為長沙王太傅,這裡藉以自喻。

  賞析

  這首詩約作於780年。當時劉長卿被貶為潘洲(今廣東茂名〉南巴尉,身處異鄉,卻逢新年,傷感之情油然而生。

  “鄉心新歲切,天畔獨潸然”,描寫新年來臨,思念家鄉的心情自然更加迫切,淪落天涯,不禁潸然淚下。詩人在這兩句就點明主題,以時間地點為引,以思鄉之情為主,所謂“每逢佳節倍思親”,詩人的思鄉之切不難想見。這裡的天畔意為天邊,指我們經常所說的'嶺南。句中的“切”和“獨”,奠定全詩孤苦悲悽的情感基調。

  “老至居人下,春歸在客先”,意思是說年紀已經老大了卻依舊寄人籬下,春天腳步多麼輕快,比我更早迴歸。這裡讓我們感到了詩人的沉痛與悲憤,也從另一方面反映出詩人貶謫後的屈辱境遇與悽苦生活。

  “嶺猿同旦暮,江柳共風煙”,意謂在嶺南早晚只能與猿猴相依作伴,或與江邊楊柳共同領受風煙侵吹。寫盡了詩人孤獨無告、迷惘無依的悽苦情狀:謫居異鄉,只能同無情的動物為伍,與沒有感情的植物結伴,嶺猿聲哀,江柳意迷,縱有萬般心事,又該往何處訴說?自身遭遇的悽苦,前途未卜的迷惘,全在景中,年事已大把卻孤獨無靠,這種悲涼又怎能是一般人所能理解的。句中以“嶺猿”、“江柳”來襯托詩人當時的淒涼和無助。

  “已似長沙傅,從今又幾年”,可以理解為我就像當年的賈誼,不知還要淹沉多少年。這裡以西漢賈誼的典故來自喻,大有“同是天涯淪落人”之感,表達了對自身遭遇的憤慨,也從另一個方面看出詩人對擺脫不幸、早歸故里的殷切期盼。

  全詩寓情於景,而寫情多於寫景,寫情寫景,相輔相成,道盡心中無限離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