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風貌的評課稿
一、說課題生成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各地都蘊藏著自然、社會、人文等豐富的語文課程資源,教師要有強烈的資源意識,努力開發,積極利用。”由此我想到我們中衛豐富的旅遊資源是最讓家鄉人驕傲的自然文化,只要提起中衛,家鄉人就會倍感親切;只要談起家鄉的山水,誰都會滔滔不絕,情真意切。為此,根據我們家鄉的旅遊資源、風土人情,針對學生的認知特點,我確定了“中衛風光美如畫”這一綜合實踐活動主題。目的是讓學生在開放式的實踐學習活動中,自主探究地學習、創造地學習,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創新精神和熱愛家鄉的良好品質。
本次確定的“中衛風光美如畫”這一綜合活動主題。內容橫跨音樂,語言,美術三大領域。選擇這個課題,是因為老師、學生、家長都在中衛生活、成長,大家都熟悉中衛,也有條件對中衛進行進一步的瞭解,這就為本次活動有效開展提供了可能性;其次,中衛豐富的旅遊資源,有利於學生從不同的角度自主探究、主動實踐,整個活動就可能出現多維度、多空間的層次,激發了學生的活動興趣,為活動實施提供了有力的保證。
二、說活動目標
1.認知目標
讓學生了解家鄉的名勝古蹟、欣賞家鄉的自然景色美,運用聽、看、親身體驗等方式、多角度地感受家鄉的自然美、人文美。
2.能力目標
在活動中激勵學生去搜集資料,瞭解家鄉,培養學生收集資訊、處理資訊的能力。透過收集家鄉資料的活動,孩子們更加關注家鄉的一草一木。
3.情感目標
(1)、在實踐中讓學生結合生活經驗願意與人交流、合作,在瞭解家鄉的過程中,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的情感。
(2)、透過本節活動課,讓學生感受到家鄉的風光美、人文美、時代美,從小樹立為改變家鄉面貌而勤奮學習的遠大目標。
三、說活動準備
四年級的學生,獨立實踐活動的意識不強,這就要求教師與家長成為學生活動的引導者。因此,教師首先要與家長溝通,讓家長了解活動目標,然後在家長幫助下、引導學生透過各種方式,蒐集家鄉的名勝古蹟、神話傳說等資料。
其次,老師在活動前帶領學生去各個旅遊景點參觀、感受、欣賞。同時也發動家長密切配合支援活動的開展,帶領自己的孩子去家鄉的名勝古蹟遊玩,拍下美麗的畫面和美好的鏡頭,豐富孩子的感性認識。
然後,老師再引導每位學生根據自己實踐收穫,開展畫一張“家鄉美”的畫,辦一份“ 家鄉頌”的手抄報,編一首讚美家鄉的歌,寫一首頌揚家鄉的詩等活動。。
最後,教師要將實踐活動的片段製作成多媒體,用於活動中引導學生,激發學生的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四、說教法與學法
此次活動,採用開放式的課堂,創造輕鬆愉快的氛圍。教師做活動的引導者、以遊客的身份介入,起穿針引線的作用。孩子是活動的主角,他們把自己的實踐和創新成果向他人進行展示,同時又從同伴那裡學習新的知識,每個學生都是活動的主體,每個孩子都有均等的學習、展示機會。
五、說活動過程
本次活動一開始,老師就以課前的“中衛風光片”作引子,激發學生對家鄉的熱愛之情。然後以“家鄉最值得驕傲的是什麼?”為話題,開啟學生的思路,他們發言爭先恐後,從物產說到旅遊資源,老師因勢利導,很自然地引出課題,進入下一環節的活動。
第二個環節:猜景點。老師多媒體出示一些學生在各景點的實踐活動中拍的照片,讓學生們猜出是家鄉的哪些名勝古蹟,學生看到畫面中真實的自己,情緒一下子高漲起來,參與活動的積極性也就提高了。
第三個環節:說美景。老師以遊客的身份來到中衛,學生自主組織旅遊小團隊,選派出自己的小隊長,以競賽形式帶領團員向遊客交流資訊,暢談家鄉,說服遊客去參加他們的旅遊團隊。這種比賽式的活動方式,學生非常喜歡,他們和老師能在輕鬆,愉快地環境中進行互動交流。沒有在老師跟前的緊張與膽怯感。老師認真地去傾聽孩子的介紹,融入孩子們的活動中。對聲情並茂、大方自然、語言完整的孩子給予表揚鼓勵,對需要幫助的學生給予一定的幫助與引導。
第四個環節:贊家鄉。在各小隊長組織自己的隊員分別交流之後,老師再次引導學生運用多種方式來讚美家鄉。有的小隊講故事,有的小隊說相聲,有的小隊藉助實踐錄影片斷現場當小導遊。比賽相持不下之後,他們又進行了自編讚美家鄉的歌曲演唱,雖然學生唱得並不優美,但這正是他們對家鄉熱愛之情的自然流露。
第五個環節:宣家鄉。看到孩子們興味盎然,老師再次引導孩子出謀劃策為家鄉旅遊做宣傳。孩子們展示自我創作的廣告詞、繪畫、快板、詩歌、手抄報……形式豐富多樣,內容緊扣活動主題,把自己家鄉的美麗風光和風土人情展示給中外遊客。教師順勢引導學生齊為家鄉唱讚歌,活動在快樂的歌舞聲中結束。
六、說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的亮點是大膽地讓孩子當活動的主角,營造了和諧的`交際氛圍,讓學生樂於交際。在活動中,教師精心設計教學策略,由學生自主選擇組團,每組假想為一個旅行社,調動了學生的表現欲,培養了學生競爭意識,使學生在課堂上自始至終情緒飽滿、興趣盎然。同時,教師積極創設互動的活動環境,讓學生成為活動的主人。教師勇於打破常規,大膽採用分組的課堂教學方式,課桌分組擺設,方便學生之間相互交流,促進學生自主、合作、交流。師生共同評價,體現了綜合實踐活動課的特點。整個活動將濃濃的情感教育融於其中。學生與老師的和諧交流,讓大家都處於溫馨的氣氛之中,學生在感受中衛的美麗富饒時,產生的對家鄉的熱愛之情溢於言表。
活動中的不足之處就是:教師不能夠及時的抓住活動中的一些突發事件,孩子們在“傾聽”與“欣賞”時,我沒有做到很好的引導。例如:小導遊在介紹沙坡頭時,孩子們並沒有注意傾聽介紹的內容,只是關注畫面,用“哇”來表達自己的感受。其實,我完全可以糾正這個錯誤,因為經驗的缺乏,我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在整個活動中,教師語言的親和力不夠,對學生鼓勵性的語言單調,課堂語言不夠規範,各環節之間的過渡欠自然。這就需要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積累課堂教學經驗,認真學習,不斷提高教學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