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週國旗下講話稿範文
在發展不斷提速的社會中,我們越來越需要講話稿,講話稿是人們在各種會議和一些較莊重、隆重的場合上發表帶有宣傳、指示、總結性質講話的文稿。怎麼寫講話稿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第十六週國旗下講話稿範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第十六週國旗下講話稿1
尊敬的老師、同學們:
早上好!
感謝高一11班的孩子們給我帶來的這個榮譽,沒有他們一年來的努力和付出也就沒有我今天的“名班主任”的稱呼。我今天不想演講,只想說說在與他們相處的一年中的幾點體會以及從他們身上得到的點啟發。
如果想成為孩子們心中的好班主任,要具備以下幾點:
1、成為好班主任的最大保障就是有過硬的教學功底,有吸人眼球的教學技巧,只有這樣才能在自己的課堂抓住學生的心,讓他們服你、敬你、依靠你。有了這個先決條件,通向好班主任的路會更容易。
2、全力打造本班“領頭羊”隊伍。有了他們的出色表現,全班其他同學的學習熱情都會被點燃,大家就可以齊頭並進或互相競爭,創造出良好的班級學習氛圍。
3、耐心地等待他們長大。學生還處於不斷完善自我的過程中,他們經常會有這樣那樣的缺點和不足。面對他們的不完美,班主任應該調整心態,悉心教導,耐心溝通,讓他們能及時修正自己。
4、人盡其才。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優點,儘管他在某一科表現差,可能在其他科有他的強項。班主任應該儘量挖掘學生的閃光點,讓他們從不同的角度找到自信與克服困難的動力,覺得自己也是“潛力股”。
我還想對孩子們說:
1、做好吃大苦的準備。考場如戰場。高考也是沒有硝煙的戰場,是一場硬仗。如果你們想達到你的預期,必須苦心志、勞筋骨。沒有任何一個收穫可以輕鬆獲得。
2、相信你的老師。老師是你迎戰高考的精神支柱和堅強依靠。相信老師能讓你覺得有力量,有奔頭,因為你們是一個整體,一個不可拆分的團隊。
3、合作學習會使你受益匪淺。同學的力量是不可低估的。如果你能敞開心扉多與周圍的同學交流,你會有吃驚的收穫。取長補短也是經常可能的事情。
4、相信自己。有了自信,無論遇到什麼苦難,你都會充滿正能力而不會退縮。
第十六週國旗下講話稿2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主題是“讀書的好處”。
書是人類一生的朋友,正如《三字經》中所說“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這些都充分說明了讀書對人們後天的影響。幾百上千年前的古人就已經知道了讀書的好處,流傳了許多熱愛讀書的故事。例如:一天中午,王羲之正在讀書,書童送來饃饃和蒜泥,他因為看書入了迷,竟拿著一塊饃沾了墨汁就往嘴裡送,錯把墨汁當蒜泥吃了,還說:“今天的蒜泥真香啊!”聽了這個故事,我們會深深體會到前人讀書廢寢忘食的地步,也正因為此才會給後人留下許多寶貴的知識,財富。
冰心奶奶曾經說過:“讀書好(hǎo),、好(hào)讀書,讀好(hǎo)書。”生活中如果沒有了書籍,就好像大地沒有了陽光;智慧裡沒有了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了翅膀。一本好書就是一位很好的老師。我們又有什麼理由不好好讀書而沉迷於網路、遊戲、電視呢?下面我從三個方面談談我的讀書體會。
第一、讀書,可以提高我們的作文水平。“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這些話言簡意賅地向我們說明一個深刻的道理:書讀得多,語言積累到一定程度,文章就會寫得好,筆下就會生花。試問像冰心,老舍、魯迅他們哪一位不是讀破了萬卷書,才有了下筆如有神的奇蹟呢?試想為什麼每當我們寫作文時總會有一種“書到用時方恨少”的無奈,原因很簡單,因為我們書讀得太少了,看看我們身邊那些語文學得好,作文寫得棒的同學,他們哪一個不是書讀得多,積累得多,因此只有讀書,積累,再讀書,再積累,如此迴圈往復,才會厚積薄發,寫作文時才會底氣十足,揮灑自如,才會有“腹有詩書氣自華”的境界。
第二、讀書要讀對我們有幫助的書,不讀無聊的書籍。讀一本好書,就如同邂逅了一位偉大的老師。你可以和書中的各種人物一起歡笑、流淚,你可以在不同的書的世界裡體驗不同的生活和精神世界。一旦和一本本書在一起活上了一回回,你就會成為心靈的鉅富。好書能陶冶(yě)我們的情操,而無聊的書看完後笑一笑也就忘了,有些甚至還會墮落我們的意志。只有與好書做朋友,我們的身心才能得到陶冶(yě),生活才能充滿情趣。讀好書吧,就讓我們的眼睛浸潤在美麗的文字裡,耳朵浸潤在美麗的語言裡,嘴巴浸潤在美麗的詞彙裡,讓書香時時刻刻浸潤我們的心靈。
第三、讀書,教會了我們做人的.道理。記得在一些古裝戲的電視劇裡,經常有這樣的情節:一個村子,只有一個讀書人。然後村子裡有什麼大小事情要決策,都要去問這個讀書人。這個讀書人,就會知乎者也,引經據典,告訴大家,遇到這樣的事情,古人是怎麼做的,所以我們要怎麼做。其實這些情節就告訴了我們:古代的文章裡是包含著做人的道理的,是可以用來指導我們做事情的;古代的“讀書人”並不是只會認字、寫字,而是說他讀過書,知道古代聖賢留給我們做人的道理。古代的人把孩子送去讀書寫字,其實目地並不只是為了認個字會寫幾個字,更多是想讓教書先生教會孩子做人的道理。據說《三字經》,《增廣賢文》,是古代孩子讀書最先要讀的兩本書。這兩本書,告訴了孩子做人需要的最基本的道德是什麼。
歌德說過:“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是啊,讀一本好書可以使我們從聖賢和智者的叮嚀中頓悟到人生的真諦;從偉人的人生記錄中感悟到崇高的境界和高尚的情懷;從科學家奮鬥的文字裡體會攀登的艱辛和執著,從英雄可歌可泣的故事中找到和命運抗爭、搏擊的無窮力量和堅強意志。讀書使我們的心靈充實,分清美醜,識別善惡,明辨是非,知書達理,讓我們漸漸地高尚起來,純潔起來,堅強起來。
同學們,讓書陪伴我們茁壯成長,讓書解答我們的疑難困惑。讓讀書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同學們,去讀書吧!
謝謝大家,我的講話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