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論文> 機電裝置安裝與維修結合教學模式論文

機電裝置安裝與維修結合教學模式論文

機電裝置安裝與維修結合教學模式論文

  摘要:機電裝置安裝與維修是職業機電專業的關鍵課程,但在教學過程中卻存在不少問題。針對這樣的狀況,為了提升教學水平,必須不斷改革教學方式,工學結合模式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工學結合模式在機電裝置安裝與維修課程中應用既可以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術,又有利於學生形成優良的心理素質和專業能力。

  關鍵詞:機電裝置安裝與維修;工學結合模式;實施

  一、機電裝置安裝與維修課程教學目標

  學生應擁有積極的人生觀、豐富的理論知識與綜合素質、較高的實踐水平;具備獲得新知識與新技術的能力,可以更好地與行業發展有效適應;全面瞭解企業安裝裝置的程式,認真根據操作規定開展安裝和維修。高職院校必須大力培養學生如下的專業技術能力:全面認識且繪製機械裝置圖紙;熟練掌握鉗工、焊工、車工等專業的相關知識;熟練使用常見的電工工具以及相關的電工儀表;安裝相對複雜的機械裝置和配電箱;結合真實工作情況選擇合理的PLC系統等。

  二、機電裝置安裝與維修課程工學結合教學模式的實質

  工學結合教學模式是指職業校園詳細分析企業典型工作目標,開發學習機電裝置安裝與維修課程,模擬企業真實的實踐環境,積極培養學生的綜合職業技能,結合課堂教學和學生參與實踐操作的模式,在實踐過程中始終穿插學生的學習,具體包括學習與工作涉及的各類知識,培養與用人企業需要相符的具有一定創新能力的實踐人才。簡單來講,工學結合教學模式的內容是將工作作為學習的主要內容,利用工作推動學習。

  三、機電裝置安裝與維修課程工學結合教學模式的建立與實施

  1.聯絡實踐要求,建立工學結合教學模式。在機電裝置安裝與維修課程教學中形成八個能力訓練專案,分別是安裝、除錯、驗收、保養、維修、管理、識別和設計機電裝置的能力訓練任務,利用各個任務成功打破傳統的課程模式,透過不斷轉換工作任務專案形成一定的課程體系與內容。每一個專案包括大量任務,具體內容涉及有關知識、任務執行、職業態度等。任務和專案之間存在一定關聯,可以將學生分為若干個學習小組,一組5~7人,每一位學生都積極開展自主學習、綜合討論與學習培訓、考核評價。2.按照教學內容實施工學結合教學模式。首先,積極創新教學方法。教學過程中,學習小組統一開展討論,每個同學提出設計方案,經過集體研究確定最佳的設計方案。學生利用課前預習與課堂討論對學習內容加強理解,彼此形成啟發,加深認識,培養學習興趣,使學生更好地發現和解決問題。學生帶著目標開展學習,全面瞭解工作流程、工作中採用的工具和方法。強化教學實踐性,促使學生更加積極地投入到學習中。教師為學生提供大量案例,幫助學生理解工作實際情況,提高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其次,不斷變革教學模式。採用多媒體教學、實訓車間操作、現場參觀、實驗室模擬等多種方式加強教學效果。多媒體教學憑藉生動的圖文資訊成功展示了之前不能在課堂上出現的內容,打破了傳統課堂教學的限制。教師應有效融合多媒體課件與板書口述等傳統教學方法,以提高教學效率。例如,課堂上採取動畫的方式體現砂輪機磨削刀具的.實踐操作。教學過程中,學生學習職業操作內容,提升實踐教學效率。迴路實驗室的構建把液壓試驗檯作為一臺裝置,透過系統除錯實驗室會明顯提高教學水平。教師在實訓車間和實驗室內開展教學,高度融合知識傳輸與能力訓練。例如,講解提升裝置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進入實訓車間開展現場操作,學生分組討論並且完成訓練工作,在教學整體過程中,教師發揮引導作用,學生則是課程教學的主體。最後,積極改變課程設計方式。目前,大部分學生喜愛網路遊戲,教師若把課程設計為遊戲必定能引起學生的興趣。首先,大型遊戲必須緊密聯絡學生的專業知識,需要結合學生的生活與學習情況,促進學生學習理論知識。其次,保證充足的遊戲容量,把學習與遊戲真正融合。再次,保證玩遊戲的時間。課程設計還包括學生結束課程學習之後利用理論知識設計實踐教學。課程設計擁有較強的針對性,有效結合理論與實踐教學內容。獨立考核課程設計的成績單,如製圖測繪挑選一般複雜程度的組合體,指導學生測繪且繪製組合體的裝配圖與零件圖,寫出測繪說明書。幫助學生形成繪製普通零件圖與裝配圖的能力。再如,機械基礎課程設計可以選擇減速器作為設計課題,鼓勵學生利用相關設計手冊和相應的技術資料開展結構設計以及計算工程,可以結合設計具體質量與學生思考水平考核成績。綜上所述,機電裝置安裝與維修教學應緊密聯絡學習目標,堅持教學內容實用和夠用的基本原則,儘量避免講解大量的理論知識,適度增加實踐內容。

  參考文獻:

  [1]劉楠.技工學校的工學結合教學[J].職業,2015

  [2]郭曉軍.如何做好工學結合教學實施[J].中國培訓,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