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哪座房子最漂亮》評課稿
李洋老師執講的《哪座房子最漂亮》已經結束了,可愛的孩子們正在離開課堂。但歡笑聲、掌聲還回蕩在多媒體教室,笑容還掛在我們的臉上。我們都情不自禁地為孩子們喝彩。這堂課,李洋老師能抓住課文的重點和難點,緊扣低年級說理性課文的特點,以生為本,以疑為線,以讀為主,以拓展為目標,透過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使學生在讀中感悟,讀中理解,在理解的基礎上體會文章的內涵。下面,談一談我聽這堂課的收穫。
一、“為了每一個孩子的發展”是發展與創新教育的基本理念之一,也是每一位教師的教育追求目標。
但是,我們的學生怎麼才能得到發展呢?假如他們是種子,那他們一定需要土壤,假如他們是小鷹,那他們需要藍天。學生的發展和創新需要一個有利於發展與創新的空間。在這堂課中,李洋老師把閱讀的權力還給學生,給了他們一個“個性發展”的空間。上課伊始,李洋老師從瞭解學生的閱讀需求入手,從學生最初的閱讀體驗中梳理出學生的困惑所在“一座房,兩座房,青青的瓦,白白的牆,寬寬的門,大大的窗。”接著順學而導。
二、課堂教學要教給孩子“發展創新”的方法。
語文教學為什麼要提出以讀為本?站在“發展與創新”的角度來看,如果學生連文字都沒有讀懂讀通,哪來的發展與創新,那種把課文架空,用大量的影像、圖片和熱鬧的辯論、表演來取代“讀”的做法,無疑使學生思維的發展,創新能力的培養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語文教學中的.創新能力培養還是要藉助“讀”和“悟”來落實,“讀”和“悟”是語文教師應當教給學生的一種發展創新之重要方法。這堂課中,老師將“讀”落到實處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本堂課的教學中,老師讓學生透過多種形式的朗讀讀出自己的理解和感悟,而她藝術化貼近孩子們的導悟則起到了四兩撥千斤的功效。對方認識缺點,改正錯誤。”教師透過寥寥數語讓學生先讀後悟,悟後再讀。讀悟結合,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讀。㈣、讀有個性
我相信在座的老師都不會忘記課堂上孩子們朗讀的情景,有的孩子聲情並茂地讀,有的孩子配上動作、表情讀。老師力求做到尊重每一個孩子的因情自得,充分保障個體感受得以淋漓盡致地張揚。孩子們讀得輕鬆愉快,讀得酣暢淋漓,也讀出了更多的創新空間。三、重視了“發展創新”的成效。
“發展與創新”的核心理念是以人為本,以學生髮展為本。這個理念中所提到的“發展”應該是立足於學生終身發展的高度,李洋老師能夠從低年級開始,開啟孩子們智慧的大門,如果說支玉恆老師的課如行雲流水般,那李洋老師給人的感覺也如大師一般,令人佩服。從而也能看出李老師過硬的基本功,這也是
我本人要學習的地方。總之,聽了這節課以後,感觸很深,給了我很多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