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認識分數評課稿
認識分數評課稿
今天聽了李老師的課我覺得這節課,給我的第一感覺就是思路清晰,環環相扣。《認識分數》這一課是學生第一次接觸分數,是在整數認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從整數到分數是數概念的一次擴充套件,無論在分數意義上還是讀寫方法上,分數和整數都有很大的差別,學生初次學習分數會感到困難;而加強直觀教學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掌握概念、理解概念。李老師這節課能很好地把握教材,在教學時充分考慮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學習起點,為學生營造探究的情境,並透過自主探索、動手操作、同桌交流,讓學生經歷認識幾分之一的學習全過程,感悟分數的含義,能直觀地比較分數的大小等。李老師在本課的設計以及執教上,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找準學生學習新知的“最近發展區”
分數對於學生來說是一個全新的知識,如何將這一全新的知識內化為學生自身的知識,找準學生學習的“最近發展區”是重要的,它是促使學生從“實際發展水平”向“潛在發展水平”的橋樑,學生的思維從已知世界自然而然走向未知領域。李老師充分注意到了這一點,創設了十分貼進學生生活實際的情境——兩人郊遊分食物,從分的過程中進行體驗和感悟:一方面,產生“平均分”的需要,強調“平均分”是分數的本質特徵,另一方面,體驗由於總量的變化引起了每人得到的個數從整數兩個或一個再到不能用整數的變化的過程,自然引出分數。學生的學習完全是從生活經驗中得來,怎能不讓學生感到學習的樂趣,產生了積極的探究情感。這個環節的教學透過情境的創設突出兩個層次:第一個,引出並理解平均分。因為這是分數產生的一個必要條件。第二個層次: 透過質疑,學生髮現一半不能用以前學過的數字來表示,引出新的數學數字用分數1/2來表示,這樣分數出現的實際需要效能夠凸現,學生自然產生了對新知識探索慾望。
二、活動以操作探究為主發揮學生主體作用
讓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把學生推到主體地位,讓學生獲得豐富感性認識,使抽象知識具體化、形象化。李老師很好地體現了《數學課程標準》指出的`“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操作、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這一全新的理念。李老師為學生創設了一個個生動有趣的探究環節,在不知不覺中理解並掌握分數。第一次操作教師首先組織學生用圓代替蛋糕折出它的一半在直觀的感受的基礎上,教師引出1/2表示生活中的“一半”的數學化結果,在生活經驗和數學知識之間架設了認知橋樑,初次感知到生活中的一半與數學知識之間的聯絡,一半可以用1/2來表示,讓學生直觀感知1/2產生的過程 ;並讓多位學生說一說1/2所表示的具體含義。第二次操作折一張長方形紙並表示出它的1/2的,交流各種不同的折法。這個環節本著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鼓勵學生在操作過程中體驗創造的快樂,同時,在實踐中發現新的問題:即:折法不同,塗色部分的形狀也不同,為什麼塗色部分都能用二分之一來表示呢?李老師讓學生結合自己折的紙說一說。明白折法不同沒關係,只要折的是這個長方形的一半,每一份都是它的1/2。凸顯數學教學最本真追求。教師精心設計教學環節,使學生在直觀感知的基礎上,步步深入,層層遞進,重點突出,難點突破,完成幾分之一概念的建構。第三次操作是全課教學的亮點,教師將教材進行調整利用同一種圖形,同桌合作折出1/4和1/8,張貼學生的塗色紙片( 1/2 、 1/4 、 1/8 )分別進行比較1/2 與1/4 ,1/4 與1/8 ,1/2 與 1/8的大小,同桌討論交流這三組分數,誰大誰小?從中發現了什麼?結合平均分的份數來理解體會到:把同一個物體平均分的份數越多,每一份就越小這樣的規律,從而得出幾分之一與幾分之一它的大小比較的方法,體會簡單分數大小比較的方法,發展數學思考。這充分體現出數學知識不是教師直接給予的,
而是在學生一步步的操作、交流、感受、體悟中動態生成的,從而達到有效的數學學習的目的,這樣的設計極大的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三、採用多種形式注重學生對新知的理解
整節課可以感受到李老師設計中力求體現形式的多樣性,創設了讓學生去折一折、塗一塗、說一說、寫一寫等情景。讓學生結合已有的生活經驗,表示出自己所發現的分數。不僅讓學生用腦子去想,而且用語言表達,用手操作,用心去感悟、體驗,其中一個重要理念就為學生提供“做”數學的機會,在具體的操作交流活動中,多次感悟平均分的概念,結合平均分,透過折一折、畫一畫、寫一寫,充分認識二分之一、四分之一等; 從而認識幾分之一;使學生加深對幾分之一的認識,學生的能力得到充分的發揮。
四、精心設計練習注重學生知識的拓展
在新課結束後李老師設計了這樣的一道拓展題,把一個大正方形平均分成不同的份數,說出塗色部分佔大正方形的幾分之一。圖中的正方形被平均分成了不同的形狀,根據圖中的提供的資訊,用本節課所學的新知識分別說出不同的分數,紅色部分佔大正方形的1/4 ,黃色部分佔大正方形的1/8,淺藍色部分佔大正方形的1/8,藍色部分佔大正方形的1/16,學生根據平均分得份數不同,說出不同的分數。從課堂的教學效果看,這個環節的安排幫助學生進一步的理解、深化本節課的知識起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五、兩點不成熟的建議 :
1、我個人認為有個別學生雖然能直觀體悟什麼是分數,但是真正說的時候,仍有學生回答的不準確和不夠完整,建議老師讓學生多說,加深理解。
2、建議課堂上對學困生的關注能再多一些就更好了,特別是不敢舉手的學生給他一些表達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