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稿件> 《圖形的旋轉》評課稿3篇

《圖形的旋轉》評課稿

《圖形的旋轉》評課稿3篇

《圖形的旋轉》評課稿1

  本學期我校的“行知課堂”如期開幕了,雖然時間很緊張,但我們高陣列的盧老師一直都在很用心的準備,為了更好地發揮出自己的水平,她在課下就試講了三次,每講一次就有不同的收穫,對重難點的把握、駕馭教材越來越熟練。

  在她講的《圖形的旋轉》一節課中,上課伊始利用“遊樂園”的生活情境引入課題,此情境的選材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體現了數學來源於生活的理念,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慾,很大程度上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主動性。接著由一個鐘面引入,讓學生觀察鐘錶的指標,使學生弄清順時針和逆時針旋轉的含義,獨立思考如何描述出指標怎樣旋轉的,明確要想表述清楚指標的旋轉,一定要說清“指標是繞哪個點旋轉”“是向什麼方向旋轉”“轉動了多少度”這三點,讓學生體驗了線段的旋轉。

  接下來探索圖形旋轉的特徵和性質的過程中,盧老師先讓學生說一說,在風的吹動下,風車發生了怎樣的變換,學生都會發現風車上的每個三角形都繞O點逆時針旋轉90度,然後再讓學生用三角板在方格紙上體驗了整個圖形的旋轉,探索並發現旋轉後的三角形的形狀、大小都沒有發生變化,只是位置變了。從而解決了三角形旋轉90度之後的圖形是怎樣的這個難點。

  在教學中,盧老師多次讓學生利用鉛筆、三角尺等學具進行探究,讓學生在自主探索、動手實踐中去感知、認識旋轉,充分利用了直觀性原則進行教學,發展了學生的空間觀念。

  透過本次的“行知課堂”聽課活動,我收穫良多,不僅看到數學老師由直觀到抽象,透過由淺入深地引導學生學習,更感受到了處處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學生自主構建新知識,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讓學生理解和掌握了基本的知識與技能,培養了數學思想和方法,學生也體驗到了成功的快樂。

《圖形的旋轉》評課稿2

  楊老師為二期課改配套的教材錄製了一節示範課(做成光碟,與教材同步發行),並由我作了簡單的點評。現將點評的發言提綱整理如下:

  首先需要說明一點的是,我們學校是上海市一期課改、二期課改的基地學校,為了新教材的實踐與研究,為了更好地體現二期課改的.精神,我們承擔了《情境、引導、探究》和《在數學教學中多媒體使用有效性的研究》兩個區級課題,本節課可以說是這兩個課題階段性研究成果的一個展示。

  下面從三個方面對這一節課作一個簡單的點評:

  1、運用心理激勵機制,創設情境,促使學生以積極的心態進入學習

  楊老師首先設計了生活化、情趣化的情境,並利用計算機將實物的動態旋轉過程演示出來,展現具有旋轉形象的圖片,放映幾何圖形的旋轉過程,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望,巧妙地將學生引入學習的情境中,在探究新知的同時,感受旋轉給我們帶來的美感。

  一般情況下,剛開課時,學生的注意力往往不夠集中,學習的主動性也較低,此時的心理激勵對學生進入學習狀態是非常重要的,楊老師精心設計的情境,可以說較好地解決了這一問題,達到了激發學習動機,調動學習情緒,誘發積極思考的目的。體現了“二期課改”的精神

  2、激發學習內在動機,引導探究,帶領學生朝著期望目標前進

  為了讓學生充分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楊老師設計了“說一說”、“做一做”、“找一找”、“想一想”、“試一試”等逐步深入的活動過程,為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利用教學情境,鼓勵學生參與、自主、合作、探究,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理解掌握數學新知,同時感悟數學的思想方法,從而獲得深刻的數學活動體驗。

  學生在學習匯入階段被激發出來的興趣、情緒、態度,是隨著課堂教學的發展不斷變化的。當好奇心得到滿足時,興趣開始減弱,此時最容易出現注意力渙散的現象。楊老師及時設計了“說一說”、“做一做”、“找一找”、“想一想”、“試一試”等系列活動,較好地解決了這一問題。也正是這一系列活動的開展,使學生最大限度的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這樣做,有利於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極大地改變了那種被動的、單純聽講的學習方法。數學教學不僅要重視演繹,還要重視探索知識的過程,並把這個過程介紹給學生,讓學生自己去歸納、類比、聯想和論證,逐步透過試探或試驗來獲得新知識。應該說教學效果是非常好的。

  3、注重課程媒體整合,提高時效,大面積提高數學教學質量

  “加強課程與資訊科技的有機整合,將資訊科技應用於課程的設計、實施之中”是二期課改的重要理念之一,多媒體在數學教學中的有效使用,不僅可以豐富教師的教學手段,使得課堂教學內容生動、直觀,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的注意力更集中,聽課的效率更高(這一點對初中學生來說顯得更為重要),同時可節省大量的時間讓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和研討中來,真正實現學生的自主學習和主動發展。

  本節課採用多媒體課件實施教學,展現了多彩的圖片、直觀的動態過程和旋轉的美感,豐富了課程內容,提高了課時效率,其教學效果是傳統的教學模式所不能實現的。

  現代教學離不開資訊和媒體技術,但是資訊和媒體技術是為教學服務的,楊老師特別注意沒有更多的關注資訊和媒體技術本身,而是更多的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數學的概念與規律上,使媒體與課程有機整合,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另外本節課還有兩個亮點需要提一提:

  一個是為得出“圖形繞任意一點旋轉後,都會與初始圖形重合”這一重要結論,楊老師組織學生動手操作,探究結論。由於學生認知水平存在一定的差異,透過團隊合作,取長補短,不僅解決了問題,而且培養了學生的協作精神和合作能力。

  二是楊老師的板書非常漂亮、工整、規範,是廣大教師特別是青年教師學習的榜樣。

  當然這一節課也存在著一點不足或者說遺憾吧,整個授課的節奏顯得較慢,語言較平,希望在今後的教學中能加以注意。

  總之,這是一節體現“二期課改”精神、體現以人為本、注重學生全面能力培養、教學效果很好的示範課。

《圖形的旋轉》評課稿3

  《基本圖形的旋轉》這一課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本,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的教育理念。教學活動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下面我先對本節的說課進行簡要評析。老師的說課課件製作新穎,條理清晰,使人一目瞭然。

  本節課孫老師有很強的教學功底,教學態度親切自然、語言簡潔明瞭,善於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點撥適時到位。

  本節課對對教學目標的確定明確、具體、全面,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對教學重點、難點的確定恰當,主次分明,抓住了主要矛盾。

  教法的選擇和運用合理、實用,適合數學學科的教學要求、特點。能根據具體的教學目的選用教法,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學法具有指導性和可操作性。教法符合學法。與學法相適應。能夠考慮到學生實際情況,對不同層次的學生的不同指導,可以達到的不同目標。注重培養學生的能力和學習習慣。

  教學程式的設計比較科學,能達到教學目的。授課內容科學、正確,注重了思想教育。教學結構合理,重點突出,並且注重難點的突破。

  縱觀孫老師的教學過程,有如下亮點:

  1,用好基本題,重視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

  本課從孩子熟知的生活中的基本圖形的運動入手,匯入新課,這樣有利於聚攏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興趣,對新課的開展創造了良好的教學氛圍。本課透過各種操作活動給學生建立了感性的經驗,每個活動都為突破教學難點做好鋪墊作用。在出示基本題時,都有意識地體現學生是課堂的主角,多給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活動的機會,多讓學生“做”數學。新課標要求:“學生掌握數學知識,不能依賴死記硬背,而應以理解為基礎,並在知識的應用中不斷鞏固和深化。”為了幫助學生真正理解數學知識,孫教師在複習了三種基本圖形的運動後,引導學生進行觀察、分析,這三種圖形運動的關係,從而加深對基礎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使學生對圖形的運動,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2,對於有思維量的題,注重由淺入深的引導,幫助學生自主構建知識。

  新課標指出:有效的數學教學應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孫老師在出示有思維量的題時,總是給學生一定的思考空間,對於有困惑的地方,總是及時給予適當引導。

  3 、對於題目中含有運動的點,運用多媒體化靜為動,讓學生感受知識形成過程

  孫老師充分利用多媒體的優勢,把圖片情境由靜態變為動態,把旋轉的過程淋漓盡致地顯現在學生眼前,使學生快速直觀瞭解旋轉的特點。從而幫助他們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雖然孫老師的這節課是一節成功之課,但也有一些遺憾之處:由於本次複習課,牽涉到圖形的三種運動,所以教學時,對課堂中出現的各種生成沒有充分的估計。這一環節花費了較長的時間,所以使學生練習環節時間縮短,對教學效果有一定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