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古籍> 《上巳洛中寄王九迥》的原文註釋作者介紹

《上巳洛中寄王九迥》的原文註釋作者介紹

《上巳洛中寄王九迥》的原文註釋作者介紹

  《上巳洛中寄王九迥》作品介紹

  《上巳洛中寄王九迥》的`作者是孟浩然,被選入《全唐詩》的第160卷第14首。

  《上巳洛中寄王九迥》原文

  上巳洛中寄王九迥(一作王迥十九)

  作者:唐·孟浩然

  卜洛成周地,浮杯上巳筵。

  鬥雞寒食下,走馬射堂前。

  垂柳金堤合,平沙翠幕連。

  不知王逸少,何處會群賢。

  《上巳洛中寄王九迥》註釋

  ①此詩當作於開元十四年後留滯洛陽期間。

  ②卜洛成周地:《書·洛浩》序:“召公既相宅,周公往營成周,使來告卜,作《洛誥》。”孔傳:“召公先相宅,卜之;周公自後至,經營作之,遣使以所卜吉兆告成王。”

  ③浮杯:猶流觴。

  ④寒食:寒食,即寒食節,亦稱“禁菸節”、“冷節”、“百五節”。每年四月四日,清明的前一天。在這一日,禁菸火,只吃冷食,所有叫做“寒食節”。《太平御覽》卷三O引《玉燭寶典》曰:“寒食此節,城市尤多鬥雞之戲,《左傳》有季郈鬥雞,其來遠矣。”

  ⑤射堂:射箭之所。

  ⑥張衡《西京賦》:“周以金堤,樹以柳杞。”

  ⑦翠幕:指帷幕。潘尼《三月三日洛水》:“朱軒蔭蘭皋,翠幕映洛湄。”

  ⑧王逸少:王羲之字逸少,此借指王迥。

  ⑨王羲之《蘭亭集序》:“群賢畢至,少長鹹集。”

  《上巳洛中寄王九迥》作者介紹

  孟浩然(689-740),男,漢族,唐代詩人,孟子第33代。本名不詳(一說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世稱“孟襄陽”。浩然,少好節義,喜濟人患難,工於詩。年四十遊京師,唐玄宗詔詠其詩,至“不才明主棄”之語,玄宗謂:“卿自不求仕,朕未嘗棄卿,奈何誣我?”因放還未仕,後隱居鹿門山。  孟浩然是唐代第一個傾大力寫作山水詩的詩人。他主要寫山水詩,是山水田園詩派代表之一,他前期主要寫政治詩與邊塞遊俠詩,後期主要寫山水詩。其詩今存二百餘首,大部分是他在漫遊途中寫下的山水行旅詩,也有他在登臨遊覽家鄉一帶的萬山、峴山和鹿門山時所寫的遣興之作。還有少數詩篇是寫田園村居生活的。詩中取材的地域範圍相當廣大。孟浩然與另一位山水田園詩人王維合稱為“王孟”。

  《上巳洛中寄王九迥》繁體對照

  全唐詩卷160_14上巳洛中寄王九迥(壹作王迥十九)孟浩然

  蔔洛成周地,浮杯上巳筵。

  鬥雞寒食下,走馬射堂前。

  垂柳金堤合,平沙翠幕連。

  不知王逸少,何處會群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