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古籍> 晨風的原文翻譯及賞析

晨風的原文翻譯及賞析

晨風的原文翻譯及賞析

  朝代:先秦

  作者:佚名

  原文:

  鴥彼晨風,鬱彼北林。未見君子,憂心欽欽。如何如何,忘我實多!

  山有苞櫟,隰有六駮。未見君子,憂心靡樂。如何如何,忘我實多!

  山有苞棣,隰有樹檖。未見君子,憂心如醉。如何如何,忘我實多!

  鴥彼晨風,鬱彼北林。未見君子,憂心欽欽。如何如何,忘我實多!

  註解:

  晨風:鳥名,即鸇(zhān)鳥,屬於鷂鷹一類的猛禽。鴥(yù):鳥疾飛的樣子。鬱:鬱鬱蔥蔥,形容茂密。欽欽:憂思難忘的樣子。朱熹《詩集傳》:“憂而不忘之貌。”如何:奈何,怎麼辦。

  山有苞櫟,隰有六駮。未見君子,憂心靡樂。如何如何,忘我實多!

  高高的山上有茂密的櫟樹,窪地裡梓樹榆樹繁茂成蔭。至今我還沒見過他的蹤影,內心裡滿懷悒鬱憂心如焚。真想不到你怎麼會這樣呢?恐怕早忘了我吧我的夫君!

  苞:叢生的樣子。櫟(lì):樹名。隰(xí):低窪溼地。六駁(bó):木名,梓榆之屬,因其樹皮青白如駁而得名。

  山有苞棣,隰有樹檖。未見君子,憂心如醉。如何如何,忘我實多!

  高高的山上有茂密的唐棣,窪地裡生長著如雲的山梨。至今我還沒見過他的蹤跡,內心裡憂心忡忡如醉如痴。真想不到你怎麼會這樣呢?早忘了我啊沒有絲毫記憶!

  棣:唐棣,也叫郁李,果實色紅,如梨。樹:形容檖樹直立的樣子。檖(suí):山梨。

  鴥彼晨風,鬱彼北林。未見君子,憂心欽欽。如何如何,忘我實多!

  傍晚光景小鷹隼疾飛掠過,棲落在鬱郁蒼蒼的北樹林。至今我還沒見過他的蹤影,內心裡憂心忡忡滿懷擔心。真想不到你怎麼會這樣呢?恐怕早忘了我吧我的夫君!

  晨風:鳥名,即鸇(zhān)鳥,屬於鷂鷹一類的猛禽。鴥(yù):鳥疾飛的樣子。鬱:鬱鬱蔥蔥,形容茂密。欽欽:憂思難忘的樣子。朱熹《詩集傳》:“憂而不忘之貌。”如何:奈何,怎麼辦。

  山有苞櫟,隰有六駮。未見君子,憂心靡樂。如何如何,忘我實多!

  高高的山上有茂密的櫟樹,窪地裡梓樹榆樹繁茂成蔭。至今我還沒見過他的蹤影,內心裡滿懷悒鬱憂心如焚。真想不到你怎麼會這樣呢?恐怕早忘了我吧我的夫君!

  苞:叢生的樣子。櫟(lì):樹名。隰(xí):低窪溼地。六駁(bó):木名,梓榆之屬,因其樹皮青白如駁而得名。

  山有苞棣,隰有樹檖。未見君子,憂心如醉。如何如何,忘我實多!

  高高的山上有茂密的唐棣,窪地裡生長著如雲的山梨。至今我還沒見過他的蹤跡,內心裡憂心忡忡如醉如痴。真想不到你怎麼會這樣呢?早忘了我啊沒有絲毫記憶!

  棣:唐棣,也叫郁李,果實色紅,如梨。樹:形容檖樹直立的樣子。檖(suí):山梨。

  鴥彼晨風,鬱彼北林。未見君子,憂心欽欽。如何如何,忘我實多!

  傍晚光景小鷹隼疾飛掠過,棲落在鬱郁蒼蒼的北樹林。至今我還沒見過他的`蹤影,內心裡憂心忡忡滿懷擔心。真想不到你怎麼會這樣呢?恐怕早忘了我吧我的夫君!

  晨風:鳥名,即鸇(zhān)鳥,屬於鷂鷹一類的猛禽。鴥(yù):鳥疾飛的樣子。鬱:鬱鬱蔥蔥,形容茂密。欽欽:憂思難忘的樣子。朱熹《詩集傳》:“憂而不忘之貌。”如何:奈何,怎麼辦。

  山有苞櫟,隰有六駮。未見君子,憂心靡樂。如何如何,忘我實多!

  高高的山上有茂密的櫟樹,窪地裡梓樹榆樹繁茂成蔭。至今我還沒見過他的蹤影,內心裡滿懷悒鬱憂心如焚。真想不到你怎麼會這樣呢?恐怕早忘了我吧我的夫君!

  苞:叢生的樣子。櫟(lì):樹名。隰(xí):低窪溼地。六駁(bó):木名,梓榆之屬,因其樹皮青白如駁而得名。

  山有苞棣,隰有樹檖。未見君子,憂心如醉。如何如何,忘我實多!

  高高的山上有茂密的唐棣,窪地裡生長著如雲的山梨。至今我還沒見過他的蹤跡,內心裡憂心忡忡如醉如痴。真想不到你怎麼會這樣呢?早忘了我啊沒有絲毫記憶!

  棣:唐棣,也叫郁李,果實色紅,如梨。樹:形容檖樹直立的樣子。檖(suí):山梨。

  譯註參考:

  1、 王秀梅 譯註.詩經(上):國風.北京:中華書局,2015:259-261

  2、 姜亮夫 等.先秦詩鑑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8:255-257

  譯文及註釋

  譯文傍晚光景小鷹隼疾飛掠過,棲落在鬱郁蒼蒼的北樹林。至今我還沒見過他的蹤影,內心裡憂心忡忡滿懷擔心。真想不到你怎麼會這樣呢?恐怕早忘了我吧我的夫君!高高的山上有茂密的櫟樹,窪地裡梓樹榆樹繁茂成蔭。至今我還沒見過他的蹤影,內心裡滿懷悒鬱憂心如焚。真想不到你怎麼會這樣呢?恐怕早忘了我吧我的夫君!高高的山... 顯示全部

  鑑賞

  一個女子痴心地渴望著,等待著重新見到那位朝思暮想的“君子”,她望穿秋水,等得心碎神傷。其實那位“君子”,恐怕壓根兒已將她忘個罄盡。這首詩的內容實有揶揄嘲弄這位“君子”“二三其德”的況味。全詩三章,章六句。首章用鸇鳥歸林起興,也兼有賦的成分。鳥倦飛而知返,還會回到自己的窩裡,而人卻忘了家,不想回來。這... 顯示全部

  創作背景

  關於此詩背景,歷代學者尚有分歧。《毛詩序》持“刺秦康公棄其賢臣說”,朱謀瑋《詩故》持“刺棄三良說”,何楷《詩經世本古義》“秦穆公悔過說”。朱熹《詩集傳》說此詩寫婦女擔心外出的丈夫已將她遺忘和拋棄,為了自圓其說,他還特意舉了例證說:“此與《扊扅(yǎn y)》之歌同意,蓋秦俗也。”《扊扅歌》的本事是這...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