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稿件> 二年級語文《梅蘭芳學藝》評課稿

二年級語文《梅蘭芳學藝》評課稿

二年級語文《梅蘭芳學藝》評課稿

  這篇課文講的是梅蘭芳小時侯拜師學藝,經過勤學苦練,終於成為舉世聞名的京劇大師的故事,說明勤學苦練可以彌補先天的不足。課文采用對比的手法,生動說明梅蘭芳的成功是勤學苦練的結果。整堂課,王老師能始終和學生一起投入到課本的情景中去,因而,學生學得有趣,並在愉悅中獲得了紮實的知識。接下來,我就簡單說說這堂課中的幾個亮點:

  1、理解詞語多樣化。

  字詞教學是低年級的重點,王老師能運用多種方法幫助學生理解詞語,如聯絡上下文、找近義詞、聯絡生活理解詞語等方法。第二自然段中有這樣一句話:“他常常緊盯空中飛翔的鴿子,或者注視水底遊動的魚兒。”教學時,王老師先讓學生理解“緊盯”,並讓學生觀察“盯”的偏旁,進行隨文識字。接著再找它的近義詞“注視”,最後王老師抓住孩子好動、好模仿這一特徵,試著讓同學來模擬演示文中梅蘭芳“緊盯空中飛翔的鴿子”這一情景。之後讓孩子們談談自己的感受,有的學生說我頭暈了,有的學生說我的眼淚要流下來,有的學生說我的眼睛好酸好酸的,看的出來學生產生“苦”與“累”的真切體驗;從而使學生明白了“苦練”的含義。這正如著名教育家烏申斯基所說:“兒童是用形象、聲音、色彩和感覺思維的。”我們就要儘量讓學生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把語言文字還原成客觀事物,從而獲得主觀感受的過程。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王老師讓學生理解詞語“舉世聞名”,她從理解“聞”入手,學生能很順利的'理解原本難以理解的詞語。

  2、紮實的語言訓練。

  低年級是語言訓練的基礎,也是為以後寫作奠定紮實的功底。王老師深知這個道理,於是有的放矢地進行訓練。比如:在複習匯入中就有讓學生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的。王老師精心選擇了複習的詞語,並讓學生選用詞語,透過給出句式來試著說,降低了難度。還有在教學第一自然段時也進行了概括性的說話練習。“師傅說梅蘭芳不是唱戲的料子,是因為( )。因為梅蘭芳(),所以師傅說( )。”訓練了同一內容的不同句式。這不僅鞏固了所學的知識,還鍛鍊了學生的思維以及口頭的表達能力。另外,王老師又抓住中心有效地進行了拓展——成語的積累:勤能補拙,朗讀記憶效果很好。課堂的語言訓練從一詞一句開始抓起。

  3、整合多種資源,提高課堂效率。

  心理學家皮亞傑指出,活動是認識的基礎,智慧從動作開始。教學要讓學生“動”起來,實現眼、耳、口、手、腦的“全頻道”接受,“多功能”協調,“立體式”滲透。多媒體輔助教學起到了很好的幫助。王老師在課前就讓學生聆聽了京劇片段,課件展示京劇臉譜、服飾,欣賞梅蘭芳的演唱。所有這一切,營造了一種濃厚的京劇文化氛圍,整個教學過程就是美的薰陶感染過程。充分創造出一個圖文並茂,有聲有色,生動逼真的教學環境,為教師教學的順利實施提供形象的表達工具,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落到實處。

  4、教師語言具有親和力,教態親切自然。

  師生之間零距離,溝通才能無障礙。師生關係融洽、和諧,課堂氣氛民主、寬鬆,學生心理安全、自由,更利於學生創新思維火化的進發。所以學生在課堂上有強烈的表現慾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