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計劃> 關於初三物理教學工作計劃3篇

初三物理教學工作計劃

關於初三物理教學工作計劃3篇

  日子在彈指一揮間就毫無聲息的流逝,又將迎來新的工作,新的挑戰,現在就讓我們好好地規劃一下吧。那麼你真正懂得怎麼制定計劃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初三物理教學工作計劃3篇,歡迎大家分享。

初三物理教學工作計劃 篇1

  一、教學目標:

  基礎性目標:透過觀察和實驗,初步瞭解分子熱運動的基本內容。

  發展性目標:能識別擴散現象,並能用分子熱運動解釋生活中熱現象。

  融通性目標:用演示實驗激發學生對大千世界的興趣,使學生了解透過直接感知的現象,可以認識無法直接感知的事實。

  二、教學重點:一切物質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無規則的運動。

  教學難點:分子之間存在相互的作用力。

  三、教學方法:實驗探究法 轉換法 小組討論法

  四、教學準備:課件,演示實驗和學生動手的實驗器材。

  五、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學

  【課件圖片展示】同學們,我們透過我們的眼睛看到的是一個多姿多彩的宏觀世界,那麼,如果深入物體內部,會是一個怎樣的情況呢?回顧第十一章的“宇宙和微觀世界”的學習,請同學們回答下面的問題。(播放課件)

  1.物質由_____組成。

  2.分子是_____________的最小微粒。

  3.分子是很____的,如果把分子設想成球形,一般分子的直徑大約只有______m,用肉眼直接看不到。

  4.分子的數量很______。

  透過對前面知識的回顧,我們能夠知道:物質是由大量分子組成的。

  (二)合作探究

  探究活動(一)

  實驗:1.學生參與:請同學們判斷桌子上甲燒杯中無色透明的液體,是什麼物質?

  2.演示實驗:二氧化氮氣體和空氣之間的擴散實驗。

  由上面的兩個實驗,引入分子的擴散現象:

  擴散現象:不同的物質在互相接觸時,分子彼此進入對方的現象, 叫做擴散現象。

  證明:氣體可以發生擴散現象。

  遞進提問:氣體可以發生擴散現象。那麼液體和固體是否也能發生擴散現象呢?課件展示:硫酸銅溶液和清水的擴散實驗。

  證明: 液體之間也能發生擴散現象。

  課件展示:1.鉛片和金片的擴散。

  2.存放煤的牆角,幾年後牆壁表面厚厚的一層都變黑了。

  證明: 固體之間也能發生擴散現象。

  總結:氣體,液體,固體之間都可以發生擴散現象。

  探究活動(二)

  提問:擴散現象能證明什麼?請小組討論。

  請學生回答,後教師總結。證明了:

  1. 一切物質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無規則運動。

  2. 分子間有間隔。

  學生分組動手實驗:30ml的酒精和30ml的水混合,觀察混合後總體積。3分鐘後請學生回答看到的現象,證明了什麼?透過酒精和水混合後的總體積小於60ml。

  證明:分子間有間隔。

  探究活動(三)

  提問:影響擴散快慢的主要因素是什麼?

  猜想:溫度。

  猜想的理由(生活中的哪些現象能證明擴散快慢跟溫度有關):

  學生回答:……

  教師補充:1.同樣大的糖塊放在熱水中比放在冷水中擴散的快。

  2.其他情況相同時,放在陽光下的溼衣服比放在家裡乾的快。

  3.媽媽炒菜時,老遠就聞到香味,但吃菜的時候卻感覺沒有那麼香。

  學生動手實驗 :在一個燒杯中裝半杯涼水,另一個相同的燒杯中裝等量的熱

  水,用鋼筆分別在涼水、熱水中同時滴入一滴紅墨水。比較兩杯中紅墨水的

  擴散現象。(3分鐘)

  結論:擴散快慢與溫度有關; 溫度越高,分子的熱運動就越劇烈,擴散越快。

  (三)啟思點撥

  提問:1.組成物質的分子不停的做無規則運動,那麼固體和液體為什麼不會飛散開來? 2.分子間存在間隔,那麼固體和液體為什麼很難被壓縮?(學生討論3分鐘)

  請學生回答:……

  教師總結:分子間同時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教師出示:“彈簧連著乒乓球”教具。講解:用兩個乒乓球代表某種物質的兩個分子,中間用一個彈簧連線。分析:

  當彈簧處於自然狀態(平衡狀態)時,兩分子(兩乒乓球)之間的距離設為r0

  當兩分子之間的距離r= r0 時,F引 = F斥

  當兩分子之間的距離r r0 時,F引 F斥,表現為引力。

  當兩分子之間的距離r r0 時,F引 F斥,表現為斥力。

  當兩分子之間的距離r》r0 時,F很小,幾乎為0教學小結:(學生一起大聲讀一遍,加強印象)

  一、分子熱運動的基本內容:

  1.物質是由大量分子組成的。

  2.一切物質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且溫度越高,分子的熱運動越劇烈。

  3.分子間同時存在著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二、擴散現象:

  1.擴散現象(定義):不同物質相互接觸時彼此進入對方的現象叫做擴散。

  2.擴散現象隨溫度升高而日趨明顯。

  3.擴散現象在氣體、液體、固體中都能發生。

  4.擴散現象——說明:1)一切物質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

  2)分子間有間隔。

  (四)差異評價

  這節課,我學會了…

  我感受最深的是…

  我想我將會…

  我還有疑惑的是…

  第十六章 第1課時 分子熱運動 課堂實錄

  一。激情導學

  思考後回答

  1.物質由_____組成。

  2.分子是_____________的最小微粒。

  3.分子是很____的,如果把分子設想成球形,一般分子的直徑大約只有______m,用肉眼直接看不到。

  4.分子的數量很______。

  二。合作探究

  活動(一)

  1. 判斷無色透明的液體是什麼物質?

  2. 演示實驗:NO2氣體和空氣擴散實驗。

  註明:1) NO2氣體制取方法:(方程式)

  Cu+4HNO3(濃)=Cu(NO3)2+2NO2+2H2O

  2) NO2氣體是紅棕色的有毒氣體。

  3)NO2氣體處理:用NaOH溶液。

  3. Cu SO4 溶液和清水的擴散實驗。

  證明:液體之間是可以發生擴散現象。

  師:三鑫美不美?

  生:美。

  師:愛不愛三鑫?

  生:愛。

  師:我們透過我們的眼睛,看到了一個美麗的三鑫。我們所看到的是一個宏觀世界,同學想不想知道,如果深入到物體的內部,有將會是一個什麼樣的情況? 我們在第十一章第一節就學習過分子的有關知識。

  下面我們一起來思考後回答幾個問題:

  1.物質由分子組成。

  2.分子是組成物質的最小微粒。3.分子是很小的,如果把分子設想成球形,一般分子的直徑大約只有10-10m,用肉眼直接看不到。

  4.分子的數量很多的。

  師:1m =____nm 10-10m=_____nm

  生:1m=109nm 10-10m=0.1nm (好,掌聲!)

  (教師結合課件,講解分子大小)

  師:透過對前面學過的知識的回顧可知;

  物質是由大量的分子組成的。

  師:請同學們判斷我們實驗桌子上大燒杯裡面無色透明的物質是什麼液體?

  ?學生動手實驗(3分鐘)

  生:是酒精。

  師:大家的判斷跟這位同學的是否一樣?

  生:是。

  師:我們為什麼能夠判斷它就是酒精這種物質呢?

  生:聞氣味。

  師:透過聞氣味能夠判斷是酒精,說明這個酒精分子進入到空氣中,然後透過我們的鼻子可以判斷它是酒精。

  師:下面我們進行課本P124實驗。

  首先,教師將這個實驗的裝置簡單的介紹一下。

  師:裝置由兩個集氣瓶和一個毛玻璃片。

  下面集氣瓶中裝的是NO2氣體,上面集氣瓶中裝的是空氣。

  師:NO2氣體在化學中我們學到過,它是

  生:紅棕色的氣體。

  師:NO2氣體是紅棕色的有毒氣體。

  師:它的密度跟空氣的密度相比較,哪的大?

  生:NO2氣體的密度大些。

  師:下面我將這個密度大的NO2氣體放在下面,我們看看它能不能進入到上面的空氣中?

  教師做演示實驗,學生觀察。

  (用濃硝酸和銅起化學反應生成NO2氣體)

  現象:

  過一會可以看見下面的NO2氣體分子進入到上面的空氣中,上面的空氣分子進入到NO2氣體中,最後兩集氣瓶中的顏色幾乎變得均一。

  我們將這種現象,稱為擴散現象。

  總結:擴散現象:不同的物質在互相接觸時,分子彼此進入對方的現象, 叫做擴散現象。

  師:透過剛才的實驗,可以證明氣體之間可以發生擴散現象,那麼肯定有同學想知道,液體和固體之間是否也可以發生擴散現象呢?

  生:可以。

  師:可不可以,我們要透過實驗來證明。

  演示實驗:Cu SO4 溶液和清水的擴散實驗。

  師:請同學們思考Cu SO4 溶液和清水的密度哪個大?

  生:Cu SO4 溶液。

  師:我們將 Cu SO4 溶液放在量筒的下面,水放在上面。

  因為Cu SO4 溶液和清水的擴散實驗需要很長的時間,教師利用多媒體展示:兩者擴散經過10天,20天,30天后的現象。

  證明:液體之間是可以發生擴散現象。

  4. 1)金的擴散現象。

  2)。煤擴散到牆裡的現象。

  證明:固體之間也可以發生擴散現象。

  活動(二)

  5.擴散現象說明了什麼?(學生討論)6.酒精和水的混合實驗:

  學生分組實驗,觀察現象後得結論。

  現象:

  30ml的水和酒精混合後的總體積小於60ml。

  活動(三)

  7.影響擴散快慢的主要因素是什麼?

  曬衣服

  8. 墨水在熱水中和冷水中擴散快慢。

  (三)啟思點撥

  課件展示:

  1.金的擴散現象。

  2.煤擴散到牆裡的現象。

  證明:固體之間也可以發生擴散現象。

  總結:氣體,液體和固體之間都可以發生擴散現象。

  師:透過上面的學習,我們知道氣體,液體和固體之間都可以發生擴散現象。 擴散現象我們可以直接感知,同學們想想:它能夠告訴我們哪些微觀世界的知識?

  同學之間討論30秒。

  生:說明了一切物質的分子都在做無規則的運動。

  師:還能夠說明說明?

  學生思考,但思考沒有結果,教師透過實驗啟發。

  師:為了便於同學們思考,下面我們一起來做一個實驗。(“酒精和水混合”實驗)

  器材:兩個量筒,酒精,水。

  師:用兩個量筒分別量取30ml的水和酒精,然後將酒精到在水中,看看混合後的也液體總體積是否有60ml。

  ?學生動手實驗(3分鐘)

  師:請一位同學將自己實驗的現象和結論敘述出來。

  生:30ml的酒精和30ml的水混合後總體積小於60ml,說明分子之間有間隔。(好,掌聲!)

  師:擴散現象,是我們看見的,可以直接感知的現象,它能推測我們無法直接感知的事實:(1.一切物質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無規則運動;2.分子間有間隔),這種物理學中研究問題的什麼方法?

  生:轉換法。

  師:好,那麼請同學們再思考:擴散到底有沒有快和慢呢?

  生:有。

  師:影響擴散快慢的主要因素是什麼?

  生:溫度。

  師:同學們猜想是 :溫度,那有沒有理由?

  透過我們生活中的哪些現象,可以初步的證明:擴散現象跟溫度有關呢?

  生:冰塊熔化。

  師:冰塊熔化,是同一種物質發生物態變化,擴散現象是發生在兩種及以上的物質之間。所以,冰塊熔化不屬於擴散現象。

  生:衝咖啡的時候用熱水,溶化的要快一些。

  師:很好,是擴散現象跟溫度有關,還有沒有?

  生:衣服放在太陽底下乾的快些。

  師:很好,衣服上的分子在太陽下,溫度高些,水分子擴散到空氣中快一些。還有沒有?

  生:我們在化學課的時候做的品紅在溫水中的擴散速度比在冷水中要快。

  師:好的,下面我們正好一起來做做這個實驗。

  ?學生動手做實驗(3分鐘)

  師:透過實驗,看到什麼現象?證明了什麼?

  生:墨水在熱水中擴散得快。說明,溫度熱高,擴散得熱快。

  結論:溫度越高,分子的熱運動就

  越劇烈,擴散越快。

  由於分子的運動跟溫度有關,所以這種分子無規則運動叫做分子熱運動。

  師:分子不停的在做無規則的運動,那麼固體和液體為什麼不會飛散開來?分子間存在著間隔,為什麼固體和液體又很難被壓縮呢?

  學生討論30秒。

  生:固體和液體為什麼不會飛散開來,是因為分子之間存在著引力;固體和液體很難被壓縮,是因為分子之間存在著斥力。(好,掌聲!)

  師:總結:分子之間同時存在著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分子引力實驗

  分子作用力演示模型

  演示實驗:兩鉛塊相吸實驗。

  師:我這裡有兩鉛塊,我先在地面上摩擦幾下,好,同學們看看它們能不能粘在一起?

  生:1.能。2.不能。

  師:請同學們看好了。

  現象:下面的鉛塊沒有掉下來。

  師:鉛塊受到重力,但不會掉下來,說明什麼?

  生:上面的鉛塊和下面的鉛塊分子之間有引力。

  教師出示:乒乓球彈簧模型。

  師:我這裡有一個模型,可以便於同學們更好的理解分子間的作用力。 這裡,老師用兩個乒乓球代表某種物質的兩個分子,中間用一個彈簧連線。下面我們來分析:

  當彈簧處於自然狀態(平衡狀態)時,兩分子(兩乒乓球)之間的距離設為r0

  當兩分子之間的距離r= r0 時,F引 = F斥

  當兩分子之間的`距離r r0 時,F引 F斥,表現為引力。

  當兩分子之間的距離r r0 時,F引 F斥,表現為斥力。

  當兩分子之間的距離r》r0 時,F很小,幾乎為0

  課堂小結:(教師給出總結,學生齊讀)

  (四)差異評價

  課堂練習:

  1.下列現象中能說明分子不斷做無規則運動的是( )

  A.在爐邊烤火感到暖和

  B.開啟酒精瓶蓋能聞到酒精氣味

  C.颳風時路上揚起灰塵

  D.鐵釘放久了生鏽

  2.互相接觸的物體分子彼此進入對方的現象___現象。它可以發生在____,____,_____之間。

  3.下列現象中不是擴散現象的是( )

  A.掃地時灰塵滿天飛

  B.放入杯中的糖使整杯水變甜了

  C.在無風的房間裡開啟一瓶香水,過了一會兒,整個房間都有香味

  D.滴入水中的紅墨水使水變紅

初三物理教學工作計劃 篇2

  新學期已開始,為使新學期的工作有條不紊的進行,使教學工作更加科學合理,特訂新學期個人教學計劃如下

  一、 指導思想

  加強現代教育理論的學習,提高自身的素質,轉變教育觀念,以教育科研為先導,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深化課堂教學改革,大力推進素質教育。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具有以下幾個明顯的特點:

  1.為學生的物理學習構築起點

  教科書提供了大量物理研究的基礎知識和實驗,作為所有學生從事物理學習的出發點,目的是使學生能夠在所提供的學習情景中,透過實驗、探索與交流等活動,獲得必要的基礎發展。

  2、向學生提供現實、有趣、富有挑戰性的學習素材教科書從學生實際出發,用他們熟悉或感興趣的問題情景引入學習主題,並提供了眾多結合實際而富有物理意義的問題,以展開物理探究。

  3、為學生提供探索、交流的時間與空間

  教科書依據學生已有的知識背景和活動經驗,提供了大量的實驗、思考與交流的機會,幫助學生透過探究與交流,梳理所學的知識,建立符合個體認知特點的知識結構。

  4、展現物理知識的形成與應用過程

  教科書採用的模式展開,有利於學生更好地理解物理、應用物理,增強學好物理的信心。

  三、 教學措施:

  1、根據學生實際,創造性地使用教材,積極開發和利用各種教學資源,為學生提供豐富多彩的學習素材。

  2、加強直觀教學,充分利用教具、學具等多媒體教學,以豐富學生感知認識物件的途徑,促使他們更加樂意聯絡生活學習物理、更好地理解物理。

  3、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

  4、加強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主要培養學生的分析),有效的實施有差異的教學,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的發展。

  四、時間安排

  3月12日3月16日 第一章 1、2、3、4、5節

  3月19日 3月23日 第二、三章

  3月25日3月29日 第四、五、六章

  4月1日4月5日 第七、八、九章

  4月8日 4月12日 第十、十一、十二章

  4月15日4月19日 第十三、十四章

  4月22日4月30日 第十五章1、2、3、4、 5、6節

  5月8日 5月11日 第十六章 1、2、3、4、5節

  5月14日5月18日 第十七章1、2、 3、4、5節

  5月21日6月11日 查漏補缺,迎接中考。

初三物理教學工作計劃 篇3

  【教學目標】

  1.透過實驗探究知道動滑輪提升重物時,手拉繩做的功與動滑輪對重物

  做的功是不等的;

  2.知道W總、W有用、W額外的含義,並清楚他們之間的關係;

  3.知道什麼叫機械效率及其計算方法,並利用上述實驗探究的資料計算機械效率,知道機械效率點小於1;

  4.透過實驗探究影響機械效率的因素,找出提高機械效率的方法。

  【教學重點】

  透過實驗探究知道機械效率的存在。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內容、方式

  學生活動方式

  一、引入

  在使用簡單機械提升或移動物體時,我們要對機械做功,機械又要對物體做功,那麼我們對機械做功和機械對物體做功相等嗎?

  二、新課

  (一)活動:以動滑輪為例,比較手拉繩做的功與動滑輪對重物做的功。

  3.說明:

  ①機械效率是有用功在總功中所佔比例的多少,是一個比值,所以是一個無單位的物理量。

  ②因為W有用總小於W總,所以機械效率η總小於1。

  ③機械效率是描述機械效能優劣的物理量,機械效率高的機械效能優良。機械效率的高低與所使用的機械工作時是否省力、及省力多少無關;與機械工作時的快慢程度無關;與機械工作時所完成的功的數量多少也無關.

  4.活動:

  ①根據上述測量結果計算不同情況下動滑輪的機械效率;

  ②實驗、討論動滑輪的機械效率與哪些因素有關?如何才能提高它的機械效率?

  5.例題:

  (1)用定滑輪緩慢提升質量為20kg的物體,所用拉力為220N,當物體提升2m時,求有用功、總功和動滑輪的機械效率。(g=10N/kg)

  (2)由於在使用槓桿時的摩擦非常小,故槓桿是一種機械效率非常高的簡單機械,若用一根機械效率為90%的槓桿將一個18.0kg的物體提升50cm,需要做多少總功?(g=10N/kg)

  三、學生總結歸納;

  四、課堂訓練。

  指出在撈水桶、用水桶打水、使用斜面時的有用功、額外功、總功。

  學生討論、總結。

  學生活動:計算不同情況下動滑輪的機械效率;實驗、討論動滑輪的機械效率與哪些因素有關?如何才能提高它的機械效率?

  計算例題

  學生總結

  (可就所學的幾種機械討論)

  課堂訓練

  【課堂訓練】

  1.利用動滑輪提升物體,你能區別有用功和額外功嗎?

  2.什麼是機械效率?機械效率的大小可能大於1嗎?為什麼?

  3.關於功、功率、機械效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物體受力且運動時,力對物體就做了功

  B.功率大的機器做功一定多

  C.功率大的機器做功就快

  D.做功快的機器其機械效率一定高

  4.如圖所示的滑輪組,不計拉線質量及滑輪轉動摩擦。重物G=200N,每一個滑輪重25N。當繩自由端拉力F拉力為 N時,恰能讓重物G勻速上升。

  A B C D

  10.滑輪組將重500N的物體,舉高80cm的過程中,機械效率為80%,則此過程中有用功為 J,額外功為 J。若不計滑輪摩擦及拉線質量的影響,則可知動滑輪重 N,當提升重物為400N時,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 。

  11.芳芳和蘭蘭運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測定了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在全班交流實驗結果時,老師提出:如果各組所用滑輪和串繞繩子的方式不變,改變其它因素,是否會影響它的機械效率呢?大家積極思考,提出了各種猜想,概括起來有如下幾種:

  (1)請幫助蘭蘭完成表中的一項計算;

  (2)請根據她倆的實驗記錄,分別在表中寫出探究結果。

  (3)歸納她倆的實驗探究,你所得的結論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