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慈善總會工作計劃範文
2017年省慈善總會工作的總體思路是:認真貫徹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省委十屆八次全會精神和省民政工作會議要求,圍繞貫徹落實《慈善法》這條主線,對慈善工作進行全面規範;盯住脫貧攻堅這個重點,加大和創新慈善募捐、慈善救助的力度和形式,在脫貧攻堅中有所作為;以加強慈善宣傳為突破口,擴大慈善影響,營造濃厚氛圍。具體安排如下:
一、認真貫徹落實《慈善法》
一是充分發揮報刊、廣播、電視、網路、微博、微信等宣傳媒介作用,對《慈善法》的重要內容進行有針對性的重點宣傳。
二是加大對慈善工作隊伍的教育培訓力度,擬在年內舉辦一次全省慈善工作人員參加的《慈善法》專題培訓班,邀請相關專家授課,促進對法律規定的消化理解,提高依法開展慈善工作的能力。
三是深入開展慈善宣傳月活動。利用9月5日“中華慈善日”契機,將9月份定為吉林慈善宣傳月,採取舉辦吉林慈善成果展、表彰“感動吉林慈善獎”、選樹宣傳慈善典型等多種形式,在社會營造濃厚的慈善氛圍。
四是按照《慈善法》的具體規定,對慈善工作進行全面梳理,研究落實辦法,制定貫徹措施,規範我省慈善工作,加快推進全省慈善事業發展程序。
二、創新募捐方式,加大善款募集力度
一是在“專案招捐”上下功夫。圍繞困難群眾迫切需要、特別是全省脫貧攻堅需要,謀劃設定救助專案,動員社會力量參與,使更多的愛心企業、個人參與慈善救助活動,募集更多救助資金。
二是下力抓好小額冠名基金募捐。動員中小企業或愛心人士在總會設立小額冠名基金。
三是紮實搞好“全員募捐”活動。組織慈善工作人員走出去,深入企業、機關、學校等開展勸募活動,募集更多救助資金。
四是藉助有影響的活動募捐。積極參與全球吉商大會、東北亞博覽會、長春農博會等活動,拓展募捐渠道。同時,加強與新聞媒體的協作配合,探索在總會設立臨時“救急難”基金。
三、紮實開展慈善救助專案,推進專案規範運作
一是鞏固提升慈善品牌專案,實現可持續發展。繼續抓好總會“圓夢大學”、“生命之光”等品牌專案的開展,確保品牌專案不失,併力爭在出成果、出精品、出經驗上見成效。
二是推動專案創新,結合實際研究設定新專案。在做好傳統專案救助的同時,結合形勢任務的發展變化,特別是脫貧攻堅工作任務,不斷開發新專案,拓展救助領域。省慈善總會年新增救助專案不少於10個,救助困難群眾力爭達到20000人次。
三是強化專案管理,推動專案制度化、規範化發展。認真研究制定慈善救助專案的立項論證、規範操作、監督檢查、跟蹤問效機制,及時透過網站、微信、微博公示救助資訊,每個專案抽查回訪比例不少於20%,每個專案每年必須拿出救助成效報告,確保救助專案規範實施、有序開展、良好運作。
四是鞏固發展外聯合作專案,加強與中華慈善總會、澳門明德慈善會、衣戀集團等慈善公益組織、愛心企業的合作,擴大專案實施規模,救助更多困難群眾。
同時,加大個案救助力度,針對新聞媒體報道並在社會上產生重大反響的'突發情況,及時介入給予慈善救助,提高慈善工作的社會影響力。
四、深入抓好慈善宣傳工作
一是編印製作“善在吉林”宣傳冊。重點介紹總會正在開展的助醫、助學、助困專案和用於專案“招捐”的新專案情況。擬印製20000份,發放到省、市、縣、鄉、村,擴大宣傳覆蓋面,提升社會影響力。
二是加強總會自媒媒體平臺建設。開通吉林省慈善總會微信公眾服務號,及時有效地宣傳報道慈善救助專案、開展的募捐活動,同時能夠讓廣大社會參與者利用手機微信平臺實現線上捐贈。
三是開設固定慈善宣傳專欄。採取總會出資一部分、爭取新聞媒體減免一部分的辦法,與電視臺或其他媒體合作開設慈善宣傳專欄。與新文化報聯合開展圓夢大學、感動吉林慈善獎評選等活動。
四是與吉林省視科天行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合作,充分利用火車站、機場等人員密集場所,採取設立宣傳牌、播放宣傳片等形式,宣傳慈善救助專案、報道慈善募捐救助活動、展示慈善救助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