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追溯管理制度
在不斷進步的時代,我們每個人都可能會接觸到制度,制度是要求成員共同遵守的規章或準則。那麼你真正懂得怎麼制定制度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產品追溯管理制度,歡迎閱讀與收藏。
產品追溯管理制度1
為加強農產品質量追溯管理,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和其他相關法律法規,制定本辦法。
一、加強產地環境管理,推行產地編碼
指導建立產地編碼,建立生產者農產品質量安全責任制度。以農業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為主體,分散種植戶為補充,建立有機農產品產地編碼和生產者基礎資訊,從源頭做到農產品身份可識別、可追溯。
二、推行良好農業規範及種植標準化,建立農產品質量保障體系
按照標準化生產要求,大力推廣良好農業規範及種植標準化,規範生產過程,建立健全各種生產檔案,包括生產(經營)者編號、生產(經營)者名稱,種植品種、肥料施用、農藥施用、新增劑使用、收穫和其他田間作業記錄以及產品檢測等相關資訊,落實質量管理責任制,建立產品質量保障體系。
三、加大產地產品監測力度,建立合格產品準出制度
加強產品監測,並建立產品合格把關制度,完善不合格產品的處理措施。產品進入批發市場、儲運各環節要有追溯記錄。
四、規範包裝標識,建立相應的備案制度
對公司的產品,建立規範的包裝標識。包裝標識須標明產品名稱、產地編碼、生產日期、保質期、生產者、產品認證情況等資訊,並建立詳細的備案管理,確保產品流向可追蹤。
五、建立質量安全追溯與監管資訊平臺
根據工作推進情況,建立相應的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與監管管理系統,建立農產品生產檔案資料庫、農產品檢測資料庫、以及銷售流向資料庫,透過網際網路,實現農產品質量安全全程可追溯管理。
六、追溯程式的啟動
對發生問題組織以及個人,根據最初資訊源立即啟動追溯程式,包括查詢生產日期、確定種植基地和批次號,透過查閱田間管理日誌、臺帳、檢測報告等分析原因。對於違規事實,由相關部門經調查核實後,依法處置相關責任人,並及時進行整改修復。
產品追溯管理制度2
1、目的
透過建立追溯制度,確定從採購到加工、到銷售整個過程中產品的流向和資訊,即生產的產品人上往下能夠跟蹤,從下往上能夠追溯,有助於查詢不符合的原因,提高召回能力和組織的生產效率。
2、範圍
適用於要公司產品
3、涉及的部門及小組成員組長:
組員:
質檢部、生產部、倉庫採購部
4、定義、實施
4.1可追溯性:透過登記的日期、批號、對產品的生產歷史和使用或位置予以追蹤的能力。
4.2實施
4.2.1公司通對原輔料和產成品實施批號管理,建立進貨驗收記錄,生產記錄,入庫記錄,出貨記錄,根據號管理實現追溯。
4.2.2生產原料,需由採購部按產品要求採購符合產品質量的原料。
4.2.3原料進廠由倉庫通知質檢部,對原料進行進廠檢查。質檢部接到通知後對原料進行驗收,並按時做好記錄,檢驗合格後通倉庫部。
4.2.4倉庫接到質檢部通知後,將原料入庫,並做好原料入庫記錄。
4.2.5車間領用,庫房應做好原料出庫記錄,車間應做好原料領用記錄。
4.2.6車間生產,應做好生產記錄。
4.2.7成品在質檢部檢驗合格後,由生產部和倉庫做好成品交付記錄。
4.2.8成品出庫由質檢部檢驗後出具出廠檢驗報告後,產品予以出庫。
5、追溯
5.1對已出現質量問的成品都要進行質量追溯;
5.2質量追溯由採購部、質檢、生產部、倉庫聯合完成
5.3溯源
5.3.1根據客戶的質量投訴報告,確定成品的`生產批號;
5.3.2由質檢部根據生產部提供的該批號的生產時的生產記錄,查明使用的原料批次;
5.3.3透過原料進廠驗收記錄,判定出該批次原料的供貨方資訊,加工過程資訊。
5.4追蹤
5.4.1根據供應商提供的某原料的某批次質量不合格報告由質檢部透過原料進廠驗收記錄確定該批次原料的進廠日期及數量,然後通知到庫房、生產部;
5.4.2庫房根據原料入庫記錄,出庫記錄,檢查庫存,並封存該批次剩餘原料;
5.4.3生產部根據原料領用記錄和生產記錄,確定使用該批次原料的成品的數量及生產批次,告知倉庫;
5.4.4倉庫根據生產部提供的資訊和成品入庫記錄、出庫記錄,確定使用該批次原料的成品的出庫數量、剩餘數量,並封存剩餘庫存;
並根據出庫記錄確定使用該批次原料的成品的銷售途徑、銷售資訊,數量,將資訊告知質檢部;
5.4.5由質檢部評估危害性,是否實施召回。
6相關記錄
《進廠原料檢驗記錄》《原料領用記錄》《生產記錄》《原料入庫記錄》《成品入庫記錄》《成品檢驗記錄》《成品出庫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