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工作計劃> 【精選】社群教育工作計劃3篇

社群教育工作計劃

【精選】社群教育工作計劃3篇

  日子在彈指一揮間就毫無聲息的流逝,迎接我們的將是新的生活,新的挑戰,我們要好好計劃今後的工作方法。相信大家又在為寫工作計劃犯愁了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社群教育工作計劃3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社群教育工作計劃 篇1

  一、社群教育工作的指導思想

  進一步推進社群教育工作,立足社群、依靠社群、服務社群。

  逐步建立起適應社群建設和居民學習需求的社群教育管理體制、執行機制和和教育培訓模式,促進社群居民整體素質和生活質量的提高,促進區域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把社群教育作為社群建設的重要內容和基礎性工作,貫穿在社群建設的各項工作中;透過社群教育,進一步構建和完善終身教育體系,形成終身學習的公共資源平臺,使學習型社會建設工作落到實處。

  二、開展社群教育工作的原則

  緊密圍繞社群建設的總體目標,與社群建設的各方面工作溝通和銜接,組織和實施社群教育培訓活動,形成合力和有機整體;要加強社群各類教育文化資源的統籌,充分利用、拓展和開發社群現有教育資源,推動各類教育資源面向社群居民開展教育培訓活動,加強社群學校和學習型組織的建設。

  要樹立大教育、大培訓觀念,面向社群居民開展內容豐富、靈活多樣的教育培訓活動,提供全員、全程、全面的教育服務,努力滿足社群建設和社群居民的需求;要實行分類指導,分階段實施,積極而紮實地推進社群教育的廣泛深入開展,並把發展社群教育作為建立學習型城區、學習型城市和學習型社會的重要途徑和措施。

  三、推進社群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務

  1、大力開展多層次、多內容、多形式的教育培訓活動。

  開展教育培訓,是社群教育的基本工作。始終重點抓好量大面廣、受到社群居民普遍歡迎的各類短期培訓活動,努力滿足在職人員的崗位培訓、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培訓、老年人群社會文化活動、弱勢人群提高生存技能培訓、外來人群適應城區社會生活培訓等各類人群的學習需求,積極抓好社群內的嬰幼兒教育、青少年學生的校外素質教育,加強未成年人的德育工作。

  緊緊圍繞社群建設的中心工作和社群居民的教育培訓需求,確定相關的培訓課程和教學內容,加強培訓課程和教材的建設工作,拓展和豐富教育培訓內容,增強培訓的針對性和有效性,積極創新培訓形式,逐步提高社群居民的.教育培訓率,力爭每年提高五個百分點以上,逐步實現有學習能力和學習要求的社群居民人人皆學的目標。

  2、進一步開展建立學習型組織的活動。

  把建立學習型組織仍然作為現階段推進社群教育工作的重要內容來抓。根據社群內不同型別組織的實際情況,制訂相應的學習型組織新的基本要求和標準,積極建立學習型企業、學習型單位、學習型街道、學習型居委會、學習型家庭等學習型組織,積極開展評估促進工作,使學習型組織佔社群內各類組織的比例逐年提高。

  3、充分利用、拓展和開發各類教育資源,形成社群教育培訓網路。

  充分利用社群內現有各類教育資源,橫向聯合,縱向溝通,實現教育資源共享,使現有教育資源發揮更大的作用。各類學校、教育培訓機構和各種文化體育設施都要有組織、有計劃地向社群開放,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社群教育培訓活動,特別是要依託社群內普通中小學和各類職業學校、成人學校面向居民開展教育培訓服務,使其成為開展社群教育的重要力量。

  要在整合、利用現有教育資源基礎上,形成以區社群學院為龍頭,以街道(鄉鎮)社群學校為主體,以居委會(村)社群教學點等為基礎的社群教育網路,滿足社群居民多樣化的教育需求;要積極創造條件,充分運用播放教學光碟、收視衛星電視教育節目、計算機網路教學等現代遠端教育手段,使有條件的街道(鄉鎮)都能夠開展現代遠端教育,構築起社群居民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平臺。

  四、保障社群教育工作順利進行的措施

  1、加強領導,完善機制

  社群學院把社群教育作為社群建設的重要內容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建立由區委副書記為首的社群教育工作領導機構,明確各有關部門的職責和分工,形成黨政統籌領導,教育部門主管,有關部門配合,社會積極支援、社群自主活動、群眾廣泛參與的管理體制和執行機制,並落實相應的管理機構、人員和經費,推動望城社群教育健康持續發展。教育行政部門把開展社群教育作為推進社群建設、構建終身教育體系、形成學習型社會的重要內容和措施,納入教育發展計劃,納入教育檢查評估範疇,採取得力措施,不斷推進社群教育工作。

  2、充實隊伍,增強力量

  今年,我們將繼續努力加強社群教育隊伍的建設,建立一支以專職人員為骨幹、兼職人員和志願者為主體的適應社群教育需要的管理隊伍和師資隊伍。區、鄉鎮各級社群教育機構應安排相應專職人員,同時聘請部分兼職人員從事社群教育工作。

  充分發揮望城社群教育專家講師團的作用,發揮社群內教師、專家、各行各業工作人員、在校大學生的積極性,使之成為開展社群教育活動的重要力量。鼓勵社群教育工作者參加各種業務培訓,不斷提高從事終身教育、社群教育工作的專業素質。充實隊伍,為我區社群教育工作開展提供力量保障。

  3、督促檢查落實評估

  今年年度我們將有計劃地開展社群教育工作的檢查評估工作。我區將組織專門的社群管理人員分批對各鄉鎮社群學校進行檢查評估,對取得突出成效的單位給予肯定和表彰。形成定期檢查、評估和表彰獎勵制度。廣泛吸收社群教育的管理人員和專家學者,成立社群教育專家諮詢委員會,參與社群教育實驗指導工作,建立省級社群教育試驗區。

  4、擴大宣傳提升理論

  充分利用各類新聞媒體,進一步加強對社群教育工作的宣傳,總結推廣各地發展社群教育的經驗和做法,營造有利於社群教育發展的良好環境。加強社群教育的理論和實踐研究,注意學習借鑑國外開展社群教育的有益經驗和成功的做法,逐步形成有望城特色的社群教育理論。

  5、保障經費,增加投入

  20xx年社群教育經費由區財政納入年度財政預算。20xx年區政府根據社群學院、社群學校建設要求,安排財政資金,支援社群學院、社群學校基本建設,對辦學成績顯著的社群學院、社群學校給與專項獎勵。

  建立以政府投入為主,多渠道投入的社群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按照社群常住人口人均不少於1元的標準,落實社群教育經費,充分發揮社會各界投資辦學的積極性,鼓勵社會力量資助社群教育。

社群教育工作計劃 篇2

  一、指導思想

  家園、社群工作是幼兒園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做好幼兒園教育的基礎保證。新《綱要》指出:“家庭、社群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應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全社會的理解,支援和主動參與,並積極支援,有利於幫助提高教育能力。”

  如今,無論是家庭活動、社群活動還是幼兒園本身的社會性活動,都可使幼兒從教育中獲得的益處持續的更久。家長、教師、社會的群眾為促進幼兒的發展,相互交流經驗,取長補短,共同探討教學方法已成為需要。在總結上學期家園、社群工作所取得成績及不足的基礎上,本學期將進一步加強對家園、社群工作的重視,有效提高幼兒各方面的能力。

  二、具體措施

  1、舉辦家長學校。定期組織家長參加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各種講座,討論,知識競賽,現身說法等活動,以從中受到啟迪,提高自身素質和科學育兒的水平。

  2、以家長開放日為契機,提高家長育兒水平。家長開放日的目的是為了讓更多的家長了解各年齡段幼兒的年齡特點、教育方法、教育目標,瞭解自己孩子在群體中的表現。透過家長開放日,家長懂得了怎樣和教師主動配合,取得教育的一致性。

  3、充分發揮《家園聯絡欄》的視窗作用。《家園聯絡欄》是反映保教工作的一扇窗戶,更是進行教育交流的一塊園地。本學期我們根據課改的精神,結合班級實際,在家園欄的欄目設定上推陳出新,各欄目版塊圖文並茂,形態各異,內容涵蓋了體、智、德、美各方面,成為家長接受幼兒教育資訊的主渠道。

  4、利用社群環境資源,擴充套件幼兒遊戲的空間。我們將帶幼兒在自然社會環境中去觀察、去發現、去感悟,瞭解成人的勞動,到社群參觀認識各行各業叔叔阿姨工作,並與成人交流談話,豐富了幼兒的生活經驗,認識並體驗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同時,進步孩子們的社會交往能力,使他們的整體素質得到全面發展。

  三、活動安排

  二月份:

  1、幼兒成長檔案第一期。

  2、做好開學初身高、體重的測量。

  3、教室環境佈置。

  4、親子活動

  三月份:

  1、出好家長園地,向家長宣傳科學育兒知識。

  2、慶“三八”親子活動。

  3、綜合考評工作

  四月份:

  1、踏青活動,感受春的氣息,花兒好看我不摘。

  2、安全演習。

  3、家長半日活動開展。

  五月份:

  1、安全講座。

  2、優質園展評。

  3、二十五屆運動會。

  4、向家長宣傳科學育兒知識。

  六月份:

  1、六一體檢。

  2、參觀菜場。

  3、發放期末成績單。

社群教育工作計劃 篇3

  20xx年的社群各方面工作已經結束並取得一定成績,作為社群領導人的我也因取得良好的成果而感到十分欣慰。堅持以人為本,求真務實,真抓實幹,勇於創新,依靠社會廣大居民的力量,弘揚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群,提高社群居民文化素質,發揚區域特色,加強學習型街的建設,做好我街社群教育工作,為爭創全區教育示範街制定20xx年社群教育計劃。

  一、完善、健全適應社群教育工作科學發展長效機制

  1、進一步加強社群教育委員會組織機構建設,由街道辦事處主任、分管主任、各科室及社群居委會主任組成的強大的社群教育領導班子,建立街道社群教育為主體,社群居委會為分校的社群教育培訓網路。

  2、完善社群教育工作的評估制度,社群教育指導教師的管理制度,學習型組織評比制度,經費、檔案管理制度,社群教育活動的准入制度,使社群教育工作規範化、制度化。

  二、發揮街社群教育優勢,挖掘培養和收集優秀教育成果和先進經驗

  1、我街社群教育以“九校一室”為依託,開展各類人員的教育、培訓活動,提高社群居民文化素質。

  2、以街科技園區為依託,開展好居民科普教育活動,提高居民群眾素質,進一步加強特殊人群的科普教育工作,使受教育居民率達到80%以上。

  3、加強由街離、退休老幹部、老教師、老專家、老專業技術人員組成的社群教育志願者隊伍的管理,發揮志願者隊伍教育優勢,體現出本街的教育特色和教育成果。

  三、營造“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氛圍,創造學習型組織

  1、充分認識建立學習型組織的重要意義,透過不斷學習的氛圍,創造學習型街道和學習型社群。

  2、推進社群教育隊伍的建設,理論研究教育培訓,增強社群教育工作者的學習意識,大力開展多內容、多形式教育培訓活動,做好建立學習型組織的評選工作。

  四、調動街道各方面資源,共築街社群教育平臺

  1、街道社群教育工作與街內的機關、學校、醫院、企、事業單位有機結合,做到協調發展、借勢發展,資源共享、合作共贏。

  2、逐步規範街道、社群教育基地建設,提高街道社群教育活動基地的培訓質量、管理水平,落實公共教育資源向社群開放,根據社群居民需要,制定規範教學社群工作計劃和內容。

  五、加強社群教育理論研究工作

  1、我街建立一支社群教育理論研究小組,深入對社群教育的調查研究、學習,寫出幾篇有關社群教育工作淪文

  2、加強資訊化建設,逐步建立有效機制的社群教育工作網路,提高我街社群教育工作整體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