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信寫作技巧整理
推薦信的結構:
第一段:
推薦人與申請人的關係。
推薦人是在什麼環境下認識申請人,以及相識多久。
申請人希望申請的哪一個學期和科系。
第二段:
推薦人對申請人資格評估。
推薦人初識申請人時,對他有何特別的印象。
舉例證實推薦人對於申請人的評估結果。
第三段:
對於申請人個人特質的評估(如:溝通能力、成熟度、抱負、領導能力、團隊工作能力,以及正直等),或是有哪些需要改進的地方。
結論:
推薦人對於申請人的整體評估。
評估申請人完成學業以後,未來在個人和專業上的發展。
申請人會為這個科系及團體帶來什麼貢獻。
如何得到能提高錄取機會的推薦信:
花一些功夫閱讀和研究,你想申請的每所學校對於推薦信的要求。
要先能充分了解自己及欲申請的科系。
擬出工作專案及時間表。
找出 3 到 5 為可能的推薦人。與你熟識、容易連絡,而且肯定你資歷的人是較佳人選。你必須事先和每一位推薦人溝通自己希望出國留學的理由、人生計劃,以及對推薦信內容的要求和期望。
最後再根據各人的時間安排、配合意願,以及對你個人資歷的肯定度來決定由誰寫推薦信。
提供每位推薦人一份履歷表、自傳、成績單、專業證照及相關個人資訊,並且詳細列出撰寫
推薦信撰寫的注意事項,如申請書繳交期限、特別注意事項、以及學校提出的問題。
與各推薦人保持聯絡,提供必要的資訊和看法,並且確認每封推薦信皆能如期完成。
留學申請時,推薦信的作用很重要,好的推薦信對申請人來說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寫推薦信時,必然會提及被推薦人的品性(characters)。介紹每個人獨特的個性用詞也十分講究,下列characters是國外大學所欣賞的:
(1).scholastic aptitude(學習方面的才能)
a. native intellectual ability(天賦)
b. imagination(想像力)
c. creativity(創造力)
d. capacity for analytical thinking(分析思考能力)
e. intellectual curiosity或spirit of inquiry(好奇心)
f. ability to work independently(獨立學習工作的能力)
g. memory(記憶力)
h. accuracy(準確性)
i. methodology(研究方法)
j. capability for abstract reasoning(抽象推理的能力)
k. potential as a researcher(研究的潛力)
1. potential as a teacher(教學的潛力)
m. ability to express his ideas orally and in writing (口頭或文字的表達能力)
n. capacity, desire and determination for good quality graduate work(獲得學業成功的能力、願望與決心)
o. probable success as a graduate student(作為研究生成功的可能性)
(2)academic performance(學業上的表現)
a. breadth of general knowledge(知識豐富)
b. knowledge of literature in his field(本專業領域知識)
c. grade or achievement(成績或成就)
d. industry, diligence(勤勉)
e. participation in discussion(討論積極)
f. academic maturity(學業上的成熟)
(3)languages(語言能力)
a. ability to speak, understand, read and write the english language(聽、說、讀、寫英文的能力)
b. ability to read significant literature in other languages than english(英語以外的語言閱讀能力)
(4)character(品行)
a. honesty; integrity(誠實)
b. sincerity(誠懇)
c. sense of responsibility(責任感)
d. cooperation (合作)
e. enthusiasm(熱誠)
f. conscientiousness(自覺性)
g. ethical and moral standards(倫理與道德標準)
h. reliability; dependability(可靠性)
在聯絡歐美大學研究生課程時,推薦信幾乎是每個大學都需要的一類文書。
筆者就工作中積累的豐富經驗結合中國申請人在寫推薦信時的一些常見的錯誤理念談一談推薦信寫作的要領。
其實最早的推薦制度來自於中國,漢朝的舉"孝廉"即是當時青年通往仕途的重要渠道。
同樣,歐美大學考察一個學生的情況是以綜合能力來衡量的。除了個人陳述-這一申請人站在本人的角度介紹自己檔案外,透過推薦信從認識申請人的第三者立場瞭解申請人的特點是錄取過程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
以誰的名義來寫推薦信?
這是在動筆寫推薦信之前首先要考慮的問題。是請名人或地位很高的人(如學部委員、大公司總經理、名校校長等),還是身邊瞭解自己的人(班主任老師、任課老師,甚至是同學同事?)
許多申請人錯誤的認為請名頭越大的人寫越好,這是一個誤區。
這個問題只能是根據每個人的具體背景來回答,並沒有普遍適用的答案,但不管是請什麼級別的人來寫,一定要體現該推薦人和申請者是如何相識的,是什麼關係,並確實瞭解申請者的情況,這樣才合乎情理和邏輯,這樣作才符合西方人的思維方式。例如一個本科生,在學術上很一般,請學部委員來寫你的學術能力就很牽強,同樣ge公司的中國區總經理為一個普通職員寫推薦信,也很難讓人信服。但反之,如申請者確實學術背景很好,和學部委員有過交流和探討;或ge公司的部門經理,
那麼請學部委員或ge公司的中國區總經理來寫就很合情合理,並能寫出深度。
由於申請人需要將自己的全方位資訊展現出來 ,因此你也應當儘量避免請同一型別的人士給你寫推薦信。你需要錄取評審委員會對你有一個完整而全面的.瞭解,不能只侷限於在學校的學習成績或是工作上的表現。 因 此根據你的自己的實際情況找到合適的推薦人組合是非常重要的。
推薦信的長度:
推薦信切忌寫得過長,一般來說500英文字以內比較適合,既能排在一張a4信紙,並上下留出寫抬頭和簽名的充足空間。
推薦信的寫作要領:
確定了推薦人後,在提筆寫作之前需要仔細斟酌推薦點。許多申請人受到一些"範文"的影響,感覺推薦信的模式性很強,大同小異,因此就從網上下栽一些模板,修改一下就ok了。
這樣做的結果是招生人員面對成千上萬中國學生的推薦信,發現都是一樣的:學習刻苦,善於鑽研,樂於助人,是所教過的最好的學生,不但重視書本知識的學習還積極,可以想象,這樣的推薦信等於沒寫一樣。因此推薦點應切實著眼於申請者自身獨有的一些閃光點,力爭做到表現出申請人獨到的優勢。同時推薦點切忌過多,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一封推薦信中有一個主要的閃光點並言之有物即可,這樣會給招生人員留下較為深刻的印象。
推薦信的內容寫得具體一些還是較為籠統,這也是許多申請人經常難以把握的問題。
一般來說,越是級別高的推薦人寫的推薦信越不能太具體,因為在歐美的觀念中,有很高社會地位的人往往是非常繁忙和社會交往非常豐富的,這樣的人能為申請者寫推薦信已經很說明問題了,如果寫得過於具體,連申請者的一些細節的活動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樣的推薦信顯得太不正常,並不可信。
反之,較為接近申請人的推薦人寫的推薦信就可以寫得具體一些。