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江·曲江蕭條秋氣高》翻譯賞析
《曲江·曲江蕭條秋氣高》作者為唐朝詩人杜甫。其古詩全文如下:
曲江蕭條秋氣高,菱荷枯折隨波濤,遊子空嗟垂二毛。
白石素沙亦相蕩,哀鴻獨叫求其曹。
【前言】
《曲江三章章五句》是唐代詩人杜甫創作的七言古詩組詩作品。第一章詩人借曲江秋季蕭瑟,抒發個人懷才不遇的寂寞和憂傷。第二章寫詩人放歌解憂,語似曠達,實為悲憤之詞。第三章寫詩人仕途無望,意欲歸隱,抒發了內心的憤懣心情。此詩章法獨特,前三句連韻作一頓,為杜甫自創的'“連章體”。全詩層次井然,首尾相應,承轉圓熟,結構嚴謹。
【註釋】
⑴曲江:一名曲江池,故址在今西安市東南,為漢武帝所造,因池水曲折而得名。唐開元中疏鑿為遊賞勝地,南有紫雲樓和芙蓉苑,西有杏園和慈恩寺,春秋佳日,遊人如雲。
⑵蕭條:寂寥冷落。
⑶遊子:杜甫自謂。嗟:感嘆。垂二毛:年將老意。二毛,頭髮斑白。
⑷白石素沙:即淨石白沙。相蕩:謂白石素沙在水中相蕩磨。
⑸哀鴻:孤雁哀鳴。曹:同類。
【翻譯】
曲江秋氣肅殺景物蕭條,枯折為菱荷隨著波濤漂搖,飄泊他鄉的我啊空嘆歲目已老!江邊的素沙沖刷著白石,哀嗚的孤雁將同伴尋找。
【賞析】
第一章詩人借曲江秋季蕭瑟,抒發個人懷才不遇的寂寞和憂傷。首句“曲江蕭條秋氣高”,寫詩人秋遊曲江,曲江一派蕭條冷落景象。次句“菱荷枯折隨風濤”,寫秋風瑟瑟,菱荷殘枝敗葉在水面隨風不停搖曳。詩人緣情寫景,因而景隨情遷。詩中以景起興,曲江秋氣感人,詩人不免有年衰之嘆。第三句“遊子空嗟垂二毛”,寫詩人宦旅京華,鬱郁不得志,年紀將老而功名無成,面臨秋色寂寥的曲江,詩人感慨萬千。末二句“白石素沙亦自蕩,哀鴻獨叫求其曹”寫曲江水下白石、素沙,在流水中搖盪不定;孤獨的鴻雁悲哀鳴叫,彷彿是在尋求它的伴侶。詩中以此作比,暗喻詩人落魄孤零之況,烘托了詩人失意寂寞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