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語言寶缸教案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中班語言寶缸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對故事中有關複製的情節感興趣。
2.感受故事幽默,誇張的特點。
3.能大膽想象,和同伴分享交流自己的想法。
4.引導幼兒在故事和遊戲中學習,感悟生活。
5.鼓勵幼兒敢於大膽表述自己的見解。
活動準備:
圖片:小水缸、米、碗故事圖片、十個官老爺爸爸、十隻金元寶人物故事ppt
活動重難點:
活動重點:指導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活動難點:
1、感受故事中複製的有趣性。
2、瞭解故事所要告訴我們的道理。
活動過程:
一、產生懸念。
1、逐一出示10個小人,激發幼兒學習興趣,並請幼兒數一數。
師:看看他們是誰?告訴幼兒他們都是官老爺的爸爸。
2、小朋友,你有幾個爸爸?可是官老爺卻一下子有了10個爸爸,這是怎麼回事呢?看了下面的動畫片,大家就知道了。
二、理解故事內容及複製的意思。
1.結合ppt,完整欣賞故事。
說說小水缸是一隻怎樣的缸?之後引出故事的名字。
2、教師邊演示教具邊講述故事一遍。
提問:
1、老伯伯發現這是一隻寶缸後,他做了什麼事?
2、誰先看上了這隻寶缸?地主老爺為什麼想搶而沒有搶成?
3、為什麼官老爺也喜歡這隻寶缸?
4、官老爺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爸爸?
5、最後有人拿到寶缸了嗎?為什麼?
三、討論。
1、這個故事什麼地方最有意思?
知道一個變成很多個一模一樣的東西,這個過程就是複製。
2、老伯伯拿寶缸幹了什麼事?王八皮、官老爺、官老爺的爸爸想用寶缸幹什麼?你喜歡誰?為什麼?
四、思維拓展
他們都喜歡這個寶缸,你想不想也有這樣一個寶缸?如果你有一隻這麼神奇的小水缸,你想複製什麼來幫助別人呢?
五、結束。
請小朋友把今天這個有趣的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活動反思:
這是我在園內展示的一節公開活動,活動一開始我就出示了十個小紙人並設定了懸念,張瑞鵬對於官老爺有十個爸爸覺得特別奇怪,急於想知道這其中的原因,所以他著急地說:“老師,你快點講故事吧!”顯然他對故事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接下來的完整欣賞時,張瑞鵬聽的很認真,當講到故事中寶缸幽默誇張的複製情節時,他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還拉著旁邊的楊喆不停地說:“太好笑了,你說是不是很滑稽……”這時的張瑞鵬沉醉在故事幽默的情節中,完全沒有理會老師的提問。在最後的討論活動中,我問幼兒:“如果你們有一個這樣的寶缸,你想複製什麼?”張瑞鵬聽了馬上積極地舉手說:“如果我有一個這樣的寶缸,我要把家裡的玩具放進去,讓它複製出更多的玩具,這樣我就可以玩個夠了。”
活動中我主要引導幼兒注意傾聽,大膽表述。幼兒學習語言主要是透過傾聽這一途徑。教幼兒注意傾聽,才能正確的.感知語音、語彙和語法規則。根據綱要中讓幼兒“想說、敢說”的要求,我就從想和敢這兩個方面進行具體指導和幫助:首先,故事欣賞前設計提問“我們只有一個爸爸,可是官老爺卻一下子有了10個爸爸,這是怎麼回事呢?”讓幼兒帶著問題有目的、有針對性的認真傾聽。藉助於想象的圖片和優美的音樂,進行聲情並茂地朗誦,刺激幼兒的各種感官,激發幼兒想說的願望。其次,利用各種教學方法和遊戲,給幼兒提供自由表達的機會,讓幼兒敢說。
這節課聽下來,幼兒興趣點很高,活動環節較清晰,構思很新穎。但我發現還有很多的不足之處,比如不同角色的語氣語態不夠明顯,還有些問題回應不當,追問的比較少,比如最後一個環節,問幼兒如果有寶缸可以複製什麼呢?一幼兒回答:複製十個金魚。我馬上追問:你想怎麼來處理這十個金魚呢?和誰一起吃呢?回頭想一想,金魚乾嘛一定要吃呢,餵養的金魚供人欣賞不是更好嘛。還有我發現我更多的是在重複幼兒的回答,而沒有提煉,提煉性總結性的語言不多,有些追問沒有追到底,我覺得這些都要在平時的活動中積累經驗,讓自己更好的上好每一節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