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古籍> 點絳唇·感興原文翻譯及賞析(2篇)

點絳唇·感興原文翻譯及賞析

點絳唇·感興原文翻譯及賞析(2篇)

點絳唇·感興原文翻譯及賞析1

  原文:

  雨恨雲愁,江南依舊稱佳麗。

  水村漁市。

  一縷孤煙細。

  天際徵鴻,遙認行如綴。

  平生事。

  此時凝睇。

  誰會憑闌意。

  譯文

  雨綿綿,恨意難消,雲層層,愁緒堆積,江南景色,依舊被稱為上好美麗。水邊村落,湖畔漁市,嫋嫋升起一縷孤零零的炊煙,那麼淡,那麼細。

  一行長途跋涉的鴻雁,在那水天相連的遙遠的天際,遠遠望去,款款飛行,好似列隊首尾連綴。回想平生事業,此時此刻,凝視徵鴻,誰理會我憑欄遠眺的含意!

  註釋

  孤煙:炊煙。

  行如綴:排成行的大雁,一隻接一隻,如同綴在一起。

  凝睇:凝視。睇:斜視的樣子。

  會:理解。

  賞析:

  【評解】

  這首詞是王禹偁任長州知州時的作品。詞中描繪了江南水鄉的風物景色,抒發了他壯年時的抱負和懷才不遇的感慨。

  全詞借景抒情言志,寫得委婉含蓄。風格清麗,感情質樸。

  【集評】

  《詞苑》:此詞“清麗可愛,豈止以詩擅名”。

  《唐宋詞賞析》:此詞把握住水鄉景物的特徵,用清淡自然的筆觸,描繪出一幅色彩暗淡的風景圖,隱約流露出作者客居異鄉,抑鬱愁悶的心情。

  《唐宋詞選注》:王禹偁的作品以詩文為主,在僅存的這首小詞中,他描繪了江南水鄉的景色,抒寫出遊子的客愁,寫得委婉細緻。詞末透露作者的懷才不遇之感,不同於一般的豔詞。

  此詞是北宋最早的小令之一,也是作者唯一的傳世之作。全詞以清麗的筆觸、沉鬱而高曠的格調,即事即目,寓情於景,透過描繪江南雨景,寄寓了作者積極用世、渴望有所作為的政治理想和懷才不遇的苦悶情懷。《竹林紀事》評此詞雲:“情麗可愛,豈止以詩擅名。”

  起首一句“雨恨雲愁”,借景抒情,借情寫景。雲、雨並無喜怒哀樂,但詞人覺得,那江南的雨,綿綿不盡,分明是恨意難消;那灰色的雲塊,層層堆積,分明是鬱積著愁悶。即使是在這瀰漫著恨和愁的雲雨之中,江南的景色,依舊是美麗的。南齊詩人謝朓《入朝曲》寫道:“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州。”

  王禹偁用“依舊”二字,表明自己是僅承舊說,透露出一種無可奈何的情緒。

  上片煞拍寫的是:在濛濛的雨幕中,村落漁市點綴在湖邊水畔;一縷淡淡的炊煙,從村落上空嫋嫋升起;水天相連的遠處,一行大雁,首尾相連,款款而飛。但如此佳麗的景色,卻未能使詞人歡快愉悅,因為“天際徵鴻,遙認行如綴”。在古人心目中,由飛鴻引起的感想有許多。“舉手指飛鴻,此情難具論”(李白《送裴十八圖南歸嵩山》)。在這裡,詞人遙見沖天遠去的大雁,觸發的是“平生事”的聯想,想到了男兒一生的事業。王禹偁中進士後,只當了長洲知縣。這小小的芝麻官,無法實現他胸中的大志,於是他恨無知音,愁無雙翼,不能象“徵鴻”一樣展翅高飛。

  最後,王詞將“平生事”凝聚在對“天際徵鴻”的睇視之中,顯得含蓄深沉,言而不盡。

  這首詞在藝術風格上一改宋初小令雍容典雅、柔靡無力的格局,顯示出別具一格的面目。詞中交替運用比擬手法和襯托手法,層層深入,含吐不露,語言清新自然,不事雕飾,讀來令人心曠神怡。從思想內容看,此詞對於改變北宋初年詞壇上流行的“秉筆多豔冶”的.風氣起了重要作用,為詞境的開拓作了一定的貢獻。

點絳唇·感興原文翻譯及賞析2

  點絳唇·感興

  朝代:宋代

  作者:王禹偁

  原文:

  雨恨雲愁,江南依舊稱佳麗。水村漁市。一縷孤煙細。

  天際徵鴻,遙認行如綴。平生事。此時凝睇。誰會憑欄意。(欄通:闌)

  翻譯:

  譯文

  雨綿綿,恨意難消,雲層層,愁緒堆積,江南景色,依舊被稱為上好美麗。水邊村落,湖畔漁市,嫋嫋升起一縷孤零零的炊煙,那麼淡,那麼細。一行長途跋涉的鴻雁,在那水天相連的遙遠的天際,遠遠望去,款款飛行,好似列隊首尾連綴。回想平生事業,此時此刻,凝視徵鴻,誰理會我憑欄遠眺的含意!

  註釋

  孤煙:炊煙。行如綴:排成行的大雁,一隻接一隻,如同綴在一起。凝睇:凝視。睇:斜視的樣子。會:理解。

  賞析:

  此詞是北宋最早的小令之一,也是作者唯一的傳世之作。這首詞是王禹偁任長州知州時的作品。

  起首一句“雨恨雲愁”,借景抒情,借情寫景。雲、雨並無喜怒哀樂,但詞人覺得,那江南的雨,綿綿不盡,分明是恨意難消;那灰色的雲塊,層層堆積,分明是鬱積著愁悶。即使是這瀰漫著恨和愁的雲雨之中,江南的景色,依舊是美麗的。南齊詩人謝朓《入朝曲》寫道:“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州。”王禹偁用“依舊”二字,表明自己是僅承舊說,透露出一種無可奈何的情緒。

  上片煞拍寫的是:濛濛的雨幕中,村落漁市點綴湖邊水畔;一縷淡淡的炊煙,從村落上空嫋嫋升起;水天相連的遠處,一行大雁,首尾相連,款款而飛。但如此佳麗的景色,卻未能使詞人歡快愉悅,因為“天際徵鴻,遙認行如綴”。古人心目中,由飛鴻引起的感想有許多。如“舉手指飛鴻,此情難具論”(李白《送裴十八圖南歸嵩山》)。這裡,詞人遙見沖天遠去的大雁,觸發的是“平生事”的聯想,想到了男兒一生的事業。王禹偁中進士後,只當了長洲知縣。這小小的芝麻官,無法實現他胸中的大志,於是他恨無知音,愁無雙翼,不能像“徵鴻”一樣展翅高飛。最後,王詞將“平生事”凝聚對“天際徵鴻”的睇視之中,顯得含蓄深沉,言而不盡。

  這首詞藝術風格上一改宋初小令雍容典雅、柔靡無力的格局,顯示出別具一格的面目。詞中交替運用比擬手法和襯托手法,層層深入,含吐不露,語言清新自然,不事雕飾,讀來令人心曠神怡。從思想內容看,此詞對於改變北宋初年詞壇上流行的“秉筆多豔冶”的風氣起了重要作用,為詞境的開拓作了一定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