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工作計劃> 教育技術工作計劃四篇

教育技術工作計劃

教育技術工作計劃四篇

  時間過得太快,讓人猝不及防,我們又將迎來新的挑戰,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工作計劃了。但是工作計劃要寫什麼內容才是正確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教育技術工作計劃4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教育技術工作計劃 篇1

  一, 指導思想

  以教育技術中心的工作精神為指導,以教育資訊化為主線,緊緊抓住我市教育資訊化大發展的契機,堅持以發展為主題,以創新精神,創新機制為動力,堅持"以教育科研為先導,以現代化教學媒體為手段,以服務質量求生存,求發展"的工作思路,努力完成本學期現代教育技術工作計劃。

  二, 工作目標

  (一)抓好教師培訓,提高教師素養。

  1,組織教師利用業務學習時間進行電教理論知識,操作技巧講座。

  2,組織青年教師進行有關網頁製作的培訓,鼓勵教師製作個人或班級,學科的主頁,並儘量向外釋出個人網頁。

  3,積極組織電教骨幹教師參加市組織的各類培訓,進一步規範管理我校的多媒體網路,使我校的網路教學 水平邁上新臺階。

  4,抓住資訊學奧林匹克競賽活動,組織學生培訓,參賽。

  (二)注重常規管理,提高教學效益。

  1,做好傳統電教媒體(三機一幕)和多媒體電腦的配套使用,在課堂上一定要充分發揮好每種電教裝置,講究實效,真正顯示各種電教媒體的優勢,並規範操作,及時做好有關使用記載。

  2,認真執行多媒體教室,網路教室,教師辦公室等計算機使用制度及物品借還制度。

  3,逐步實施辦公現代化,管理網路化,辦公備課電腦化。

  4,認真做好學生計算機的教學工作及學生網上學習的輔導工作,著力提高學生計算機的操作水平。

  (1)按計劃對學生開放網路教室,各電教教師認真做到按計劃進行教學 ,及時對學生做好檢測和調控,不隨意變換更改教學 計劃,把教學 工作落到實處。

  (2)計算機教學人員要按年級備好課,上好課,做好上機操作的輔導工作。

  5,積極做好電教教材的徵訂和發放工作,鼓勵,指導教師下載教學 軟體,自制教學 軟體,積極建立好學校資源庫,實現資源共享。

  6,電教組認真做好電教裝置的檢修,維護,確保裝置完好率達95%以上。

  7,加強專用室和專用裝置管理。微機室,電教室,辦公室的計算機等電教裝置責任到人,確保電教裝置工作正常,對相關人員作好考核。

  8,學校的校園網主頁做到專人維護,定期更新,使之成為學校宣傳的虛擬視窗,學校管理的有效幫手和師生學習資源的園地。

  9,電教軟體實施電腦管理,有助於教師快捷,方便地查詢素材,更好地提高電教軟體的使用率。

  10,做好"浙大管理軟體"管理,應用平臺的資料錄入工作,並嘗試應用。

  11,發揮好學校"筍芽兒電視臺"的功能,有計劃地開展好各類活動。

  (三)加強教育科研,深化學科整合。

  積極開展網路環境下的課堂教學 ,積極探索和掌握網路環境下的教學 規律。

  (1)結合各學科開展電教研討活動,一學期中各學科至少要開設1節多媒體課,探索資訊科技與課程整合的規律和方法。

  (2)利用網路教學 開設2節研討課,探索網路教學 的新模式。

  (3)探究各年級學生的計算機教學。

  (4)鼓勵教師積極編寫教學 案例或教學 論文,並參加區電教論文評比。

  (5)注重與綜合實踐活動的整合,利用電教裝置將活動過程,活動資料進行歸檔

教育技術工作計劃 篇2

  一、指導思想

  以現代教育思想和理論為指導,以現代教育技術的研究為著力點,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為根本宗旨,探索現代教育技術與學科整合的新教學思路,積極開展現代教育技術研究,不斷提高我校師生的資訊素養與應用能力,使我校的現代教育技術工作再上一個新臺階。

  二、工作目標

  1、加強現代教育技術研究,積極申報現代教育技術課題並開展研究。

  2、繼續完善學校教學資源庫建設,規範應用,充分發揮校園網、學校廣播的作用,為教育教學管理服務。

  3、組織教師利用校園網路撰寫教學部落格,開展教學反思。為學校特色的繼續發展奠定基礎。

  4、認真開展各種興趣小組活動,指導學生進行計算機繪畫,爭取在各級各類比賽中獲獎。

  三、工作措施

  1、加強資源配置,最佳化資訊環境。

  進一步加強學校現代教育技術的管理與應用,注重教育教學活動素材的積累。根據省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要求,認真自查,並按要求添置相關的教育教學裝置。

  2、加強師生培訓,提高資訊素養。

  繼續組織教師進行現代教育技術的使用培訓,強化使用效果。鼓勵、引導教師充分利用網路資源,掌握相關技術利用網站、論壇、部落格、電子信箱、qq等現代通訊媒體進行教育教學研究與交流,更好地為教育教學服務。

  3、加強常規管理,提高資訊化教育實效。

  認真執行多媒體教室、電腦室及教師辦公室等計算機使用制度及物品借還制度。做好學生計算機的教學工作,著力提高學生計算機的操作水平。

  4、加強網站建設,及時、定期地增添、更新我校的主頁內容,為學校的發展作好宣傳報道,為教師的教學提供方便,使學校網站發揮應有的作用。

  5、加強資訊化教學科研,深化學科整合。

  積極研究資訊科技環境下的課堂教學,積極探索和掌握資訊科技環境下的教學規律。研究網路時代學生資訊素養的培養,探索現代教育技術教學與學科課程整合教學的新模式,鼓勵教師積極撰寫教學案例或教學部落格,參加資訊科技優質課展示活動,相互學習,相互交流,共同提高。

教育技術工作計劃 篇3

  在新的學年裡,莞中的規模進一步擴大,新課改也在莞中漸現特色,技術中心和科學館相關的工作也更加繁重,同時我們的人員配備也得到了加強,圍繞學校工作計劃中提出的新的工作思路和治學思想,本部門將加強管理和不斷學習,努力提高部門的工作水平,為學校的教育教學提供良好穩定的服務,促進教育資訊化不斷深化。

  一、圍繞新課改,做好建立全國示範高中的各項工作

  新課改給整個教育帶來新的面貌,同時也是新機遇,全國示範高中是學校未來發展的一個契機,本部門將以主人翁的精神從軟體和硬體上為完成這一任務做好工作:

  1.加強部門人員為教育教學服務的思想教育,各學科人員不斷學習本學科的新知識新思維,快速適應新課改的教育教學方法;

  2.圍繞學校的近期和遠期目標,不斷改進各實驗室和部門的工作作風和工作效率,力爭成為一個團結有戰鬥力的小集體,為莞中這個大集體的未來發展添光添彩;

  3.提高部門的管理水平,落實好各項工作,做到各司其職,責任到人,每個崗位有專人負責。

  二、合理配置,維護好多媒體教學系統,加強教學儀器和多媒體裝置的配備

  1.系統地利用好現有的儀器裝置,合理調配,確保日常教育教學工作的正常執行;

  2.利用有限的資金,加強教學儀器裝置的採購,確保重點學科實驗所需裝置,同時調動各實驗室人員的積極性,提高各種裝置的利用率,減少浪費;

  3.改造一至兩個電腦室和物理實驗室,確保相關的高考口語和物理實驗的順利進行;

  4.維護好校園雙向多媒體系統,為日常教學更好的服務;

  5.合理規劃和配備好新電教樓的教學儀器,組織好新電教樓的裝置進駐和施工,物理實驗室的搬遷;

  三、提高全校的資訊化教學水平,推進校園資訊化程序

  1.繼續進行校園資訊平臺的培訓,推進日常事務無紙化辦公的程序;

  2.開展兩到三次教師資訊科技培訓,進一步增強教師資訊化教學的.整體水平;

  3.抓好校主網站和各站的資源建設,定期進行檢查和評比,擴大教學資源的利用率;

  4.加強校園計算機網路的管理和維護,為提高全校的資訊化教學水平提供一個穩定的硬體基礎;

  5.抓好校園監控工程的施工,做好裝置的除錯保護;

  四、抓好安全工作,確保教育教學的順利進行

  1.加強各部門的安全教育,防止安全事故的發生;

  2.建立安全工作崗位制,定期檢查實驗藥品和實驗電器,保障師生日常教學的安全;

  3.做好計算機病毒的防護,督促進行計算機資料的保密和備份,改進計算機網路和多媒體教學網路的防雷設施;

  五、實行請進來,走出去的策略,加強交流,改進自身

  1.加強與兄弟學校的交流,請校外相關專家進行指導,提高各種網路裝置的穩定性;

教育技術工作計劃 篇4

  本學期我校要以建設數字化校園、實現數字化學習為整體目標,挖掘、創造、整合、利用資源是新課程的重要內容,有了豐富的人才、學習、文化、資訊、管理、社會資源等,學校各項工作才能順利開展。在新的教育形勢下依據新課程的理念,以數字化校園建設為龍頭,進一步加強資源建設,促進學校發展,以此全面支援課程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質量。

  一、硬體方面

  1、針對區中心的新的IP地址,早日做完學校的調整工作,確保正常工作的開展。

  2、年級組等部門的鐳射印表機總體到位,與總務處配合做好印表機墨盒調配,確保學校列印工作的正常開展。

  3、完成東大樓二樓電子閱覽室的所有硬體配置和除錯,並對對學生開放。

  4、現教中心組成員認真做好辦公室的計算機等電教裝置的檢修,維護,確保裝置工作正常。

  5、南大樓底樓的新機房已經安裝完畢,確保本學期應用工作。

  6、加強各個教室、圖書館、南大樓學生機房、西大樓辦公室等場所的終端配置,滿足教育、教學、辦公的需求。

  7、教師所借的手提電腦因所發年代不同,有些已經不能滿足現在的教學要求,本學期申請是否能加配記憶體條,以提高使用效率。

  二、軟體方面

  1、校園騰訊通的應用

  騰訊通是以校園網為基礎,構建的校園內部管理平臺和資訊平臺。包括辦公自動化、學校的教務管理、學生學籍管理、成績管理、教工管理、校園資產管理、校長辦公等,以解決學校內的日常辦公與教學及其他業務的管理問題。它提供具有開放性、靈活性,面向學校應用服務的多媒體教學、資訊化管理平臺和資訊交流平臺,是實現學校教學手段現代化,教學管理科學化,教學資源的必要前提和基本途徑,是學校培養面向21世紀資訊化社會高素質人才的重要手段。

  騰訊通現在已是是全校的實時網路線上系統。該系統包含了線上聊天、線上傳輸檔案、線上語音和線上影片等功能,提供相關網路服務,滿足資源的儲存、交流、共享與釋出,使教師們形成“存貯用共享資料夾,交流用郵件、釋出用校內網站”的行為習慣,啟用後定能給數字化校園建設帶來重大變化。

  計劃在本學期中的校本培訓中繼續安排幾次的關於騰訊通的專題的全校培訓講座。

  2、校園網的管理

  1)統一膝上型電腦和所有桌上型電腦的IP地址

  本學期開學時將重新核對已下發辦公室桌上型電腦IP地址,膝上型電腦IP地址由教師個人負責設定,辦公室桌上型電腦IP地址由現教中心組成員負責設定,為我校校園網資訊的管理做好了基礎性的工作。

  2)校園網主頁的工作

  學校的校園網主頁做到專人維護,定期更新,使之成為學校宣傳的虛擬視窗,學校管理的有效幫手和師生學習資源的園地。在本學期中,監督和管理校園網主頁的檔案的更新,時事的釋出和各方面的留言和圖片,並能及時在校園網主頁釋出學校的新資訊。

  3)督促教師管理好本人的密碼,及時改變初始密碼,以確保校園網上本人帳號、騰訊通的安全使用。

  3、浙大平臺的管理

  1)由於區中心改了新的IP地址,給浙大平臺的正常使用帶來了困難,因此在開學初時儘快解決這個問題,為正常的教學活動提供條件。

  2)管理應用浙大平臺的資料錄入工作,完成每次月考,期中考試和期末考試的年級統計。

  3)隨時更新浙大平臺的課程表管理系統,給學校的開課、聽課等常規活動提供便利。

  4、學生使用網路的管理

  1)認真做好學生計算機的教學工作及網上學習的輔導工作,提高學生計算機的操作水平。

  2)按計劃對學生開放網路教室,及時對學生做好檢測和調控,把網路管理落到實處。

  3)繼續做好百度貼吧的引導和管理工作,現教中心組、德育室密切配合,堅持正確導向。

  5、促進資訊科技與課程整合,探索新型教學模式。

  1)積極開展網路環境下的教與學的探索。

  透過舉辦現教中心組討論活動,進一步研究網路環境下的教與學的模式,繼續完善基於工具的科學探究模式和基於資源的社會探究模式,舉辦校網路教學評比活動,推動更多的教師參與到此項研究中來。

  2)加強學科教學中的資訊運用研究。

  在新的課程改革中,各學科都有出現了許多與資訊科技密切相關的教學內容,如數學中的演算法、物理化學中的數字實驗室、模擬虛擬實驗室、地理中的地理資訊系統、資訊科技學科中網路、人工智慧等,研究這些可以直接整合的領域,加強資訊科技的應用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